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不戰而勝靠中藥──論清朝的大黃外交〉
道光時期,朝廷上下認為禁運大黃就可以令英國人不戰而退。如此思路,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源自乾隆時期的一場與俄國的大黃外交勝利戰。故此,我們需要了解這場沒有硝煙的外交勝利,以及背後的諸般緣機。
乾隆時期的大黃貿易戰
自康熙時期,中俄已於恰克圖設有互市貿易,進行商業活動。唯此時俄國已覬覦清朝領土,多次於邊境問題與清廷衝突。乾隆51年,俄國因收留清朝逃犯拒不歸還,雙方關係再度緊張,俄國調動軍隊集結於邊境。面對武力威脅,清廷採取的措施是以柔克剛,關閉中俄貿易,利用「大黃制夷」的手段,一舉切斷大黃對俄國出口途徑。
在施行這個手段前,清廷作了相當準備,包括指派朝廷重臣松筠調查與俄國的大黃貿易細節,松筠的調查結果是,「俄羅斯多食魚,需大黃以解魚毒。」簡而言之,大黃乃俄國人生存必須品。松荺被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譽為「中國官吏中最有識見」的人物,且是歷經三朝的清廷重臣,言論舉足輕重,滿朝君臣深以為然。
此法收效如何?清廷的貿易禁運戰一開打,相當奏效。向來倨傲橫蠻的俄國人,這一次居然相當合作,放低姿態懇求恢復大黃出口,乞求恢復通商。後來雙方簽訂《恰克圖市約》,實質條款全部都由清方裁定,俄方不但全盤接受,會盟時之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卑順恭謹。最重要的是,該條約簽訂之後,有超過半世紀的時間,清俄邊境始終保持平靜。
該次事件可謂清朝在鴉片戰爭前相當重要的外交勝利。該次外交戰不戰而勝,其額外收穫就是令清人更加認識到大黃能夠宰制那些「肚滿腸肥」、「容易便秘」的外國鬼子。
當時以及後世追記其事者,均將此勝利歸因於乾隆神機妙算,知材善用,善用將軍大黃。其中最著名的論述,就是史學家趙翼的記載,「俄羅斯則又以中國之大黃為上藥,病者非此不治……天若生此二物(大黃,茶葉)。為我朝控馭外夷之具也。」
但是,這個外交勝利的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俄羅斯之所以妥協,有其自身計算,而清廷的大黃市場調查,更是出現極大偏差,誤解連連。
片面調查和俄國退讓
要知道松荺的調查很有問題,其消息來源於蒙古邊境訪查所得,並非出自俄國内部。況且「俄羅斯人多食魚」也與現實不符。早在1700年,俄國人因竭澤而漁,已導致俄國本部的魚產形同枯竭,畜產產值也偏低。二次大戰前,絕大多數的俄羅斯人都是仰賴穀物為主食。故此,大黃解魚毒的假設純屬片面臆測。
但是,為何俄羅斯在大黃外交上作出如此讓步呢?根據學者研究,原因有三:第一,恰克圖貿易是俄國最大的財源,佔全國庫房收入兩成;第二,此時俄國國勢仍落後西方諸國,且連年作戰,國庫枯竭,急需開展對華貿易,根本無心開戰;第三,大黃專營歸於國家,俄國皇室從中國購進大量大黃,轉手再賣到歐洲,可從中牟取十多倍的巨額利潤。
事實上,以當時俄國的軍事實力,並無畏懼對清開戰。早在1763年前一次恰克圖衝突時,俄國已經有意動武,並評估可以輕取清兵。俄國大臣甚至揚言,只要點兵一萬東征,即可在中國境內橫行無阻。
如此陰差陽錯之下讓步,令清朝君臣均誤信大黃乃牽制夷狄,制約夷狄罩門的獨門武器。後來的大臣上奏,均依循松荺的思路。到了嘉慶和道光年代,朝廷對此依然念念不忘,視為莫大勝利,從此形成迷思,認定只要掌握大黃,中國即足以統御萬邦。
如此陰差陽錯的勝利景象,一方面造就數十年「有大黃即可無敵天下」的幻景,一方面卻也令中國錯失了認清世界大勢的機會,直至鴉片戰爭的到來,轟醒了這個美夢,開始了清末喪權辱國的外交歷程。
如此外交歷史,反映出一個傳統帝國在歷史巨變前夕的無知和錯判,讀來甚為唏噓,亦為目前中國之外交勢態感到鼓舞,這是作為一個正常中國人的思路。但如果將這段歷史放在近年西方學術界那相當火熱的鴉片戰爭新論述中,很可能得出相當不同的詮釋和態度。
具體請看下篇分析。
論清朝的大黃外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