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五四運動在香港

五四火紅又百年。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灼見名家圖片)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名家講座已進入第二屆,今年是影響中國深遠發展的五四運動百周年,當以此為主題,邀約學者從不同角度探索。上周六下午,陳學然博士以「五四運動在香港」為題開講,原本的大學場地,無法上課,40多位師生乃移往中心的斗室之內,擠得滿滿的,一起揭開五四頁頁的歷史。陳博士旁徵博引,認真闡述,讓與會人士連筆者在內,獲益匪淺,啟發很大。

歷史沉思並繼續向前尋問

確實,1919年由學生自發的五四運動,既有濃烈的愛國民族情懷,外爭國權,反對日本及列強的侵略;同時,亦在提倡西方新潮的民主與科學,初心淳樸,熱情無私,加上弱國的鬱悶,國人苦思出路,因此,學生以反對《巴黎和約》為號召,迅速得到全國響應,各地掀起自願的、名副其實的「三罷」,罷工、罷課、罷市在陸續進行。而北大學生與示威群眾激動異常,致有暴烈的火燒趙家樓,雖犯縱火刑事,但有蔡元培校長親自救援、全國民情支持,愈犯事的,英雄形象愈顯現,縱火的,強逼商戶要畫押不能賣日貨、市民不能買,如學生糾察發現,買賣雙方都要被學生私下懲罰,若遇異見者,必然會用強烈主觀情感口誅筆伐,以至禁錮老師的個案亦有發生。

陳博士提及思考五四得失,當中引述不少寶貴史料,其中一條,載於1931年的《學生雜誌》18卷一號,作者伊卡的〈二十年來的中國學生〉:「青年學生,都以不理解革命而參加革命集團,尤其是不能加入革命的戰鬥一事,認為恥辱。學校變成了荒涼的古廟,教室在無言地歎息,然而學生並不悲哀學校的運命,對於灰塵滿架的圖書館,既已喪失寬大的愛情,亦無悲哀的感覺。」這是五四運動後的20年,歷史沉思並繼續向前尋問,激情平復,理性能夠說語的回顧。

上周六下午,陳學然博士以「五四運動在香港」為題開講,40多位師生出席。(灼見名家圖片)

百年前的五四愛國運動在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祖家在英國,當會「冷靜」處理,想方設法拘捕五四發動者,英國人深諳,容許在香港反日,骨牌效應,香港的中國人,必然反英、再反列強!

五四火紅又百年。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