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華之前,市面上持續有各種分析和評論,他匆匆的來了,也匆匆的走了,帶走了一大片雲彩之後,反而成了反高潮,沒有人有興趣點評了。
有如剛結束的十九大是一個劃時代會議一樣,這次特朗普訪華,中美關係出現了一個新拐點,美國承認中國贏了,全面改幾對華政策。
不但是《時代周刊》以「中國贏了」作封面,整個英語傳媒系統,都不約而同的開始正面評價中國的各種優勢,包括制度優勢。
大家都知道,這些重要的國事訪問,我們所看到的,絕大部份都已經事先安排好;臨場發揮的,主要是主角們的演技。
特朗普來華之前,我已預測唯有中國能救美國,而我們也樂意這樣做,免美國崩塌得太快。這場戲的主題,是要明給美國好處,讓特朗普威風、爽,但中國也沒有吃虧。
特朗普這次中國之行,劇情已經根據主題編好,他一早來電祝賀美國百年死敵共產黨的大會,和習近平連任黨魁,已經預告拐點的來臨。
但他依然要來三個航母戰鬥群作護駕,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低估了中國的好意和對周邊情況駕馭的能力,二是自信不足,要加碼給美國人民看,美國在世界上還有多麼威風。
從他除了在中國不敢放肆之外,每到一個地方,都不忘再三強調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看來,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很明顯,金正恩也十分合作,中國在這地區的影響力,這是全世界都看見的。美退中進,日本和韓國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印太地區」是美國區域戰略重大拐點
特朗普這次亞洲之行,刻意不經意地拋出一個新概念:「印太地區」(Indo-Pacific Region) 。作為區域概念,這應該取代了之前的「亞太地區」;作為戰略概念,這取代了「重返亞洲」。
從地圖上看,印太地區面積遠大於亞太地區,在美國被逼作戰略收縮的過程中,突然出現這個擴張性的創意,絕大部份人至今都摸不着頭腦。
我們不妨直觀地看,亞太地區基本是沿着中國的海岸線,從北往南劃一條直線,亦即是所謂的「第一島鏈」。而印太地區則從菲律賓北端往西切,把印度也包括在內。
美國對中國的防線在南邊清晰化了,擴大了,但「無所不厚,則無所不薄」,戰線大大拉長了,以今天美國國力,她能守得住嗎?
守不住。那將如何取捨?
只能把菲律賓北端以上那段線不要了。既然第一島鏈已被中國成功突破,索性棄守東北亞,犧牲日本和韓國,穩住東盟國家和澳洲,拉印度進來,守住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只是內外都不好說退卻,只能明脹實縮。
美國國內沒有人攻擊「印太地區」這提法,顯見這是跨黨派(nonpartisan)的共識,特朗普下台之後,儘管會有新的提法,但整體思路不會有大改變。
這是美國區域戰略的一個重大拐點。
我之前預測,朝鮮半島問題,在中國主導之下,分階段逐步綜合解決,這將會實現。如無意外,於本屆政府任期之內,應全面解決,美國退出朝鮮半島。
到時日本和韓國將別無選擇,一定要投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