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借錢派息改變公司命運?

借錢派息改變公司命運?

見70後徐家健和90後渾水為港鐵(066)派息事件吵個不休,我這個夾在中佬和文青之間的80八十後忍不住加把咀。

曾國平 作者: 曾國平
2015-12-12
免費早餐

借錢派息改變公司命運?

借錢派息改變公司命運?

借錢派息改變公司命運?
0
SHARES
55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見70後徐家健和90後渾水為港鐵(066)派息事件吵個不休,我這個夾在中佬和文青之間的80八十後忍不住加把咀。
 
學術爭論不是罵街,寫的讀的都得益,從雙方的論據中學到新知識、新觀點,何樂而不為?能觀賞這場「世代之爭」,是《免費早餐》讀者的福氣。
 
先講一件舊事。
 

派息後股價大升

 
在1989年4月27日美股收市後,希悅爾公司(Sealed Air Corporation)突宣布於5月11日派發每股40美元(約312港元)特別股息。於1960年成立的希悅爾做的是保護包裝產品生意,業務遍全球,發展穩定連年賺錢。當時公司股價在44到45美元間徘徊,派特別息跟股價相若,總額幾乎等如公司3.8億美元的市值!希悅爾當然不夠現金找數,要到市場上借錢派息,一借就是3億美元。派息前,公司資產負債率僅13%,借錢後立刻暴升至130%;公司淨值更由正轉負。消息公布後第二日開市,股價上升逾一成,幅度跟其他特別股息事例相近。從股價分析,股民歡迎派息,但對公司估值未有改變。
 
出乎股民意料的,是派息事件後公司好似食錯藥,股價在隨後幾年大升,股東(包括公司管理層)賺到開巷。由1989年中到1992年尾的三年多,股價升了近三倍,同期大市只上升了三成多。股價的升幅,主要來自公司好得出奇的營業額,在行業內表現一枝獨秀。希悅爾今天仍健在,股價是當年的廿幾倍。
 
根據1994年一項有關此事研究,經歷過多年順風順水,派息前希悅爾正面對「水浸」問題,管理層開始食老本,有不思進取、效率下降跡象。借錢派息的壯舉,是為了「製造危機」:借錢要還,要還就有動力為公司帶來新氣象。派息後,公司的確實施了一連串內部改革(如改良員工獎勵制度),大大提升公司效率。
 

與港鐵借錢派息有關

 
舊事跟港鐵借錢派息事件有兩點相似:一,兩家都是運作已久有穩定收入的公司;二,特別股息都是到市場上借大錢派的。兩件事又有兩點不同:一,政府是大股東,港鐵是經常參與基建的半公營事業;二,特別股息有待股東大會通過,懸而未決。兩點相似兩點不同,更難搞的是還有一點不清楚:港鐵「水浸」問題有多嚴重,其內部管理有多少改善空間?港鐵往後的股價表現,要看債主能否為地鐵帶來無形壓力,提升港鐵的營運質素。
 
當然,從單一例子我們不宜一般化(generalize),但借大錢派特別股息的事例不多,我唯有拿出一分證據講一分話:港鐵的纍纍負債,若能迫使新人事帶出新作風,借錢派息會是高鐵災難中難得的一着好棋。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

更多精采文章

  • 樓宇按揭左右貨幣政策樓宇按揭左右貨幣政策
  • 「泡沫」往往是個好東西「泡沫」往往是個好東西
  • 專家燈神是如何煉成的專家燈神是如何煉成的
  • 尾大不掉的資產負債表尾大不掉的資產負債表
  • 當人人都講股票心得的時候當人人都講股票心得的時候

0

曾國平

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經濟3.0」作者。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View all posts

編輯精選

舊油蔴地警署兩翼以遊廊設計,富有殖民地建築特色。
城市考古

經歷百年的油蔴地警署

作者: 陳天權
2022-07-06
李家超出席就任行政長官後首次立法會答問會,提出多項施政新思維。(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李家超倡行政立法「前廳交流」 設4工作組紓民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6
做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就沒有與人一較長短的壓力,如此一來反而更容易發揮自己。(灼見名家製圖)
精算情懷

與眾不同才沒壓力

作者: 潘燊昌
2022-07-06
謝君豪接受專訪。(蘇偉柟攝)
字旅相逢

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

作者: 馮珍今
2022-07-05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以行動爭取市民的信任,以結果拉近距離。(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李家超:公務員表現與政府效率掛鈎 百日內交首份公屋報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5

影片

  • 文相濡:用李家超當選時間的八字問前程吉凶 管治班子具助力 但提防明年遇上衝擊
  • 黃錦輝教授:虛擬貨幣急跌暴露出什麼問題?投資者怎樣趨吉避凶?
  • 曾鈺成:一國兩制的內涵是什麼?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有何差別?
  • 林翠華教授:長者活出當下有三大要訣
  • 陸恭蕙博士: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有什麼新商機?企業怎樣做好ESG?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 馮珍今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 張倩儀
  • 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 雷鼎鳴
  • 殊途同歸修行路殊途同歸修行路 常霖法師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一仼總統都是經濟闖的禍一仼總統都是經濟闖的禍 張建雄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G7峰會前小插曲G7峰會前小插曲 郭一鳴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IB放榜 港產93狀元 英基36名聖保羅男女12人IB放榜 港產93狀元 英基36名聖保羅男女12人 本社編輯部
  • 主戰是英雄還是魔鬼?主和才是為國為民?主戰是英雄還是魔鬼?主和才是為國為民? 霍詠強
  • 米芾行書之六大名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之際談米芾米芾行書之六大名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之際談米芾 陳嵐
  • 歐洲變局歐洲變局 陳文鴻
  • 如何理解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必須」如何理解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必須」 施永青

推薦作家

  • 霍詠強
  • 馮珍今
  • 施永青
  • 蔣匡文
  • 陳嵐
  • 蔡國光
  • 常霖法師
  • 譚嘉明
  • 周光蓁
  • 黃錦輝
  • 曾國平
  • 施林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