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何為香港?──時代之問與中國之問

何為香港?──時代之問與中國之問

自1980年代以來,無數內地官員、企業和各界人士紛紛來港學習香港的先進經驗及學習西方現代文明。香港成為中國大陸通向海洋、與國際接軌的出口,亦即中國大陸文明與海洋世界文明的交匯點,這種作用還適用這時代?

馮可強 作者: 馮可強
2023-02-02
香港願景

標籤: 一國兩制中國式現代化內地化戰略改革開放殖民統治民主法治
港人能否重拾自信、抖擻精神,深刻理解香港作為中國最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的特點?(亞新社)
港人能否重拾自信、抖擻精神,深刻理解香港作為中國最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的特點?(亞新社)

承接前文:〈何為中國?──人民之問與世界之問〉

香港在遠古屬嶺南古越族棲息地。秦始皇征服嶺南後,香港納入中原皇朝郡縣制下的番禺縣管轄。到19世紀上半葉,大英帝國因看中香港的地理優點,逼使清朝政府割讓香港島、九龍及租借新界,把香港納入其帝國統治下,成為英國與中國通商貿易基地。

中西文化結合的邊陲

港英百多年殖民統治,逐步在香港建立及不斷改善的西方式自由資本主義制度、普通法法治制度、公共行政制度和公務員系統、現代城市管理體制與基礎建設系統、專業精英制度,及人才配合社會需要的教育制度。香港又受惠全球化經濟發展及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大量國際、內地資金和人才輸入,才能發展成國際貿易、航運、金融和旅遊中心。1980年代,英國政府出於與中國政府談判香港前途的政治計算,逐步在地區與立法層面設立選舉制度。這個制度在《基本法》框架下,於97後繼續發展與修改。

港英統治懂得尊重本地華人的中國文化、風俗和習慣。香港文化底蘊包含中國家庭倫理觀念,及重視教育、勤勞務實、多元包容、注重集體利益等中華傳統價值觀。在香港這個大陸邊陲之地,中西文化結合交融,既傳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要素,又採納了適合香港實際的西方現代文明制度。

除了英美和歐洲各國人士,香港還有相當數量來自東南亞、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日韓、中東等地的人在此工作、經商、定居和通婚,形成多元文化共融的大都會,故此香港也是一個中外文化混雜的國際城市。但另方面,因香港長期缺乏國民教育,部分港人在身分認同上迷失,對中國近代和現代發展認識甚少,加上外國勢力干涉,終於導致2019年社會動亂。

香港是一個中外文化混雜的國際城市。(Shutterstock)

西方現代文明的海洋入口

由晚清到民國,香港在近代中國第一次「西學東漸」啟蒙運動中,扮演了大陸向海洋學習現代文明的窗口角色。1923年孫中山在香港大學公開演講時以英語說:「我有如遊子歸家,因為香港與香港大學乃我知識之誕生地。」他所說的「知識」,是指當時西方現代文明的知識。

於國家改革開放洪流中,香港在近代中國第二次「西學東漸」啟蒙運動期間,又發揮了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的橋樑和窗口作用,引進大量資金、技術、知識和人才,為中國內地創造經濟長期平穩快速發展的奇蹟及成為現代國家,有不可替代的貢獻。自1980年代以來,無數內地官員、企業和各界人士紛紛來港學習香港的先進經驗,及通過香港學習西方現代文明。香港成為中國大陸通向海洋、與國際接軌的出口,亦即中國大陸文明與海洋世界文明的交匯點。

中國現代文明的新邊疆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在其最近全新增訂出版的《中國香港:文明視野中的新邊疆》,提出不要把香港作為「問題」,而是作為一種「方法」,即思考香港作為「能動的新邊疆」,「對中國現代文明建構的重要意義」,及「在未來如何對中國崛起並參與全球治理賦予特殊意義」。這是對一國兩制歷史因由和戰略意義有深刻理解的見識。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中西文化結合的邊陲之地。港人應重新傳承二戰後大批湧入香港的中國內地人「開拓新邊疆」的「獅子山精神」,在中國建構現代文明的新階段,拓展世界文明新視線。中國「十四五」規劃已明確要求香港發展及建立「八大中心」,而中央又重新肯定香港對國家的戰略作用(註1),可見香港的獨特角色與功能並未改變,更可成為中國式現代文明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洋出口,從以往側重與西方交往,擴大至跟其他國家與地區,包括東南亞、日韓、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南美、非洲等地增加經濟貿易、專業服務和文化藝術等活動來往,協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何為香港?港人須回答以下的時代之問、中國之問(註2)──

(1)香港要繼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面對甚為複雜的內外挑戰。港人能否重拾自信、抖擻精神,深刻理解香港作為中國最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的特點,並研究如何糅合中國治理和西方管理的優點,在社會治理和資本主義運作方面推行具創意及有效改革,以適應時代急劇轉變,及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香港的法治經驗,是否可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有借鑑作用?(Shutterstock)

(2)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區是中國唯一實施普通法的城市,「包括普通法在內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發展」,「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保持普通法制度」(註3)。回歸後香港憲制秩序有所改變,例如香港法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來自人大授權。的確,香港普通法制度須繼續改革,但仍有甚多優點,包括法院行使獨立的司法權力、法律程序透明和必須嚴格遵守、有利於營造適合的自由市場經濟和營商環境、司法覆核機制、知識產權受嚴密保護、律師的專業訓練和地位等。香港的法治經驗,是否可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有借鑑作用?

