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保利香港執行董事張益修:藝術是能做一輩子的事業

保利香港執行董事張益修:藝術是能做一輩子的事業

香港,一個多年被稱呼為「文化沙漠」的地方,似乎跟藝術風馬牛不相及。保利香港拍賣執行董事張益修認為這是對香港文化的不了解,事實上香港並存有傳統及國際化的藝術。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01-15
灼見專訪

採訪:梁穎琳 攝影:黃文傑、文灼峰

標籤: 中國保利香港台灣張益修拍賣行
張益修深信藝術的價值,「好的藝術品,永遠都有好的價錢」。
張益修深信藝術的價值,「好的藝術品,永遠都有好的價錢」。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2005年成立,在2012年催生出保利香港拍賣成立,並由出生台灣的張益修擔任執行董事。單單陳述這個背景,已經看到兩岸三地的影子。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藝術拍賣市場卻絕不細小,隨便數已有蘇富比、佳士得等赫赫名字。保利香港作為過江龍,在一眾老大哥之下,以年輕的優勢打出自己的領域。

談及保利香港的優勢,張益修直言是「年輕」,不似已有一定年資的西方拍賣行般這麼多包袱。「保利香港因為年輕,所以能有很多嘗試。西方拍賣行不能做到的快速、明確決定,我們都能做到。」他表示,保利的另一個優勢,是在建基於北京保利之上,與中國內地市場的緊密連繫,比較能掌握中國客人的口味和想法。

張益修表示,藝術品收藏是長遠的事情,不會因為短時間的變動而消失。

拒認同香港是「文化沙漠」

保利香港成立已有7年,張益修坦言團隊在進步、探索的過程中,仍有不少不足的地方。「不管是西方的拍賣行也好,我們的拍賣行也好,都會因為香港的局勢而作出調整。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跟國際更密切的接軌。例如,以香港的地理優勢來說,我們希望把更多的歐美年輕藝術家帶到亞洲來,可能在香港這樣一個挑戰下,有一個優勢跟國內有更緊密的接合。所以在未來或者現在來說,我們更需要跟西方有密切的合作。」

對於外界時時稱香港為是「文化沙漠」,張益修並不認同這個說法。他認為這是對香港文化的不了解。「早期的上環有很多古董店、書畫店,但可能這些藝術的門檻比較高,所以大家比較排拒。而香港這幾年在藝術上也有很大的變化,例如西九龍等藝術文化建設。這些都讓我們看到,香港是很有活力、很多元的城市」。

香港近半年的政治都不太明朗,令不少人都為擔憂前景發展。張益修對此卻比較豁達,認為對於藝術拍賣市場只會有短期的影響,長遠而言比較樂觀。「藝術品收藏是長遠的事情,學術和藝術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並沒有因為短時間的變動而消失,這是歷史的過程。」

對張益修來說,藝術更加能打動他、啟發他。

「藝術更能打動我啟發我」

在過去的2019年10月的保利香港秋季拍賣,在充斥抗議活動和其他因素之下,的確有影響外來的客人前往香港,但是仍在拍賣中創下不少新的紀錄。張益修深信藝術的價值,「好的藝術品,永遠都有好的價錢」。

張益修是唸電機工程出身,其後才輾轉進入藝術市場行業。他對有意入行的年輕人的建議是必須有興趣。「當我唸電機工程時,只是一些數字或工業工程的知識。對我來說,藝術更加能打動我啟發我,讓我願意花更多時間研究、探索。如果年輕人希望從事這個行業,真的要先對它有興趣。」

他帶笑憶述自己初入行時,十分樂觀,沒有對未來的憂慮。「當初入行,我是想這個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業。藝術每天都在改變,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我一輩子都在這個行業當中。」

更多精采文章

  • 統一的中國新時代      屬於新時代的兩岸中國人統一的中國新時代 屬於新時代的兩岸中國人
  • 大婆在場  二奶自動避席大婆在場 二奶自動避席
  • 破落戶的海軍破落戶的海軍
  • 賁卦威力已現的例證賁卦威力已現的例證
  • 陶傑:捷中恩怨,細說十年陶傑:捷中恩怨,細說十年

  • 歐洲名城古典音樂之旅──資深樂評人周凡夫導賞
  • 梁鳳儀:摯愛就是香港,香港就是我的摯愛
  • 李歐梵: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只是一句口號
  • 李歐梵:西九必定一事無成
  • 科技延續花牌風華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保利香港台灣張益修拍賣行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