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是一場令人失望的政治表演秀。這場大會難有成效,因為始終籠罩在西方菁英偽善、雙重標準與種族優越意識陰影下。
政要齊聚峰會 反增碳排放量
美國總統拜登把此峰會視為彰顯美國重新站上全球議題領導者制高點的重要舞台,但美國國會未能如期通過潔淨電力預算法案,所以他是空手而來。
最諷刺的是,前往格拉斯哥之前,拜登在羅馬會晤教宗,其出行陣仗共動用85輛汽車,與溫室氣體減排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馳。
即使拜登出席峰會開幕典禮時,刻意將車隊縮減到20輛,但他選擇下榻距離會場45英里遠的愛丁堡,往返兩地就非常不環保,更不用說此行還動用空軍一號和兩架用來運輸龐大車隊的C-17運輸機。
峰會期間,約有400架各國政要與企業領袖的私人飛機,降落在格拉斯哥和愛丁堡。這些飛機共排放約1萬30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1600名英國人一年的碳排放量。
發達國家減排 策略並不道德
這場大會是巴黎協定執行前的最後一場氣候會議,是針對2015年COP21擬訂「全球控制氣候增溫攝氏1.5度內」的目標,檢視各國執行進度、評估目前的碳排放狀況,提出具體的解決承諾和政策,此次大會卻無法拿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100多個國家響應美國與歐盟發起的「甲烷倡議」,承諾在2030年前把強大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量,減少到比20年水準低30%,作為對應氣候變遷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可以說一事無成。
這幾年美國與歐盟不斷施壓開發中國家,希望它們提前達成「碳達峰」目標,並大幅減少使用燃煤。然而,對開發中國家而言,煤炭仍是最經濟實惠的能源,若要它們放棄使用,必會束縛經濟成長。已開發國家必須拿出真金白銀來補償,否則根本無法說服這些貧窮國家。
已開發國家設定的減排路徑與策略,在道德上也站不腳,因為這些方案的前提是已開發國家可以長期擁有遠比開發中國家更高的人均碳排放指標,尤其是美國人仍可以保有高度浪費的生活方式。從正義、平等與民主角度來看,這是不可接受的。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