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中美兩國未能通過流行病疫情考試

中美兩國未能通過流行病疫情考試

當前的新冠危機將繼續考驗美中兩國。為確保通過考試,雙方應當緩和散播不信任和阻礙合作的宣傳戰,清楚展示「權力分享」而不是「權力施加」的重要性。

中美聚焦編輯部 作者: 中美聚焦編輯部
2020-04-26
中美聚焦

撰文:約瑟夫.奈(哈佛大學教授)

標籤: 全球化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特朗普美國美國優先習近平貿易戰
中美兩國在第一輪新冠考試中考砸了。但對他們來說,學習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還為時不晚。(亞新社)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joins Xi Jinping,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start of their bilateral meeting Saturday, June 29, 2019, at the G20 Japan Summit in Osaka, Japan.

中美兩國在第一輪新冠考試中考砸了。但對他們來說,學習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還為時不晚。(亞新社)
0
SHARES
409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本文作者約瑟夫·奈(Joseph S. Nye),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國際政治學者、以提出「軟實力」 [Soft Power]而聞名,最新著作是《道德重要嗎?從羅斯福到特朗普的總統與外交政策》)

新冠病毒讓人類面臨着1918年以來最嚴峻的考驗,當年一場流感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中國和美國,這次沒能通過第一輪考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最一開始的反應都是否認。檢測和遏制的關鍵時間被浪費了,國際合作的機會被糟蹋了。

相反,在國家付出高昂代價實施封鎖之後,兩國互相展開了宣傳戰。中國外交部將武漢出現冠狀病毒歸罪於美國軍方,特朗普則稱其為「中國病毒」。可是,新冠病毒並不在乎它殺死的人類屬於哪一國。沒有中美兩國某種程度上的合作,任何全球的響應都不會成功。

病毒襲來的時候,中美雙邊關係已經迅速惡化。特朗普《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重點是與中國進行大國競爭。美國兩大政黨的許多人都同意,特朗普懲罰中國是對的,因為中國網絡盜竊知識產權,強逼知識產權轉讓,並且有向國營企業提供補貼信貸等不公平貿易行為。

確實,需要實行互惠。如果中國出於安全原因禁止谷歌和Facebook進入其市場,那麼,美國也可以對華為或中興採取類似的措施。在兩國的政治中心,憤怒和不信任感都在不斷加劇。

但新冠危機給我們的教訓是,這種競爭態度對國家安全來說是不夠的。新冠病毒並不是唯一的例子。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正在給世界政治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權力變成了正和遊戲

貿易戰雖然令經濟全球化倒退,但流行病和氣候變化所反映的環境全球化卻必須服從生物學和物理學法則,而不是政治學法則。從毒品和非法資金流動,到傳染病和網絡恐怖主義,所有一切都讓邊境愈來愈容易被滲透,在這樣的世界上,各國必須利用自身具有吸引力的軟實力來發展應對新威脅的網絡和體系。

正如技術專家理乍得·丹齊格指出的,「病原體、人工智能系統、電腦病毒、其他國家不小心釋放的輻射,這些可能成為我們和他們共同的問題。約定的報告系統、共享控制、共同的應急計劃和規範、條約是減輕諸多共同風險必不可少的手段」。而關稅和邊境牆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在新冠病毒和氣候變化等跨國問題上,權力變成了正和遊戲。僅僅考慮對他人施加權力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與他人一起擁有權力。在許多跨國問題上,賦予他人權力有助於一個國家實現自身目標。例如,所有國家都會因為其他國家提高能源效率或改善公共衛生系統而受益。

所有的領導人都有責任把本國利益放在首位,但重要的道德問題是,他們是選擇廣義還是選擇狹義地定義那些利益。中美兩國在應對新冠病毒時都傾向於採取短期、零和、競爭的方式,不太關注國際上的機構與合作。正如我在《道德重要嗎?》這本新書中所寫的,特朗普對「美國優先」的解釋過於狹隘,背離了由富蘭克林·羅斯福、哈里·杜魯門和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設計、標誌1945年之後美國態度的曾被長期奉行的開明利己主義。