(3)西方民主選制的弊端雖眾所周知,但其競爭性、公開性和讓人民有選擇性等要素,是否可作為參考,以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容和方式,達至它「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及「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目標?經修改後的香港選制,是否還可繼續完善,令更多有才能的愛國者參與更公平和透明的競爭,及逐步使全港市民有參與選舉的權利?

(4)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現時都反覆強調「一國」、「落實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安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這是有需要的;但在制訂及落實具體政策時,是否應小心避免過猶不及的傾向,不要導致香港「內地化」,以維護香港制度優勢,保留其作為中西文化結合與中外文化混雜的國際城市特色?

(5)有關言論自由、個人權利、集體利益及國家安全之間的關係和平衡,是否可在香港這個獨特場地,展開有深度和具創意的理性探索、研討與實踐,以尋求在全人類共同價值上縮短中國與西方和其他文明之間的距離,增加共通點及可互相了解和尊重之處?

(6)在一國兩制的新階段,中央的全球戰略是包括利用香港作為海洋出口去聯通世界、推動中國理念和文化「走出去」,因而期望特區政府與港人能「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香港以其獨特優勢,是否應該及如何能夠進一步參與創作及發展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

(7)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不斷吸收和消化外來文明因素的多民族共同體(參考筆者上一篇文章〈何為中國?〉),因此如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須繼續學習和汲取西方與其他文明的優點,並要展開價值觀念溝通。香港能否及如何協助中國式現代文明,與西方和其他文明更深入地交匯、銜接及融會?

香港需要協助中國式現代文明,與其他文明更深入地交匯、銜接及融會。圖為香港故官博物館。(亞新社)

天下主義

世界秩序正急劇調整。中國不斷在國際場合倡議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與其他國家協力建立一個新的和平國際秩序,當中理念是來自內地一些學者鼓吹的「天下主義」。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討論。

註:

  1. 習近平在去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中央處理香港事務,從來都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加以考量……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
  2. 二十大報告表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
  3. 註習近平在2022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講話。

「何為中國?何為香港?」系列 4-2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天下主義?世界秩序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更多精采文章

  • 周永新:3個途徑重塑港人價值觀周永新:3個途徑重塑港人價值觀
  • 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層哲理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層哲理
  • 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
  • 積極信號頻生 2023年中國經濟將好轉?積極信號頻生 2023年中國經濟將好轉?
  • 鄭雁雄新春致辭 籲港凝聚團結奮鬥強大合力鄭雁雄新春致辭 籲港凝聚團結奮鬥強大合力

  • 何為中國?──人民之問與世界之問
  • 打油〈通關詩〉
  • 「共同富裕」與「三次分配」

馮可強

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香港大學文學士及教育文憑,早年積極推動和參與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曾任教中學,其後在多間商業機構任職高層行政人員,為內地中央部門、省市政府、國型和民營企業提供現代管理培訓、國際市場諮詢顧問等服務,亦在中英談判期間為中央政府就香港制度各個領域進行大型研究。在社會服務方面曾參與多個公共諮詢組織,包括《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中央政策組、教育局等,亦參與創辦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國兩制中國式現代化內地化戰略改革開放殖民統治民主法治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灼見報道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廢爐推進公司計劃管理室中長期計劃小組經理佐藤學解釋排放流程。
灼見報道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瑞士信貸銀行陷入財務危機。(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融合」計中的5位香港藝術家:(左起)何遠良、岑嘉慧、周圓源、李展輝和朱卓彗 (Arkad基金會圖片)
藝思人生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作者: 陳嵐
2023-03-18
盧煜明教授從煮即食麵,悟到在母體血漿找胎兒DNA的方法。
灼見創科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17

影片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 黃錦輝教授:國際媒體為什麼只炒作不利中國的新聞?美國如何煽風點火轉移國際視線?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 馮穎匡
  • 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本社編輯部
  • 笑笑 常霖法師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陳鳳翔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 馮珍今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陳月平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胡孟青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 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 袁彌昌

推薦作家

  • 袁彌昌
  • 張楨
  • 馮穎匡
  • 馮珍今
  • 胡孟青
  • 湯文亮
  • 卓王詠詩
  • 李大齊
  • 陳鳳翔
  • 張宗永
  • 曾國平
  • 陳月平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