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早前公布文憑試四個核心科目的改善建議,中文科文憑試將由現時四份卷減至兩份,只保留卷一閱讀及卷二寫作,說話能力評估則融入校本評核內。對於取消說話能力評估一事,反對者的理據主要可歸納為三點:第一,認為取消主要以廣東話為應考語言的測試,是要跟中國內地接軌云云,暗指背後有政治目的。
此外,也有人以為語文教學的課程理念應該是聽、說、讀、寫並重,取消說話考試與培訓多元語文能力的目標背道而馳。最後,對口語能力良好的學生不公平,而本身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往往欠理想,但口語表達則較易透過密集式操練提昇表現,故是次改革對他們不利。
依筆者之見,上述三大反對理據,只有第三點有事實根據,可以成立,其餘兩點不是流於政治化,動輒上綱上線,就是執一廢百,只重局部而輕全體。
如何測出口語溝通能力
首先,中文科從舊課程的「範文教學」,只考核閱讀理解、範文問答、寫作能力,進而改革為「能力導向」,安排設有閱讀、寫作、綜合、聆聽、口語等多份試卷,原意是一改昔日會考年代,死記硬背範文和忽略能力培訓的弊病,希望學子的語文能力有全面的發展。再者,昔日高級補充程度會考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也有設置口語能力測試,考核個人短講及小組討論,並且推行理想,所以各界取得共識,在新高中考核加入口語能力測試。
然而,新高中推行口語能力考試後,效果極不理想。先是有關語音和朗讀的部分引發粵語正音的爭議,推行不到數年已經取消。之後,小組討論的考核過程亦出現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現象,部分考生壟斷發言,部分考生發言時你爭我奪,令其他考生難有表現機會,結果性格內向或禮讓的考生因此失分。簡而言之,小組討論的考核並未能測試學生真正的口語溝通能力,其得分取決於他們在考核時遇上什麼對手。
如果不幸遇上不守規矩、性格執拗、有意無意在刻意搗亂的考生;又或是組內有多位能言善辯的高手,令其他人苦無發揮機會,成績就會大打折扣。況且,在小組討論評分過程中,何謂壟斷發言,如何是缺乏溝通,什麼是達成共識,不同的評分人員往往有不同理解,主觀性和隨意性大大影響考評的公平性,故當局加以取消,實在合情合理,並非什麼政治操作或違背課程精神。
考試主導形成惡性操練
除考評公正性問題外,口語能力考試亦形成惡性操練之風。在考試主導下,絕大多數中學的中文科自初中開始已在課堂上輪流操練說話能力,大部分寶貴的課時就花在熟習說話考核形式和流程的訓練上。況且當前初中和高中的中文科正因測考試卷太多,形成繁重的教與學負擔,令師生忙於各式操練之中,結果壓力增加,教授語文知識和訓練語文能力的時間也愈來愈少。
口語訓練過程是重「輸出」而輕「輸入」的,當惡性操練口語的時間愈來愈多,不少學生就「不學無術」,語文素養每況愈下。事實上,不少考生因語文素養不足,應考時空有「應試技巧」,雖發言熱烈,你爭我奪,但不少是言不及義,錯漏百出。
口語測試在高級補充程度會考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取得成功,關鍵是修讀的學生都是經過會考篩選的「尖子」,他們本身已有相當語文基礎,故在口語考核時自然有較佳表現。再者,雖然昔日高考有口語測試,但會考並未有此考核形式,故不會將操練口語能力的風氣蔓延至初中,跟今時今日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不試不教 老師之過?
其實,口語能力不是不重要,而是讀寫表現出色的學生,口語表達不一定理想,反之亦然。因此,同時訓練同學聽、說、讀、寫實屬必要。問題的關鍵是,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公開試不考核,老師就不去教和不去練呢?
筆者記得早在高補口語測試出現之前,任教會考和初中中文科時,必定堅持訓練學生說話能力,朗誦、辯論、討論、專題介紹、個人短講、廣播劇製作等,不一而足,並且結合班際比賽等活動,效果總算不過不失。
當然,學生能力和性向不同,口語能力測試亦有其必要,所以當局在安排上作出平衡,將口語考核融入校本評核,以防只重公開考試的老師完全放棄口語能力訓練,也可讓口語能力理想的同學得到表現機會。這做法與英文科一樣,而理科科目的實驗考核也是以校本評核形式進行,難道這樣英文科老師就會因此不教英語會話,理科科目就會不安排學生做任何實驗嗎?
敢問一句,如果公開試不考,老師就不教自己也相信是重要的課程內容,這是課程和考試問題,還是老師本身的專業判斷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