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年一樣,今年香港的聖誕節充滿歡樂氣氛,港人盡情消費,大多數人不會理會節日的宗教或文化背景,只視之為一個尋歡作樂,最多是包括感恩布施的難得假期。不過,我們習以為常慶祝的聖誕節,今年卻添上不少政治色彩。
中美對聖誕的態度
以中國為例,國家宗教局向內地基督教徒發出聖誕賀信,除了向他們問候外,還提醒他們2018年是貫徹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並呼籲他們以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官媒《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否認今年官方「抵制」或「禁止」民眾慶祝聖誕節。社評澄清,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共產黨員幹部沒有收到任何專門針對聖誕節的禁令,而個別地方和機構有關聖誕節的通知要求,只是為了維護城市治安和交通安全。對於今年街頭和商戶的節日裝飾較往年顯著減少的現象,社評解釋是聖誕節「走到了頭」。不過,社評認為重新崛起的中國應該弘揚傳統節日。因此,官方對「洋節」保持距離,黨員幹部一般不參加聖誕等宗教節日的活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地球的另一邊,美國總統特朗普於平安夜在Twitter貼文,說他很自豪可以帶領美國人堂堂正正再說「聖誕快樂」。事緣是,近年不少倡議文化多元、包容不同宗教的西方人士致力將祝賀詞「聖誕快樂」改為「假期快樂」。這個主張被特朗普和支持他的保守共和黨員批評。特朗普更曾在競選總統時,就此事大做文章。
聖誕節的宗教背景,被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他今年主持的平安夜子夜彌撒上,與為難民請命拉上關係。教宗提醒信眾,逾2,000年前約瑟和聖母瑪利亞被逼逃難,以至聖母在馬槽誕下耶穌。他呼籲民眾以此為鑑,善待難民,藉此跟近年收緊移民政策的西方社會唱反調。他亦批評現今有像《聖經》記載的「希律王」,為了權力和財富,不惜讓「無辜者流血」。
從聖誕節透視當今政治,相信會有另一番滋味。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