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嫿之「嫿」,意為嫻靜美好,典出《紅樓夢》〈姽嫿詞〉。當年母親誕下她不久,翻閱《紅樓夢》時興之所至,拿來作了女兒閨名,種下她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Mary Yu,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時裝設計學士,2011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專業範疇),2012獲選全港時尚專業女性獎(專業範疇)。她一畢業就創業,從未打算加入設計公司。「設計重視創新。受薪打工太久,可能會跟不上時代。」何況資深設計師年資長、薪金高,有僱主寧願另聘年輕畢業生,吸收他們的新鮮想法。「有些受薪工作,要求設計師一日畫幾十款。幾年下來,可能會磨滅藝術觸覺。」
Mary 的觸覺從何而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代朱熹詩句,註),她下筆婉約清雅,原來承傳深厚的中華文化。自幼跟隨母親來港,兩人相依為命。萬般困乏之中,母親卻只望她精神豐足。女兒孩堤時代,就讓她背詩詞(後來中學中國文學科考過第一名)、捉象棋(曾參加女子象棋比賽摘冠)、習古箏。「中華數千年文化,能存留的都是智慧。」Mary 說,設計要真正融入中國文化意蘊,就不可自限於菊、竹、熊貓的表面意象。「從詩詞歌賦到園林、衣食住行,各朝代各有文化,都值得了解。」
她家境雖無可誇之處,卻得家教薰陶,舉止氣質不負高名雅姓。母親從不勉強她養家為先,只鼓勵她順心從事藝術。母親說:「藝術不是急功近利的工作,須用一生慢慢追尋。選擇藝術就得勤奮,辛苦亦是意料中事,但媽媽會支持你。」Mary 年少時喜歡歐洲、中國古典時裝,然而入大學之前,從未接觸名牌。「那只是學術知識。我追求藝術,以時裝、產品作載體,非為貪愛物質的美。」
這位精神貴族,所追逐的超越富貴。她覺得人生匆匆,在世至多不過百年,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值得。從事藝術,美感是最大收穫。「這是一種態度,對世界有欣賞的心,不只在於我做了一件東西如何如何美麗。」她也不跟隨社會成功的標準行事,乃是自己定義自己的成功:追求興趣、照顧媽媽。價值觀非同一般,全因為藝術讓她見識過美好。「餓不死的前提下」,能夠追求藝術, 她就開心。
設計須有藝術堅持 也須善察客戶心意
最近 Mary 為國酒茅台新系列「6度茅台香型有氣果酒」擔任藝術總監和設計師,設計品牌、標誌、包裝,針對年輕市場。國酒茅台的傳統標誌,由兩個飛天仙女連成,是故又別號「飛天」。Mary 沿用仙女概念,設計年輕果酒系列的標誌。她將新系列命名「請你」,既暗合中國人喜歡請客的文化,又應對原有的英文名字 “Cchinee”。立意不用「您」字,更覺平實親切。她說國酒茅台相中香港設計師的國際視野,亦喜愛她的設計風格典雅,富中國美感。
她說,服裝設計要兼顧美與功能,也要善用視覺元素表達品牌的文化與價值。「設計其實是溝通——深入溝通。有些設計師改來改去,見客戶都不滿意,就叫苦連天,可能只因他不懂得觸摸客戶的心意。設計師必須平衡自己風格與客戶要求。愈接近平衡點,客戶愈有機會採納你的設計。」她說,與客戶溝通之餘,也要了解客戶公司的歷史、品牌風格,乃至負責人的辦事手法,再融入自己的專業知識,作品的概念便有根有據,更容易得客戶喜歡。
服務客戶的經驗,當她還是大學新鮮人,就已經累積了。別人唱 K,她就賺錢。從前受訪,她曾談過就讀理工大學時如何賺錢養家、披星戴月來往中港兼職,曾累得暈倒街上。如今回頭說起第一份兼職設計,原來主顧本應聘用全職富經驗者,只因深感她對時裝熱情得罕見,相信她有潛質,遂不計她經驗尚淺,親自教她製作針織衣物。正是憑住熱情,她一直苦苦半工讀到畢業。此時客戶已多得可以自立門戶,然而創業之初,前程未卜,畢竟也覺辛苦,猶幸比打工有更多時間、空間、機會,好好發揮。不久她勝出2008年奧運馬術服裝設計比賽和榮華月餅制服設計比賽,後來池記雲吞麵制服、屈臣氏蒸餾水贊助澳門大賽車的制服,都出自她手筆。客似雲來,都多得朋友、客戶交口稱譽,她其實從未賣廣告。
如今你聽她談論業務,一派創業家的敏銳,其實她莊敬自強之餘,到底是藝術家,浪漫得很。喜歡一種物料,就用心了解底蘊。「你知道琥珀要有那樣的溫度與那樣的壓力,才能形成的嗎?」琥珀凝固植物、昆蟲一瞬間的形態,是造化之奇工。一方琥珀不知歷經幾世幾劫,才到得藏者手上。她說喜歡這種緣份。
自理生產 勉力為善
當年榮華月餅找不到廠家生產 Mary 設計的制服,她於是答允承包生產。「他們問我得唔得(辦得到否),我話得,無野唔得!(沒有辦不到的事)」到深水埗去找製衣女工幫忙,後來漸漸開拓生產業務,這一步其實深思熟慮。「設計用神極多,但我不會永遠保持20幾、30幾歲的精力,生產才是長遠之計。」純設計的付出與回報,相對較不平衡,自立門戶的設計師到某個階段,就需要考慮轉型。
做生意之餘,Mary 還撥出一半時間從事慈善,因為真心覺得自己今天得到的,都是香港社會給她的。最近開始有客戶禮聘她設計旗袍,原來源於她應邀贊助過不同活動的旗袍設計。她曾為柴灣青年廣場贊助三位20—21歲女孩的旗袍設計,讓她們穿上旗袍跳 hip hop。母親節時,又應邀贊助六位失明母親的旗袍設計,活動名為「愛在黑暗中找美」。每設計一件旗袍,她都會考慮穿著者的個性、膚色,甚至人生經歷。
「我在活動上認識了一位母親,跟她一同坐車去旺角,發現她方向感很好。她告訴我,人生命力很強,失去了一種能力,其他能力自然能夠訓練起來。這幾位母親目不能見,笑容卻很燦爛。這很打動我。」
受訪者簡介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時裝設計學士,2012獲選全港時尚專業女性獎(專業範疇),2011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專業範疇)。
2008年為香港申辦奧運馬術設計大會服裝。《透視》設計雜誌評選為亞洲「四十驕子」之一,即40歲以下40名傑出設計師。現任香港名錶品牌萬希泉設計顧問、香港金枝玉葉旗袍會設計顧問、香港傑出青年協會副會長。曾擔任 G2000設計顧問。
2011、2012年,設計作品由 Christies(佳士得)首席拍賣官成功拍賣,為慈善籌款。2008年獲荷蘭領事館邀請設計木屐,最後以高價拍賣為慈善酬款。她也曾客席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浸會大學、公開大學等多所本地服裝設計學府。
她獲得本地及海外超過40多個設計藝術獎項。2010年兩項設計作品獲得中國「最成功設計」大獎,亦在中國國際名校服裝大賽中獲最佳創意大獎。並獲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展最佳服飾配搭大獎。2009年獲意大利政府頒發設計獎學金,到威尼斯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羅馬大學交流學習設計。
註:渠,今多作佢。〈觀詩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傳媒;插圖:灼見名家傳媒,部分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