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億萬保育北角皇都戲院——如果香港多幾個鄭志剛,「文創藝」新經濟有希望

億萬保育北角皇都戲院——如果香港多幾個鄭志剛,「文創藝」新經濟有希望

香港的要商當中,鄭志剛(Adrian)是藝術工作者尊敬的少數,和他認識十多年,看他勞神傷財、認真地推動香港的文化和藝術,提升了社會的品味。

李偉民 作者: 李偉民
2020-12-21
下里文人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Apollo TheaterEmpire TheatreHong Kong ClubK11 Art FoundationK11 Art MallK11 MUSEAPatriotic MillionairesSir Run Run ShawState Theatre上流寄生族中環大會堂余彭年信誓旦旦和富道啟德體育園國賓戲院國都戲院城市花園大龍鳳劇團孔聖堂實心竹子吹火,一竅不通市區重建局拱橋式桁架新世界發展新光戲院新都城戲院日本松竹歌舞團杜琪峯楊凡海璇璇宮戲院皇都戲院繼園台英皇道蟬迷董卓西九文化區邵逸夫鄭志剛金屋淚香港星光大道香港會鮮浪潮短片競賽
Adrian告訴大家:「我會盡一切努力,令皇都戲院重生,讓這座古蹟重拾生命力,成為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綠洲。」(新世界發展)
Adrian告訴大家:「我會盡一切努力,令皇都戲院重生,讓這座古蹟重拾生命力,成為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綠洲。」(新世界發展)
0
SHARES
406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錢幣有兩面,有人說錢是「萬能」;有人說它「萬惡」,我說:「還有第三面:萬民。」如果花錢,能夠利澤「萬民」,那是光榮和福氣。

在美國,有群「超級富豪」聯盟叫Patriotic Millionaires,包括迪士尼的後人Abigail Disney、Oscar Mayer的Chuck Collins,要求政府向他們富貴人家,徵收高稅,以減低社會不公義;其中一個說:「就算用稅來歸還社會,我仍然擁有兩架飛機。」另一位說:「私人做善事,和政府多些資源,是完全兩回事!」

已故香港富豪余彭年生前立下遺囑,將超過百億的遺產全數捐作慈善,遺囑獲認證後,法官在庭上感喟:「遺產官司多是因財反目,今次所有後人都支持余彭年做善事的遺願,突顯人性好的一面。」余彭年生前說過:「兒孫要是有辦法,你不留錢給他,他依然有辦法;要是他沒有辦法,你留錢給他,反而害了他。」

奧斯卡金像獎電影《上流寄生族》的金句「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這裏的富豪,盆滿還要缽滿,許多捐獻,只為拿政治好處,或名聲貼金。20年前,西九文化區的土地曾公開招標,突然跳出一批富豪,信誓旦旦,此生為藝術服務,後來失蹤而去,現實叫人淚崩。

香港的要商當中,鄭志剛(Adrian)是藝術工作者尊敬的少數,和他認識十多年,看他勞神傷財、認真地推動香港的文化和藝術,提升了社會的品味。身邊有些朋友大惑不解:「Adrian是完美主義者,這年輕人像『不到黃河心不死』的藝術家,多於錙銖唯利的商人!」容許我大膽推測,只要Adrian這藝文壯志堅持下去,跟着再邁進一步,直接投資文藝、創意、經濟產業(creative economy ventures),只需十年八載,他在香港的歷史上,會繼已故邵逸夫爵士(Sir Run Run Shaw)之後,成為香港第二位「文化藝術功臣」,為他的家族,取得榮譽。社會和政府應給他肯定,鼓勵其他企業效法。

當代藝術館和商場結合

大概在2007年,我是市區重建局的董事,局方有一個項目在尖沙咀河內道,和地產商新世界發展合作,但要處理項目的商場經營,大家討論後,認為商場要具賣點,那時,香港的藝術發展剛起步,大家思考:「可否把當代藝術館和商場結合?」不過,這般創新的構思,誰有膽量來操盤?同事報告:新世界創辦人鄭裕彤有一個孫兒,叫鄭志剛,從哈佛大學唸書回來,他會處理這項挑戰。這便是今天「潮」爆內地和香港的「購物藝術館」,K11 Art Mall的前傳。

往後,我去了藝術發展局當副主席,和大導演杜琪峯創立了培養電影新一代的「鮮浪潮短片競賽」,正式認識了Adrian,他支持我倆,捐款給「鮮浪潮」、借出地方給我們……

2013年,上海淮海中路的K11落成,是內地一系列K11的首家,也確立了K11成為「香港的藝術品牌」的鮮明目標。杜大導和我飛去上海參加典禮,Adrian請我們聚餐,我們鼓勵Adrian:「亞洲城市競爭激烈,香港要有人協助文化『軟實力』輸出,你加油。」

