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明:應對消費低迷 百業抗疫求變
香港貿發局早前公布今年首季的出口指數僅錄得16,屬2006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反映各行業對未來數月的出口前景甚感悲觀。歷年留意指數變化的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有關指數源於蒐集六大行業逾500名廠商就三至五個月的出口展望所得,當中包括電子產品、服裝、玩具、珠寶、機械及鐘錶,今年首季調查在今年2月進行。當時本港開始出現新冠肺炎疫症,加上此前中美貿易戰及香港的社會事件,已為產品出口構成若干負面影響,再遇疫情衝擊,令廠商對復甦的信心更見低迷。
限聚少外出 珠寶需求減
芸芸行業中,關家明指按數據顯示,以珠寶行業對出口前景最感悲觀。相信是基於去年整體行業的出口全部告跌,僅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較少的珠寶業尚有輕微升幅,故當疫情掩至,珠寶出口大減,廠商從中感受的反差自然更大,加上疫情短期難見緩和,令他們倍覺憂心。
「珠寶需求在疫情下大幅減少亦有跡可尋,因亞洲、歐美等不少國家及地區均為避免疫情蔓延,皆實施封關、關閉娛樂場所及限聚等防疫措施,市民減少外出,對珠寶飾品的消費需求亦會減低,使出口大受影響。」關家明續說,預期要待疫情趨向緩和,各地民眾逐步恢復正常社交活動,對產品的需求量才會再度回升。
疫情遍全球 影響更深遠
回顧沙士經驗,關家明稱當時疫情主要集中於亞洲地區,經歷時間亦較短。疫情過後,很多行業的銷售情況在短時間內皆見反彈;但是次新冠肺炎影響所及的範圍及深度均比沙士大得多,歐美疫情至今仍未平息,令消費需求大為減少,對行業出口構成重大打擊。
「相對而言,本港的疫情漸見緩和,相信主打本地消費市場的行業企業,可望較快迎來復甦;而一貫以歐美市場為主的行業,料所受影響將較深遠,復甦需時亦較長。」 關家明強調,與2008至09年金融海嘯時期相若,環球市場同受影響,引致大量企業縮減規模甚或倒閉。而目前已有很多與旅遊及零售相關的企業,陸續透過推行減薪、放無薪假及裁員等措施,紓緩經營壓力,唯新冠肺炎疫情若持續超過半年甚至一年,相信會有更多企業因難以承受壓力而結業,同時導致失業問題加劇。
覓各方支援 拓網上平台
是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關家明相信,政府及工商界等各方面的支援,對扶助企業渡過難關尤為重要。「政府提供逾40項資助計劃,適用範疇廣及技術、生產及銷售等領域,可供企業申請,企業宜與商會保持溝通,及早掌握所需資訊及申請手續,對取得資助料有幫助。」他續指,香港貿發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公營及半官方機構,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支援方案,與企業攜手共渡時艱。
關家明補充,因應多個大型展會取消或延期,香港貿發局早前特別推出「春季網上採購展」,涵蓋科技、家庭用品、生活時尚,時裝美容等多個主題,至今已吸納逾22000個供應商參與。「網上展銷料會成為企業尋找商貿夥伴及拓展銷售網絡的新趨勢,我們亦為中小企推出一系列廣及網上支付、增加曝光率及提升網絡安全的培訓活動,助他們掌握所需技術。」
針對行業出口或銷售市場方面,關家明坦言,預期歐美地區的疫情需要較長時間才可穩定下來,廠商或企業不應只聚焦於這些傳統銷售對象,宜考慮開拓一些受疫情影響較低而購買力逐步上升的地區,如大灣區、亞洲及南美地區的新興市場等,為業務尋找新出路。「中長線而言,期望更多國家及地區在疫情緩和後,可透過商討及加強合作,將現時進出口貿易的限制盡量減少,如降低關稅及進口配額等,助環球經濟及各行業盡快復甦。」
張天秀:疫情帶來改變港人消費模式的契機
17年前,港人經歷沙士一役後,香港經濟陷入低谷,為重振香港經濟,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政策,其後每年內地訪港旅客的人次逐年增加,對酒店、旅遊、零售等服務行業尤有裨益。但17年後的今天,疫情再現香港,甚至蔓延全球,依賴內地旅客的行業頓時跌入谷底,疫情亦直接影響本地消費者的信心,可謂雙重打擊。
疫情只是打擊零售業近因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助理教授張天秀指出,疫情固然是打擊零售業的近因,但遠因是社會經濟「不自然」地發展,「近年零售業的規模或多或少由政策上的配合和偏頗而形成,若產業純粹因應市場需求而自然發展,萬一遇上危機、考驗時未至於出現如此巨大的衝擊。」
張天秀坦言,香港不能夠單靠某些行業賴以生存,此舉除了加劇香港的貧富懸殊,長遠來說也窒礙經濟的健康發展。即使疫情過後,他認為,香港也幾乎不可能像當年沙士後靠自由行「打救」催谷經濟。
宜趁機革新營運模式
疫情嚴峻,人人都害怕出門;加上鬧口罩荒,政府又呼籲減少外出,市民外出消費意欲下降,消費習慣亦隨之改變,紛紛由過往於實體店購物轉為網上購物。似乎網絡行銷成為零售企業的求生出路。
