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性問題:當政府出手打壓黃店,透過各個部門「特別照顧」,如利用發牌、衛生、稅收等等多不勝數的門路,又或溫和一點,為藍店或偏藍的行業提供津貼,這是否單純是跟黃色經濟圈抗衡,市民有市民撐,政府有政府搞咁簡單呢?
答案:市民自發支持黃店,跟政府自發打擊黃店,完全是兩回事。分別,就在於市民無權無勢,利用自己的時間金錢,支持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政府運用的是公帑,擁有一般市民沒有的權力。
黃色經濟圈能否搞得起,既視乎支持者的人數,也取決於黃色支持者的熱情,人數足熱情夠,黃店自然生意好,反映黃色有價。
若果黃色支持者大多得個講字,消費起來其實黃藍不分,黃色經濟圈自會無疾而終,反映黃色不值錢。就如自由選擇任何有特色的消費一樣,得就得,唔得就唔得,一切由市場決定。
不想政府花公帑跟市民對抗
假如政府運用權力,根據政治立場支持或打壓店舖或行業,那就是強行將喜好加諸在市民身上,限制消費者的自由選擇了。受歡迎的店舖被打壓,不受歡迎的店舖受補貼,政府是在運用市民有份俾的公帑(打壓或津貼皆花錢),將市民「買錯嘢」的消費行為「糾正」過來。
舉個更鮮明的類近例子:建制在選舉落敗,假如政府為表示歉意,運用公帑幫助落選的建制政客,其實也是在「糾正」市民的投票意向,亦即政府認為市民「投錯票」,於是運用權力去抵銷市民犯下的「錯誤」。
對經濟學有點認識的你可能會問:政府不是常常運用公帑去干預一些不理想的市場後果嗎?對,若果經濟太黃對社會不利,又或者太多非建制派當選對社會不利,政府如此「糾正」就有點理由。問題是,消費者和選民的這些選擇如何不利社會?
更牽強的理由,是消費者和選民被政見沖昏頭腦,作的都是「非理性」選擇,因此政府有需要出手「糾正」。問題是,理性和非理性由誰決定?是否政府不願見到的結果就等如不理性?
假如又假如,但願這只是假設性討論,因為我真的不想見到政府出此下策,花更多的公帑去跟市民對抗。我用我的錢買我喜歡的東西,用我的票支持我喜歡的候選人,關你政府乜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