此後的鄭志剛,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成立K11Art Foundation藝術基金、重建尖沙咀海旁的新世界中心,成為藝術地標K11Musea、重修電影文化的「香港星光大道」、更從政府手裏接建「啟德體育園」,是容納數萬人的表演場地。最新的動作是宣佈把60多年歷史,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復修保留下來。這戲院由俄羅斯猶太裔商人Harry Oscar Odell建於1952年,聽說向海方面還有個院子,前稱「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充滿上海老劇院的魅力。

皇都戲院的表演歷史是輝煌的

回頭,多少個秋,皇都戲院帶出香港人本土情懷、我的童年往憶。

從天后伸延至西灣河的英皇道(King’s Road),以前是海岸線,在1840年修建後,成了港島東西幹線,而英皇道的皇都戲院現址,據聞從前是塊海邊大石。1940年代末,二次大戰後,國內時局不穩,上海人南移香港,吃「四方飯」的人,聚居尖沙咀加連威老道一帶;做工業的,集中在土瓜灣,而中上層的「謝謝儂」群居於北角,這區有翠綠的斜坡,還有美麗的海灣,當時他們說「旅居香港」,仍渴望有一天回到上海,可惜,命運不由人。

孩童時代,我的姨婆住和富道,對面是發電廠(即今天的城市花園),媽媽探望姨婆後,帶我們經英皇道看看熱鬧,再轉入北角邨(今天的豪宅「海璇」),才乘維港小輪返回九龍。往昔,仍未有海底隧道,港九的交通往來,要靠輪運,港島的三大碼頭在中環、灣仔及北角,故此,北角是重要的樞紐,人流暢旺,而英皇道,綺麗繁華,像九龍的彌敦道,吃喝玩樂和夜總會都有。因為上海人群居北角,鄉里之間可以用「自己話」溝通,不會被歧視,在北角的春秧街,常聽到上海話。而上海的時髦生活也帶到英皇道一帶,理髮店、揚州修腳、西餐廳和上海館子,既多又出色,想起小籠包、粗麵、粢飯;跟着,北角的戲院特別多,有國都戲院、皇都戲院、北角邨對面的國賓戲院、書局街方向則有新都城戲院和新光戲院。

很奇怪,皇都戲院常讓我想起New York的Apollo Theater,影像在腦海重疊,莫非前世今生的觸電?皇都戲院外形奇異,屋頂有像恐龍骨般拋物線型桁架,俗稱「拱橋架」,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結構元件,而外牆有一幅名藝術家梅與天的浮雕,叫「蟬迷董卓」,講東漢絕色美女貂蟬如何勾引奸臣董卓;此外,皇都有別於一般「戲院」,其他只會放映電影或公演廣東大戲,但是皇都更像紐約的優雅劇院。在1962年,中環大會堂還沒有落成之前,英國人的古典音樂會常在中環Hong Kong Club(香港會)舉行,而中國人的音樂會則在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的孔聖堂(在三十年代啟用)和璇宮戲院進行,故此,皇都戲院的表演歷史是輝煌的。我的童年,日本松竹歌舞團、鄧麗君、麥炳榮和鳳凰女的大龍鳳劇團,都在皇都戲院公演過,這殿堂在香港文化和藝術的往昔,享有不尋常的地位。

新世界的朋友帶我走入目前頹垣敗瓦的皇都戲院看看,牆壁剝落,還有異味,好像探險;它於1997年結業,大部分座位被拆掉,改裝成桌球室,我打開一些牆板看看,大叫:「原來後台的吊架仍在!還有,許多後排的座位還靜靜守候,宛若仍有演出!」跟着,參觀了寫字樓,簿記文案留了下來,如果逐份查看,一幕幕美麗的歷史會重現。對,這戲院的豪華自動電扶梯獨守空幃,驕傲地細訴徐娘未老。

Adrian告訴大家:「我會盡一切努力,令皇都戲院重生,讓這座古蹟重拾生命力,成為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綠洲。」

我去過皇都看過幾次電影,戲院內部則沒有難忘的地方,缺乏西營盤太平戲院的氣魄,亦沒有銅鑼灣利舞臺戲院的瑰麗,最難忘的,是它門口攤販的小食,那一檔檔小食「車仔」,圍着戲院的入口,有烚花生、烤魷魚、滷水鴨腎、炒栗子等,「百鳥歸巢」,已經飽飽。這次重臨皇都,已面目全非,但是驀然抬首,看到戲院門口的圓環古典簷牆仍在,往昔的電車的叮叮聲及炭爐的啪啦響湧入腦海 ,可惜家裏的上一代都走了;聽到小販在叫賣:「入場即食!」那時候,零食是用「雞皮紙袋」裝着的,放些竹籤入袋,我們拿走,進入戲院,一面看、一面吃。

談到皇都戲院,不能不提著名的藝術導演楊凡:他在威尼斯影展得獎的電影《繼園臺七號》(No.7 Cherry Lane),講一對住在北角的外省母女,遇上一位年輕英俊的補習老師,他是香港大學生,三人陷入了不倫之戀。電影背景便是六十年代的北角,當然少不了皇都戲院,男主角邀約中年的虞太太去皇都看悲情電影《金屋淚》(Room at the Top),暗傳愛慕。影片是楊凡的「追憶似水年華」,而皇都戲院被楊凡以「意識流」的動漫手法呈現;如將來皇都重新開幕,這部電影要作為頭炮。

