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停戰曙光未見 兩極世界初現?

停戰曙光未見 兩極世界初現?

3月真是個不平凡的月份,在眾多事件中,無疑AUKUS協議及中俄會談最為重要。簡單來說,兩者都涉及深遠的地緣政治發展,對一個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的成形及持續,有極巨大影響。

王耀宗 作者: 王耀宗
2023-04-18
求知集

標籤: 一帶一路中國俄烏戰爭俄羅斯多極世界美國
中國着意布置一個對抗西方「以規則為基礎秩序」的勢力。(灼見名家製圖)
中國着意布置一個對抗西方「以規則為基礎秩序」的勢力。(灼見名家製圖)

3月真是個不平凡的月份,世事如走馬看燈,各國的穿梭外交令人目不暇給。首先,中國人大政協於月初開會,人大選出新一屆政府,李強成為新總理。8日,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首訪印度4天,印度以最高禮遇迎接,雙方會談主要議題是印太地區安全問題。10日,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斷交7年後重建邦交,並在北京簽署協議,中國是幕後關鍵推手。13日,英美澳三國領袖在美國加州海軍基地,共同宣布一項三邊安全協議(AUKUS)核潛艇計劃。這個計劃長達30年,分兩期發展:首階段,在2030年代,美國出售3至5首維珍尼亞級核動力潛艇予澳洲;於2040年代,三國共同發展新型核動力潛艇「SSN-AUKUS」,會於英澳採用。這個發展計劃,澳洲是主要得益者,但代價也是巨大的,預計共費約3680億澳元。澳洲將成為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其矛頭不言自明。

於3月20至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3天,與俄國總統普京舉行了4個半小時會談。早前於2月下旬,中國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及《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對俄烏戰爭提出自己的看法。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踏足烏克蘭,與烏國總統澤連斯基短暫會面,是俄烏戰爭爆發後,首名亞洲國家領袖訪烏。

至於本月尾發生的洪都拉斯棄台灣而與中國大陸建交;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回大陸祭祖,乃兩岸分治後首名台灣前領導人赴陸,以及他帶領30名青年交流訪問,儘管不是影響世局的大事,然而對兩岸關係仍有一定的影響。

在眾多事件中,無疑AUKUS協議及中俄會談最為重要。簡單來說,兩者都涉及深遠的地緣政治發展,對一個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的成形及持續,有極巨大影響。自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從未出現過長時期的單極世界(unipolar world)。冷戰時期,美國自由主義對抗蘇聯共產主義,構成兩極世界。以美國為首的單極世界,只在1991年蘇聯共產主義崩潰後、政治學者福山所謂的「歷史終結」階段裏出現。美國獨霸的時期,也就是全球化時期。所謂全球化時代,就是資金、人才、貨物及服務可以近乎無國界限制地流通的年代。

在眾多事件中,無疑AUKUS協議及中俄會談最為重要。圖為英美澳三國領袖在聖地牙哥會晤。(亞新社)

美國單極地位 2010年後已失去

美國的單極化地位一直維持至20世紀末,那時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臻於頂峰,市場化橫掃全球。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標誌着整個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化。然而,美國的地位於2001年9月11日恐怖組織蓋達襲擊該國而受到嚴重衝擊。美國攻打伊拉克,雖擒殺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卻無意中催生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令美方陷入「第二次越戰」的泥沼。

嚴格來說,美國的單極霸權地位早在2010年「阿拉伯之春」後就已失去了。中東的獨裁統治者倒台,但後繼者卻無力建立穩定政權;敘利亞更是內戰連年,引致數以百萬計難民逃往歐洲。敘利亞獨裁者巴沙爾在俄國介入支持下,至今不倒。美國奧巴馬政府只作旁觀,任由俄國在敘利亞坐大,前者的單極地位早已衰落,世界進入一個國族主義高漲的年代。特朗普在總統選舉勝出,深悉美國地位大不如前,遂回歸本國,打貿易戰,阻截全球化。到拜登繼位,延續特朗普之政策,正式將中國列為主要競爭者。

上世紀50、60年代,中國是越共背後的最大支持者,對抗法國、美國;至60、70年代,中蘇交惡,美蘇易位,尼克遜總統聯中抗蘇。當時美國認為需要一個多極世界(multipolar world)。於1960年代後期,據說蘇聯曾徵詢美方意見,欲以核彈對付中國,美國反對。1975年越戰後,美國實力大不如前,卡特總統以「人權外交」代替,美國領導西方之角色未變。到1981至1989年列根總統任期,美國以「供應學派」(supply-side economics)政策代替凱恩斯「需求學派」(demand-side economics),以貨幣政策調節經濟。美國經濟全面振興,終以市場經濟鬥垮蘇聯的共產主義計劃經濟。

1970年代初,尼克遜訪華時表示,中國地位不容小覷。(尼克遜圖書館圖片)

