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元宇宙影像能否超越世代?

元宇宙影像能否超越世代?

未來作家在引經據典時,會引用韋伯、基辛格的「思想」,還是他們的那幾本書?未來作家在「書」寫21世紀的風情時,會從抖音IG上找綫索,還是會從博物館(如果還有)的書架上搬出一本封了塵的百科全書中聚靈感?

艾雲豪 作者: 艾雲豪
2022-09-15
金融影像

標籤: TikTok元宇宙博物館實體書影音圖像數碼短片經典默片
未來人手上會有一本實體書,還會用筆記錄即時意念。不過,腦中儲存的經典,更多是來自由0與1所組成的圖像音影?(Shutterstock)
未來人手上會有一本實體書,還會用筆記錄即時意念。不過,腦中儲存的經典,更多是來自由0與1所組成的圖像音影?(Shutterstock)

進入元宇宙年代,曡加疫情催化了在家工作和宅經濟,圖像影音,配上人機交錯的學習、交友和工作場景駸駸然將成為C世代(Gen C, 新冠後的生力軍)的主戰場,上周引述基辛格在2022年新作《Leadership》中表達他對影像橫流持負面的態度,指其低(降)能反智。

本周希望再為大師的新作加一個小註腳,補充影像話音以至虛擬模式作為訊息思想的承載體,不應被過度矮化,它與文字、紙本書……等自古以來就有的載體,或有相互激化,優勢互補的地方。

文字和紙本書,前者或可追溯至遠古原始人的年代,而紙本書也有上2000年的歷史,包括蔡倫造紙所處的東漢(公元25-220年)等。有如此浩瀚的歷史底蘊,文字和紙本書,承載了歷代人的精神文明和紀錄,或已隨進化繁衍成為我們認知世界的基本模式。

圖像影音是「後生仔」

反觀,圖像影音只有很短的歷史,一説是1860年的黑白短片,也有説是其他的小製作。初期的默片,正如今日15秒TikTok短片,旨在把當時的一些風土人情紀錄下來,不是言志,因此很快就會過時,現在回看復修版,也許有人甚至會覺得「無聊」。

至於言之有物的「紀錄片」這個類型,可能要到1922年幾套加入了劇情的紀錄片,始為人識。這些奠基之作,也不過「短短」100年歷史;如拿來與紙本書比較,實在只能算是剛剛出道的「後生仔」,更不用説與文字比較。

基翁的新書,引「經」據典,像200年前的社會學家韋伯(M Weber)等人的著作,這些經典,自然是紙本書。厚厚重重的硬皮精裝書,放在圖書館和各人的書架上,翻閲一頁頁燻黃了的紙質,加上一種舊紙與空氣、光綫、人氣混和了的氣味,整個體驗,有種説不出的書卷味和厚重感。可是數碼格式的影音視頻,是手指U盤?是硬碟中看不見的0與1?是雲上面虛無縹緲的一絲一串數字流?

我們做投資的,除了看往績之外,也習慣向前看。iPhone、面書、IG和微訊、B站、小紅書、抖音快手等中外軟硬件的出現和流行,豐富了用戶體驗。圖像音影的使用正以元宇宙的速度爆升,高水平和言之有物的視頻製作,比比皆是。

乘火箭出差的旅途上

如果我們相信人類尚有幾千年甚至更長的時光,如果我們已經在探索未來會否有機會移民外星,大家可想像一下,幾百年之後的學習和「寫作」,會是哪個模式?例如,未來作家在引經據典時,會引用韋伯、基辛格的「思想」,還是他們的那幾本書?未來作家在「書」寫21世紀的風情時,會從抖音IG上找綫索,還是會從博物館(如果還有)的書架上搬出一本封了塵的百科全書中聚靈感?

我認為未來人在乘火箭往外星出差的旅途上,手上會有一本實體可翻頁的紙本書,還會用筆記錄一些即時的意念。不過,她腦海中儲存的經典,將會是來自各種媒介所承載的思想意念,她底層的腦神經元連結,有讀「書」而來的,但更多是來自由0與1所組成的圖像音影。

更多精采文章

  • 「元宇宙」帶你進入虛幻魔境「元宇宙」帶你進入虛幻魔境
  • 數碼經濟規管愈見嚴格數碼經濟規管愈見嚴格
  • Blockchain·Metaverse·ChatbotBlockchain·Metaverse·Chatbot
  • 香港故宮夥四川文博機構  9月展出三星堆考古新發現香港故宮夥四川文博機構 9月展出三星堆考古新發現
  • 美聽證會質詢TikTok 效果不彰弄巧反拙美聽證會質詢TikTok 效果不彰弄巧反拙

  • 玩家棄博弈用替代的問答遊戲
  • 貝索斯:直覺無罪,直覺飛天?
  • 巨星名利場的陰暗面

艾雲豪

《巨星經濟學》(2022)、《超級巨星經濟學》(2020)和《誰偷走了紅魔》(2016)等書的作者;英文書Rise from Crises(2022)的主編和其中兩篇論文的撰寫人。中環人、球場心、光影迷。職場上是公司收買佬,經歷許多光怪陸離之人和事,愛看數據,但又不太相信數據;常與三山五嶽中人談買論賣,结交不少匪類,習慣於刀鋒邊上舔血。閒時馳聘沙場草地,遊走英超西甲,發現足球這本經,原來也是一本煉金術;近來又發覺影話戲中,原來也有許多金融軼事,與公司買賣息息相關。現把見聞公諸同好,望激起一些話題、半分點子!
View all posts
標籤: TikTok元宇宙博物館實體書影音圖像數碼短片經典默片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