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港澳事務的韓正副總理在兩會期間接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時,要求特區政府解決住房問題,雖然解決這個問題難度很大,但總要有「開始解決的時候」。
多份報章在頭條位置大標題報道這條新聞,日前與幾個老友聊起這事,大家一致認為,中央高層領導人如此鄭重其事直指住屋問題,特區政府這回再不交功課肯定是過不了關,而「明日大嶼」不能算數。香港「深層次矛盾」講了很多年,終於要動真格,關鍵是特區政府何時「開始解決」及如何解決。
買樓從來都是奢侈夢想
房屋問題是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核心問題之一,由來已久。筆者一位好友上世紀60年代初從潮汕到香港,與父母和兄弟姊妹一家七口擠在西環一間70呎板間房,他說當年有瓦遮頭已屬難得。同一時期廣州以及珠三角城鎮,或者筆者的家鄉汕頭,普通市民的居住環境雖然比較簡陋,但未聞如此擠迫。
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政府興建多個大型公共屋邨,很多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不過買樓置業對不少基層家庭依然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好不容易節衣縮食儲足首期上車做業主,又要再節衣縮食捱多10年8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供完一個4、500呎單位,一旦遇上樓價大跌慘變負資產,隨時災難臨頭。
回歸前,港英政府推行高地價政策,回歸後不僅沒有改變甚至地價更高,公屋輪候時間不縮反增,平均超過5年半,在房屋問題上,香港仿若生存在另一個時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迄今人均居住面積僅及一河之隔的深圳,以及上海、新加坡2/3,由於政治生態劣化,房屋問題更演變成為政治問題。
回歸初期,董建華「八萬五」計劃夭折之後,歷任特首對解決土地房屋問題都顯得束手無策,明明香港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土地運用率僅及新加坡一半,但歷屆特區政府都陷入「無地建屋」的困境。香港的土地究竟去了哪兒?
林鄭繞遠路填海浪費公帑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一是郊野公園。全港四成土地被納入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範圍,總面積達44300公頃,香港人均佔有郊野公園面積世界第一;二是農地,總面積約4400公頃,八成以上荒廢,當中不少早已成為各大地產商的囊中之物;其三是棕地,全港棕地佔地1414公頃(未包括165公頃沒有營運的棕地。數字來自規劃署),大部分業權在私人手中;其四,建丁屋,按現有規定,每間佔地700呎的丁屋只能建三層,土地資源極大浪費。
表面上看似乎很簡單,以上四個方面的土地即使只有一兩個可以鬆動,香港何愁沒有土地可建房屋?但迄今為止,卻沒有一屆特區政府能夠在以上四個方面取得任何突破。
林鄭月娥上任後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大辯論」,發動全民找地,結果卻是繞過以上四個現成的途徑,另闢蹊徑推出一個投入6000多億、最快6年後才開始填海、13年後才有屋可住的「明日大嶼」計劃,在經歷前年反修例風波和去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打擊,一年赤字達3000億的情況下,特區政府依然要求立法會撥款研究推行「明日大嶼」計劃。
中央出手推動解決住房問題
改變的時候終於到來了。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大半年、「愛國者治港」原則正在全面部署落實之際,韓正副總理明確提出解決土地住房問題的要求,以筆者的理解,這是中央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組合拳之一,這場由中央主導的「愛國者治港」大變革,最終目的是要讓廣大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得益受惠。現在無論是要修改郊野公園條例,劃出部分邊陲地區建屋,還是在農地、棕地以及丁屋方面採取措施達至增加土地供應的目的,特區政府採取行動的時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利、更成熟。
其實官府有的是辦法,況且手握收地權力,以往也曾經動用過,只因牽涉各方巨大利益,各種關係盤根錯節,故此覓地阻力山大,實際上特區政府本身就是畸形樓市的最大得益者之一。不僅每年賣地是庫房收入的重要來源,而且透過房協、房委會和港鐵成為大發展商,而多年來反對派阻撓施政無所不用其極,有目共睹。官府於是有大條道理一年拖過一年,一屆拖過一屆。
但這回不同了,中央親自出手幫特區政府清場,反對派布不成陣,再也無法在立法會阻住地球轉,特區政府名副其實行政主導,再無理由說覓地難吧。林鄭月娥本屆任期還有一年多,明年3月舉行下屆特首選舉,在此之前,特區政府必須在土地供應方面取得突破,交出功課,否則很難向中央交代。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