毛澤東與習近平面對的戰略抉擇

1970年代初,尼克遜訪華聯中抗蘇,已表示中國地位不容小覷,畢竟國家幅員廣闊、人口眾多乃關鍵資源。1980年代中國改革派試圖建立「商品經濟」;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過1990年代及千禧年代前10年的「韜光養晦」,中國終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迅速發展。

十分弔詭地,在美國單極霸權下的全球化進程下,中國卻是獲利最多的國家──中國成了「世界工廠」、外貿佔巨大順差,中美經濟互為交融依賴。唯20年後,中國的發展似乎到了樽頸,就像1949年後毛澤東面對的一個戰略大問題──倒向蘇聯抑或倒向美國?毛選擇了蘇聯,1950年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是向斯大林發出的「投名狀」。而參加韓戰的另一大作用,是大舉清算國內殘留的國民黨軍隊,穩定了初生的中共政權。

2012年習近平就任中共總書記時,也許面對同一個問題;他的選擇是靠向俄國,而中國會與美國針鋒相對,毫不妥協,但不跟美方徹底決裂。北京的戰略意圖十分清楚──創造以中俄為聯盟的另一極世界。「一帶一路」構想是一個宏大的戰略意圖,所經過的路線絕大部分是「南方」國家(Global South,即以前稱的第三世界),全世界已有逾150國參與此倡議。

北京的戰略意圖十分清楚──創造以中俄為聯盟的另一極世界。(亞新社)

中俄的戰略意圖

我相信,習近平也是帶着這種戰略意圖到訪莫斯科,而普京亦心領神會。際此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剛過一周年時,俄烏戰事肯定是雙方商談的內容,但肯定不是最重要議題。

事實上,在《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中國僅表示「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議」、「戰爭和制裁不是解決爭端的根本之道」等原則;普京也只說中方的和平計劃可作為俄烏「談判基礎」而已。兩人「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具有堅實根基,兩國全方位合作具有廣闊前景」的會談,更具戰略意義。

其實客觀地說,中國元首到訪俄國本身,就是對普京的強而有力支持。中俄會談期間,俄軍加緊攻擊烏克蘭就是明證。另外,中國迄今無明確表示習近平會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也是一種表態。可見,中國並不在意一時一地的戰爭,反而更着意布置一個對抗西方「以規則為基礎秩序」的勢力形成;而普京也無意短期內停戰。

這個以中俄為軸心所構築的另一極陣營會否成形,目前尚言之過早,畢竟以美國為首的「以規則為基礎秩序」,已經存在70多年。如著名國際關係學者John Ikenberry所言,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並非一個帝國,而是一個「世界體系」,是一個包括理念、組織、價值及利益的世界。美國及西方的軟硬實力俱不可忽視,亦不容易取代。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疫後全球經濟展望疫後全球經濟展望
  • 俄羅斯與它的隱形靠山    讓美歐制裁不再呼風喚雨?俄羅斯與它的隱形靠山 讓美歐制裁不再呼風喚雨?
  • 陳文鴻教授:面對北約猛攻及制裁 俄羅斯為何經濟實力不減? 香港怎樣幫俄國脫歐入亞?陳文鴻教授:面對北約猛攻及制裁 俄羅斯為何經濟實力不減? 香港怎樣幫俄國脫歐入亞?
  • 文相濡:下半年中國國際領導地位更趨鞏固? 五黃星到白宮對美國不利? 歐洲諸國反美情緒高漲?文相濡:下半年中國國際領導地位更趨鞏固? 五黃星到白宮對美國不利? 歐洲諸國反美情緒高漲?
  • 陳文鴻教授:俄羅斯置之死地全面開戰 烏克蘭如何對抗? 考驗美國與北約會否出兵?陳文鴻教授:俄羅斯置之死地全面開戰 烏克蘭如何對抗? 考驗美國與北約會否出兵?

  • 歐洲安危
  • 核訛詐與三次大戰?
  • 奧運獎牌反映國家氣運

王耀宗

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政治系系主任兼教授,現任政治系榮譽教授。中文編著有: 《神州三十年》(1979年)、《神州四十年》(1990年)、《神州五十年》(2000年)、《神州六十年》(2009年) 、《中國問題面面觀》(1990年)、《中國學生運動的反思與前瞻》(1992年)等。 英文著述有:From Deng Xiaoping to Jiang Zemin: Two Decade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America, 2005)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Crisis: Hong Kong’s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Handover (edited, Lexington Books, 2004). 英文論文曾刊登在:Asian Perspectives,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Global Asia, Security Dialogue, New Left Review, Critical Asian Studie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tc.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帶一路中國俄烏戰爭俄羅斯多極世界美國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李家超在國慶酒會致辭,讚揚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李家超社交平台圖片)
灼見報道

李家超:《施政報告》歸納市民意見 拚經濟做實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從台灣巡防艇角度看涉事漁船,雙方距離接近。(YouTube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台扣押大陸漁船17人 指撞傷巡防艇擬索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30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香港政府的反擊香港政府的反擊 湯文亮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我們在期許些什麼?我們在期許些什麼? 潘銘基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