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正式就職近半個月,中美關係仍未有走出低谷的跡象,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周二更指中美關係「遭遇建交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困難」,呼籲拜登政府妥善處理矛盾分歧,開展互利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內地「環球網」周三整理發表了美國已故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傅高義教授逝世前就優化管理美中關係的倡議,今天讀來仍然發人深省。)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教授(Prof. Ezra Vogel,2020年12月20日病逝),臨終前曾於2020年12月1日以視像形式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香山論壇」,發言時斷言對抗不符美中利益,兩國需要調整雙邊關係的管理方式,增進合作並追求共同利益。
對抗不符合美中利益
傅高義說,2020年,美中關係跌到了自兩國於1970年代初期重新接觸以來的谷底。「我們沒有攜手抗疫,而是就新冠病毒的來源相互指責;我們沒有通過合作來維持穩定的國際經濟關係,而是繼續了貿易戰,擾亂了供應鏈,並給世界各地的商業帶來了不確定性;我們沒有增加在各自國家的記者數目以促進相互理解,而是實施了新的規定限制記者數量。學術交流被大規模削減,圍繞台灣與南海的摩擦愈演愈烈,兩國間發生災難性衝突的可能性已經上升」。他斷言,「上述這些發展不符合兩國利益」。
他相信,雙邊關係也許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巨大改善。但是,隨着美國新一屆政府在2021年1月上台,雙方應可獲得機會來調整雙邊關係的管理方式、降低衝突風險、增進合作並追求共同利益。
中美可在三方面合作
他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在明確符合雙邊利益的領域合作;二、採取措施避免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三、在國際治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則上達成共識。
他特別提到在符合共同利益的領域合作方面,可以考慮重啟雙方在2016-2020年期間斷絕的聯繫,包括在高層領導人、負責處理重大議題的高級外交官和軍事領導人、身處中國、美國及各國際組織等不同位置的事務性外交官與專家、私營部門,包括商業團體、學者、學生及其他公民團體等4個層面加強聯繫。
中美兩國還可在環境議題上合作;以及在公共衛生領域合作,包括控制流行病大爆發。他指出,新冠病毒是全球性議題,美中合作對於為全球提供控制病毒的疫苗及藥物至關重要。
避免雙邊關係繼續惡化
傅高義又認為,避免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至關重要。首先,兩國必須避免軍事衝突,「這需要兩國根據彼此的安全利益相互適應並保持戰略克制」。其次,「儘管存在大量的經濟利益衝突,兩國必須保持強有力的經濟聯繫與技術接觸。美中兩國必須合作以維持全球金融穩定;兩國也應攜手確保不斷變化的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同時,兩國應在人道主義事業和教育交流領域保持合作」。
美國不加入亞投行錯了
他指出,美中競爭必然影響國際制度。「符合兩國利益的做法是發展能夠減少兩國衝突的國際制度,並尋找攜手推進具備廣泛基礎的全球合作的途徑」。
「未來幾十年,美中兩國的一個關鍵議題是:兩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在國際組織中合作,以及將在多大程度上分別建立各自的(國際)組織」。中方已主動建立新的國際組織並提供資金,包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傅高義批評,美國選擇了不加入亞投行,並勸阻其他國家加入「是一個錯誤」。
至於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傅高義認為,儘管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部分內容還存在合理的質疑和批評,但許多國家已從其項目中獲益。美國必須更平衡地看待「一帶一路」倡議。「美中在改善全球基礎設施領域中的競爭與合作將使中國、美國乃至全球受益。如果美國企業能夠參與到聯合建設項目中,項目的質量和美中關系都將得到改善」。
合法學術交流不應設限
兩國政府都應歡迎學者從事合理合法的學術活動。儘管傅高義預期,「美中兩國都將尋求保護本國及其公民免遭間諜活動侵害,但對學術交流施加不合理、不加區別的限制將無益於解決問題」。
他相信,符合兩國學者利益的做法是:通過管控分歧和共同努力來建立穩定的機制,幫助管理競爭,加強兩國合作,積累並分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