不過,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對手之間是有可能合作的。例如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就都支持聯合國消滅天花的計劃。2002-03年非典疫情發生後,中美兩國建立了國家衛生主管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網,它們還一起抗擊了2014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

新病毒的攻擊有可能一波接一波,一個世紀前的第二波流感大流行比第一波更加致命。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有很多未知數。北半球和南半球可能會出現季節性高峰。當北半球得到喘息,病毒(或突變)可能向南移動,然後隨着天氣變化再次向北傳播。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必須為一場多年戰鬥做好準備,這就需要分享信息,開發生產出疫苗和找到療法,並製造和分配醫療用品及設備。

雙方應當緩和散播不信任和阻礙合作的宣傳戰

當前的新冠危機將繼續考驗美中兩國。為確保通過考試,雙方應當緩和散播不信任和阻礙合作的宣傳戰,清楚展示「權力分享」而不是「權力施加」的重要性。他們應當為將來的冠狀病毒衝擊制定計劃,建立雙邊和多邊框架以加強合作。他們應認識到,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新冠病毒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因為,任何地方的病毒宿主都會使世界各地的人們處於危險之中。

出於自身利益和人道主義原因,中美兩國應宣布為聯合國的一個向所有國家開放的新冠基金提供慷慨捐助。他們還應共同領導G20為該基金提供資金。

最後,考慮到人類對於這種新病毒還需要大量相互學習,中美兩國應修復十年前科學家和醫療專業人員之間豐富的聯繫網。明智的做法是成立一個由副總統邁克·彭斯和中國總理李克強領導的兩國新冠問題高級別委員會,以提供政治保障,減少官僚主義的繁文縟節。

中美兩國在第一輪新冠考試中考砸了。但對他們來說,學習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還為時不晚。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China and America Are Failing the Pandemic Test”(2020)

原刊於中美聚焦,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特朗普競選連任奇招迭出特朗普競選連任奇招迭出
  • 既有的中美關係一去不復返既有的中美關係一去不復返
  • 林行止:四大支柱八面威「瘋」 有利吾國談何外交林行止:四大支柱八面威「瘋」 有利吾國談何外交
  • 國際秩序將成中美博弈焦點國際秩序將成中美博弈焦點
  • 特朗普誇大中國貿易得益特朗普誇大中國貿易得益

0
  • 新冠疫情:中美合作的失敗
  •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達成哪些共識?
  •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邏輯
  • 何亞非:大選後中美關係調整的空間與可能
  • 沈大偉: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中國

中美聚焦編輯部

《中美聚焦》是一個致力於分享中美重要雙邊關係的觀點和思想的開放平台網站。我們的專欄作家和出版物所提供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代表作者,並不反映中美聚焦的看法。 中美聚焦的出版方中美交流基金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非政府組織,它致力於這樣一種信念:全球最強大的發達國家和人口最多、快速發展的國家之間積極而和平的關係對全球福祉來說不可或缺。
View all posts
標籤: 全球化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特朗普美國美國優先習近平貿易戰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在完成架構重組後,任何新政府架構都應該反映願景、新方向和施政重點。(科大提供圖片)
洗耳恭聽

重組政府架構與發展北都的核心啟示

作者: 陸恭蕙
2022-05-19
金鐘突然成為香港鐵路網中最繁忙的車站,4條不同的鐵路──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和東鐵經過這裏。(港鐵Facebook圖片)
名家觀點

梁廣灝:鐵路工程延宕 帶來深刻教訓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5-19
(左三起)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創始人兼策展人艾思滔、潘燊昌博士、特首林鄭月娥、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行政總監孟淑娟及一眾嘉賓在攝影展上。
灼見報道

參觀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攝影展 林鄭月娥:「最後任務」保育電車小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5-18
法國、韓國和菲律賓政府的換屆,顯示了3個國家與中國的外交關係的延續性和變化。(灼見名家製圖)
大中華視野

法國、南韓和菲律賓政府換屆對中國的影響

作者: 盧兆興
2022-05-16
呂大樂觀察元朗食肆個案的處理方法,背後似乎是對有關風險有新的評估。(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觀點