發動精神文明企業化

Adrian為了重現皇都戲院,邀請世界和本地的一流建築師、保育專家、文化前輩,坐下來,商討戲院的將來定位,他更查出了當年皇都戲院的美國座椅供應商是誰,立刻飛往當地,研究如何翻做這些「古董」。Adrian有三件事情,叫我驚羨:首先,他哪裏來的精力,可以一天到晚開會,然後為了工作,像鳥兒般飛東飛西;跟着,他的勇氣從哪裏來,承擔一件又一件大型的文化建造,花費龐大,過程堅苦;最後,便是他的驚人執着,凡事追求最完美,如不理想的,Adrian我行我素,寧願重新再來。聽說因為他的高要求,已有一班房產「剛粉」追捧。

Adrian大概40歲,起碼可以活到2070,還有數十年為香港打拚文藝成就。目前,感覺到鄭志剛是以「建造為基礎、商業為活計、文化藝術為成果」的策略,推動三頭馬車,方向充滿大志;我們文化藝術界,很希望Adrian在這第一階段喘定後,邁進第二階段:直接投資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發動精神文明企業化,這是香港目前最缺乏的,也是年輕人所最急切的:如何通過上述「軟實力」產業,一方面為香港找到新經濟動力,另一方面讓年輕人看到曙光。所謂「產業」,不能只單靠「內銷」,最後還要「出口」,進佔世界的市場。

談到文化、藝術、創意產業,許多香港富商的反應頗吝嗇:「高風險、低回報」,另外的反應是「實心竹子吹火:一竅不通」,有些更坦白說「輕鬆收租好過日」。唉,香港的沒落,便是因為太多「密底算盤」的上岸之人,奈何!

在文藝創方面,香港追不上五彩繽紛的Paris,但起碼要像獨樹一格的Milan,否則,只停留在金融中心Frankfurt的地步。

更多精采文章

  • 保育皇都 重燃光輝保育皇都 重燃光輝
  • 新世界宣布保育皇都戲院 復修建築保留「飛拱」延續戲院功能新世界宣布保育皇都戲院 復修建築保留「飛拱」延續戲院功能
  • 倖存瑰寶輝煌再現倖存瑰寶輝煌再現
  • 68年璇宮戲院曲未央68年璇宮戲院曲未央
  • 皇都戲院重建 將保天台飛拱 Parabolic Roof Trusses to be Preserved with State Theatre Redevelopment皇都戲院重建 將保天台飛拱 Parabolic Roof Trusses to be Preserved with State Theatre Redevelopment

0

李偉民

資深律師;閱歷豐富文化藝術工作者,包括編劇、電台主持、話劇出品人、舞台監製、報紙、雜誌、網媒作家。作品有《活得更風騷》、《共罪命鳥》、《毗陀羅咒》、《被告:香豌豆》、《佬文青律師》、《佬文青的藝述》、《風流不被雨打去》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Apollo TheaterEmpire TheatreHong Kong ClubK11 Art FoundationK11 Art MallK11 MUSEAPatriotic MillionairesSir Run Run ShawState Theatre上流寄生族中環大會堂余彭年信誓旦旦和富道啟德體育園國賓戲院國都戲院城市花園大龍鳳劇團孔聖堂實心竹子吹火,一竅不通市區重建局拱橋式桁架新世界發展新光戲院新都城戲院日本松竹歌舞團杜琪峯楊凡海璇璇宮戲院皇都戲院繼園台英皇道蟬迷董卓西九文化區邵逸夫鄭志剛金屋淚香港星光大道香港會鮮浪潮短片競賽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林行止指出,本地金融機構明顯很難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香港註冊的銀行,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兩難困局,而當中以滙豐銀行的處境最艱難。(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夏寶龍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的初心。(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深圳座談會討論改革香港選舉 夏寶龍重申「愛國者治港」原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林行止評論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認為基本上並無凱恩斯鼓吹功能理財(Functional Finance)的痕跡。(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影片

  • 湯文亮:香港年輕人還有沒有機會?成功須腳踏實地 加強競爭力《灼見財經》
  • 雷鼎鳴:美國智庫對中國國情嚴重錯判 港人誤信「支爆論」害己害人《灼見財經》
  • 雷賢達: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中港受惠 牛年股票貨幣投資策略《灼見財經》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 教子之方教子之方 釋證嚴
  • 跑馬地神秘百年藝術樓「V54」,鍾家耀和林嘉恒從保良局、梁安琪談到香港電影海報跑馬地神秘百年藝術樓「V54」,鍾家耀和林嘉恒從保良局、梁安琪談到香港電影海報 李偉民
  • 霍小玉紫釵遺恨霍小玉紫釵遺恨 楊興安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