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疫間,樂壇有三件關於彭修文的大事。一香港中樂團出版涵蓋諸音樂體裁及風格的「向大師致敬」專輯,二為10卷《彭修文作品集》歷史性海內外發行,三是香港中樂團策劃「向大師致敬系列」,分批陸續選演這部彌足珍貴的曲庫。雖然後者因為風雨多番延期,反顯出雋永樂音經得起時間考驗。
本次演出的兩大特色
「彭修文作品專場系列」首批選演的曲目特色有二。
首先是由衷的民族氣息。1953年起,彭修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民族管弦樂團(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任創團二胡與琵琶演奏員,亦是民間音樂整理小組組長。長年累月的演奏和採風令彭氏嫻熟地方音樂風格,創作之時宛如信手拈來。如《燕山晚秋》,至少具兩種強烈的河北風格,高亢的吹管樂與大鑔等敲擊樂奏出奔放節奏,同時又有閒適的中段,速度稍為放緩,引出弦樂。《落花流水》原曲編制只有四種弦樂器,並無吹管聲部。彭改編的中樂團版本沿用原曲詼諧活潑的廣東音樂「反線」(G大調),新加入的吹管在這短小的樂曲中各有風采,高音加鍵笙清脆的十六分音符連繫多個由弦樂器奏出的旋律樂段,而新寫的壯麗末段,管與嗩吶為重要砥柱。
第二是反璞歸真的配器、和聲。音樂要表現得簡單卻不落俗套,並非易事。彭氏第一版《彩雲追月》改編並發行於1958年,雖加上了而今樂迷熟悉的各副旋律,亦有合理音量變化,但以今時的品味聽來無疑會驟覺織體未夠豐厚。逾三十年後修訂的第二、亦是現今流行的版本,進一步潤飾織體,尤其重寫了低音弦樂,讓和聲自然地帶領樂曲的起伏。然後是一個新添的放慢尾聲,那返回主音前一小節那單聲部大齊奏,不啻是爐火純青的彭氏巧令音樂添上1935年原曲小合奏簡樸格調的神來一筆。
改編攸關中國地方音樂
音樂會點題作《中國狂想曲》,原為民初活躍的作曲家冼星海所作,雖第三樂段「下山虎」在1975年曾被劉文金改編為同名管弦樂,但五個樂段一般並不視作獨立樂章,是次音樂會將完整演出這配器和音色一直連貫的彭修文改編版,每一副標題各攸關一種中國地方音樂,包括山西、廣東、陝北,與音樂會中其他取材自地方音樂的改編曲和原創曲相呼應,從遼南到蘇南,帶領觀眾狂想更廣闊的河山。
另外,從一些非常規(由彭修文發揚光大的吹彈拉打四聲部)編制的樂曲,人們亦可管見近數十年現代中樂合奏發展的另類嘗試。傳統中國器樂合奏有如江南絲竹等多樂器演奏相同旋律的支聲複調,有如絳州鼓樂等同一樂器族群的齊奏。彭改編《關山月》時則自闢蹊徑,在保留古琴原曲嘆息意境和梅庵琴派重視樂句連貫性的基礎上,擴充為音色、情緒渲染更豐富的中國器樂八重奏,在當時非常新穎,與彭版小樂隊編制之《紫竹調》同為探索現代中樂配器、音效之作。
波蘭裔大鍵琴家蘭多芙絲卡曾言:「你以你的方式演奏巴赫的音樂,我以他的方式。」今次音樂會的原版樂譜、好些彭修文親筆撰寫的樂曲介紹、部分曲目的小樂團編制,無不是以彭修文方式演奏彭修文的音樂為要旨。當然,在如今先進的現代化音樂廳試驗作品的音場,以更龐大的編制和獨有的環保胡琴聲部演奏,全然是這些作品脫稿四五十年、大師仙逝二十年後香港中樂團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