到商場消費購物向來是香港人假日的指定動作,他們亦較習慣於實體店購物。張天秀表示,現在是最好時機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讓他們在疫情期間漸漸適應這種購物模式,習慣一旦形成,日後亦會繼續樂於選擇網上購物模式。「當整個市場環境不斷變化,消費模式、消費者類型亦轉變,如企業的營運模式不變,便難以生存下去。」他續指,對比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前者的營運模式較靈活,較容易因應市場變化而作出改變;反而後者則相對困難,因大型企業有既定的管理架構和營運模式,改變往往需時。
審視經營狀況 轉型刻不容緩
社會消費模式逆轉,傳統行業會否出現「大洗牌」?「不至於洗牌,洗牌是要連根拔起,以新代舊,但香港市場無法做到,有些行業不會因市場改變而連根拔起。」因此,企業的生存關鍵還在於及時轉型。
張天秀提出三點,供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思考箇中的輕重。「一、是否繼續現有的營運模式;二、在現有營運模式下,能否作出一些額外改變,如加強綫上和綫下銷售的整合、增加產品種類等;三、現有營運模式能否在市場保持長遠競爭力?」他強調,當業務不能達到預期回報,便要思考是否繼續經營相關業務。
雖然當前香港經濟的確面臨重大挑戰,但張天秀坦言,期望藉此危機可以改變香港經濟結構,給予空間讓不同行業有所發展,並重新思考和建立與時並進的營運模式,這樣不僅惠及零售業,香港的長遠經濟才有長足的發展。
吳秋全:創新求變戰勝經營寒冬
香港經濟在短時間內先後受到三波嚴重衝擊:中美貿易戰、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百業蕭條,各行各業的經營更見艱難。MCL品牌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品牌顧問吳秋全認為,香港承受連環衝擊後,預期將陷入經濟衰退的階段,「中美貿易戰主要影響貿易和出口業,但去年的社會運動則各行各業無一倖免,將香港自開埠以來累積的雄厚資本、世界聲譽、城市品牌等一下子打破,是非常嚴重的內耗。」近日疫情在全球蔓延,使環球經濟活動全面停擺,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經營需另闢蹊徑
大企業尚有充足資源捱過短期衝擊,但一些中小企或初創公司又如何戰勝當前逆境?「短期的應急方案,只能依靠政府的抗疫防疫基金提供援助,期望捱得過這幾個月的苦況。但長遠來說,各行各業的公司,不論規模大小,都應重新審視經營模式,認真思考經營方針。」
吳秋全坦言,以往的成功方程式在現今經營環境已不管用,「香港由漁港蛻變成工業、商業、金融中心,近年積極打造為旅遊城市、國際都會,各行業百花齊放。經過多年發展,香港的經營環境與商業發展已非常成熟,各行業都達致高水平,入場門檻愈來愈高,創業者欲加入並不容易。」以飲食業為例,以往創業者可在街上推車仔賣魚蛋,但現在經營餐廳需申請不同牌照及通過多項檢測才可營業。
危機中尋突破
因此,企業要在已飽和的商業環境中求存,必須備有強勁的創價資本,在身處的行業創造新價值,「以往香港的消費生態圈依靠人流,有人就有生意。但現在的經營環境已不能再靠實體人流支撐,公司必須創新。未必一定是科技創新,可以是經營方向、求生方法、盈利模式等層面創新,例如零售業發展網購,餐廳轉做外賣等。企業唯有發掘更多突圍而出的方案,才可持續經營。」
疫情爆發確實令各行各業承受巨大經營壓力,但有危才有機。吳秋全認為,疫情後最快復甦的將是提供解決各種問題方案的公司,「最顯而易見的是關乎健康與衞生的行業,因經此一疫,全球民眾都會增加防疫意識、注重健康,為相關行業創造商機。」
此外,凡是能夠應對社會、經濟、健康、生活等議題的企業,若可提出突破性的解決方案,都會更具能力在未來的經營環境下站穩。「以我們公司為例,因感疫情對各國民眾帶來了無比傷痛,便決定設計不同造型及字體的T恤,為全球受影響的地區及國家打氣。」吳秋全指,首批T恤設計已涵蓋50個國家或地區,希望藉同理心引發大家無分國界、種族的關愛共融,為各地民眾表達一點心意。
轉型再出發
至於目前仍在所屬行業努力掙扎的企業,吳秋全認為,不要再眷戀企業過去的輝煌歷史,重新建立品牌,為企業展開新一頁。他指出,企業可參考「品牌成功7R法」,因應自身的行業結構,尋求最合適的轉型,「7R分別是Redesign(重新設計)、Revitalization(活化)、Revamp(形象重塑)、Reconfiguration(重整梳理)、Rejuvenation(更新)、Repositioning(重新定位)及Reinventing(再造),藉此重新審視行業發展趨勢,方可與時並進,突圍而出。」
「就好像舊式涼茶舖推出樽裝涼茶,打造年輕形象,成功開拓年青人市場;有藥油公司則研發不同氣味的藥油,廣受消費者購買使用。肯去改變就是企業在不明朗經濟環境下的必要任務。」吳秋全強調,現時香港各行各業正處於臨界點,企業要探索自身優勢,勇於求變,才有望重新出發。
原刊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