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在百年前1919年發生,成因甚為複雜,有政治性、社會性、文化性及愛國精神爆發等因素。其背景是文學革命衍生的愛國力量。自新文化運動之後,改變了中國百年來文章的面貌,文言文被白話文打得幾乎無立足之地。
五四運動爆發 火燒趙家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4月《凡爾賽和約》中,把有關德國山東權益讓與日本。巴黎和會外交總長陸徵祥電告北京政府,說向日本索還山東膠州灣失敗。因若不應允將被取消庚子賠款、關稅自主等等不利情況。北大校長蔡元培把消息告知學生代表,學生代表羅家倫、傅斯年召開大會,決定翌日在天安門遊行示威。5月4日天安門結集3000餘學生,血書「還我青島」,浩浩蕩蕩向外國公使館進發。
其間有人認為曹汝霖是賣國賊,大隊人馬操向住在趙家樓的曹宅。曹汝霖不在,痛毆剛在曹宅的章宗祥,隨即火燒趙家樓洩忿。軍警鎮壓,即時逮捕學生代表32人。後經校長蔡元培斡旋,學生獲釋。
其後,北京成立大專院校教職員聯合會。5月19日,北京2萬多名學生罷課,呼籲抵制日貨,發行愛國刊物。6月,學生多起湧向街頭抗議政府軟弱,先後數百名學生被捕。國內許多大城市聲援被捕學生,亦表達愛國情緒,罷課罷工罷市。學生獲釋後,上海仍出現更大規模工人罷工示威,參加者逾六七萬人。全國22省150多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罷工響應,抗議日本侵佔膠州灣。總統徐世昌表示問責辭職,不獲國會接納。多日後,中國收回了山東半島主權和膠濟鐵路權益。
新文化運動之文學革命
五四運動之前,是文學革命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浪潮主要人物是胡適和陳獨秀;背後重要的影子是北京大學和《新青年》雜誌。以今日眼光看來,胡適倡導文學革命對今日文化界影響比唐代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更甚。
文學革命先於五四運動發生,雖然不能說催生五四,但其關係血肉相連,殆無疑問。1915年陳獨秀自日本回國,許多新觀念、西方新思潮、反傳統的思想都是透過陳辦的《新青年》傳播出去。由於當時袁世凱獨裁主政,備受日本軍國主義欺壓。知識分子呆若木雞,社會有如一潭死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向青年人呼號,振奮國人,提出自強主張。
陳獨秀第一篇文章是「敬告青年」,提出六項革新中國文化的主張(註)。《新青年》倡導的精神是擁護西方自由民主與科學(後以德先生和賽先生作宣傳);亦與傳統的文化為敵。《新青年》主張痛治時弊,極受歡迎。最初創刊時只發行1000份,兩年後1917年發行增至15000份。創刊初由陳編輯,自1917年文學革命展開後,加入胡適、李大釗、錢玄同、魯迅等人輪流任編輯。
北京大學與《新青年》為主催陣地
《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主要傳播媒介,北京大學卻是新文化運動領袖匯集陣地。蔡元培本是前清翰林,曾留學德法。1916年自法國回中國,年底被北洋政府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國學深湛,又曾遠赴外國拓展視野,對國家民族更具切愛熱誠。接任後破舊立新,大刀闊斧改革教育制度,為我國教育樹立輝煌典範。
他聘請教員,只要學有專長,縱使持論政見不同,都一體容納,胡適和陳獨秀都由他一手聘任。學校政策由教員商定,鼓勵學生自治,組織各類學會,促進學生課外活動。北大擁有自由獨立風氣,絕不受任何政治勢力左右。蔡元培把北大辦成一所自由開放,兼容並蓄的學術機構。北京大學在這樣風氣薰陶下,很多學生後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忠實擁護者、接班人,也為五四運動培育不少健將。在五四運動中,北京大學和北大學生,都起了領導作用。
胡適要「改良」 陳獨秀要「革命」
陳獨秀響應胡適文學新浪潮之議,但態度狂熱激烈,與胡適的平和大有不同。1916年初,胡適首先提出改良中國詩,造成青年競寫新詩風潮。並說要以活文學代替死文學,倡議用白話文(語體文)代替文言文。他26歲時提出著名的「文學改良芻議」,主張八不主義。
- 不用典。
- 不用陳套語。
- 不講對仗。
- 不避俗字俗語。
- 須講求文法。
- 不作無病呻吟。
- 不摹倣古人。
- 須言之有物。
胡適提出「改良」,陳獨秀更徹底,提出「革命」。胡適提出為學四大主張:
一、擁護科學民主。二、輸入西方理學。三、整理國故。四、再造文明。可見胡適的提議十分理性,切中時弊,救國良方也。陳獨秀也為時弊而痛心,但激烈中帶着粗暴。他提出打倒孔家店口號,推倒中國傳統文化,鄙棄文言文,甚而對中國傳統三綱五常基本道德鞭撻。當時知識青年受陳獨秀影響更甚,傳統文化價值面臨崩潰。陳獨秀主張文學革命三大主義:
1. 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
2. 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
3. 推倒迂腐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外國文學作品大量輸入 白話文如燎原之火
文學革命展開後,時下作家大量翻譯外國文學作品:包括英美俄國、日本、德國、挪威、印度等等著述,國人得以閱讀雨果、羅曼羅蘭、托爾斯泰、芥川龍之介、莎士比亞、歌德,易卜生、泰戈爾等外國名家的作品,因而吸收大量外國文學而得到滋養,眼界大開。1918年《新青年》文章已全部採納白話文,1920年民國小學一二年級教材全用白話文。1919至1920年中,出現白話文報刊多達400多種。社會上文學社團湧現,蔚然成風。
在文學革命氣勢如野火燎原,風雲蓋頂的時候,卻有一群愛護國故的學者,大不以為然,在痛哭國故慘遭凌辱時,聯成同一陣線,大肆張撻這群新文化領導人物。如故老林紓、章炳麟痛罵胡適、陳獨秀和錢玄同,又寫信給蔡元培反對白話文。但狂瀾既成,已回天乏力,新文化運動狂流瀉遍中華大地。
不過這種文化風氣亦毋須挽回,當時中國文化確實需要注入新元素,為中國的文學和國運注入新血液,促進國家民族健康的新生命。當時文學革命視傳統道德文化如敗履,未免不無過分,胡適後來亦漸漸改變對儒學態度。但他的「整理國故,再造文明」時至今天,也仍是當下為學的好方向。
註:
六項革新
1:自主的非奴隸的。2:進步的非退守的。3:進取的非退隱的。
4:世界的非鎖國的。5:實用的非虛文的。6:科學的非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