呂大樂:抗疫邏輯講清楚 市民跟隨少疑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5-16

影片

  • 霍詠強:美國大殺傷力網絡企業如何控制全球輿論? 中國怎樣反制 建立平台說好自己故事?
  • 黃錦輝教授:在元宇宙做生意無王管欺騙程度高?用虛擬貨幣交易為何不是貨真價實?
  • 雷鼎鳴:疫情怎樣由壞事變好事?從歷史上三次嚴重瘟疫汲取到什麼教訓?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補血中藥功效逐一介紹 如何提防買到假貨? 推薦古方八珍湯補氣益血
  • 林偉樑醫生X林冠傑中醫師:打疫苗出現情緒問題怎麼辦?善用不同精油幫病人紓緩壓力
  • 林少峯博士x林冠傑中醫師:疫情下家長壓力嚴重超標 三招紓緩父母與子女情緒 飲用花茶要注意什麼?
  • 霍詠強:香港經歷10年動亂將開創新局面 新政府須做好3件大事 擔當好中國門戶角色
  • 黃錦輝教授:抗疫製造大量家居檢測廢物 下屆政府須改善分類環保政策
  • 王南教授x林冠傑中醫師: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把中藥理論可視化 提升自我修復能力
  • 雷鼎鳴:台海發生衝突 美軍事沒把握壓制中國 經濟制裁、媒體抹黑 全力削弱對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讀三國看俄烏讀三國看俄烏 張建雄
  • 粵澤四海丹青意──晚清至民國廣東書畫選粵澤四海丹青意──晚清至民國廣東書畫選 馮珍今
  • 俄中唇亡齒寒  港再逢大變局俄中唇亡齒寒 港再逢大變局 袁彌昌
  • 英國的國策愈來愈跟貼美國英國的國策愈來愈跟貼美國 施永青
  • 現在應和美國「大殺傷力網企」保持距離?現在應和美國「大殺傷力網企」保持距離? 霍詠強
  • 老馬勝普京盟友 法大選沒有地震老馬勝普京盟友 法大選沒有地震 丁望
  • 布施布施 常霖法師
  • 藝滿八方嶺南情──晚清至民國廣東書畫選藝滿八方嶺南情──晚清至民國廣東書畫選 馮珍今
  • 一個偉大技術背後的糊塗故事一個偉大技術背後的糊塗故事 許嫣
  • 不懂經文 也要祈禱不懂經文 也要祈禱 劉銳紹
  • 中國與西方在貿易和商業方面的未來可能情景中國與西方在貿易和商業方面的未來可能情景 謝祖墀
  • 呂大樂:抗疫邏輯講清楚 市民跟隨少疑慮呂大樂:抗疫邏輯講清楚 市民跟隨少疑慮 本社編輯部
  • 古典fused當代音樂的酷人類、獨立美女「2.0版」:張貝芝古典fused當代音樂的酷人類、獨立美女「2.0版」:張貝芝 李偉民
  • 法國、南韓和菲律賓政府換屆對中國的影響法國、南韓和菲律賓政府換屆對中國的影響 盧兆興
  • 國際大都市的防疫成績國際大都市的防疫成績 張建雄
  • 陳日君被捕後保釋候查 教廷:關注事態發展陳日君被捕後保釋候查 教廷:關注事態發展 本社編輯部
  • 參觀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攝影展  林鄭月娥:「最後任務」保育電車小輪參觀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攝影展 林鄭月娥:「最後任務」保育電車小輪 本社編輯部
  • 阮蘇少湄接替王冬勝  出任香港總商會主席阮蘇少湄接替王冬勝 出任香港總商會主席 本社編輯部
  • 梁秉中教授:希臘神話裏的醫學淵源梁秉中教授:希臘神話裏的醫學淵源 編輯精選
  • 中大校董會發表聲明  反駁段崇智續任爭議中大校董會發表聲明 反駁段崇智續任爭議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李志強
  • 蘇文傑
  • 謝祖墀
  • 何漢權
  • 黃錦輝
  • 梁天卓
  • 孫明揚
  • 袁彌昌
  • 何劍輝
  • 羅祥國
  • 關品方
  • 邵志堯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