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中央存戶檔案庫捨本逐末

中央存戶檔案庫捨本逐末

監管鬆懈失信天下,矯枉過正失信客戶,沒有獲得客戶信賴和支持的金融中心,只是虛有其表的軀殼。

陸觀豪 作者: 陸觀豪 , 鄭宏泰
2017-08-11
金融觀察

標籤: 一元開戶一業兩管中央存戶檔案庫客戶開戶監管制度金融海嘯
曾幾何時,銀行各出奇謀爭取存戶,甚至以「一元開戶」招徠,以手續簡單提存方便吸客。時移勢易,現今開戶「難比登天」,乃始料不及。(亞新社)
曾幾何時,銀行各出奇謀爭取存戶,甚至以「一元開戶」招徠,以手續簡單提存方便吸客。時移勢易,現今開戶「難比登天」,乃始料不及。(亞新社)

新官上任三把火,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日前透露,政府體會民眾及企業開立銀行戶口的困難,正研究設立中央存戶檔案庫,簡化手續、減省時間。此一建議看似便民利商,實質不切實際。眾所周知,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反黑反恐責無旁貸,政府也冀望市民互諒互讓,共同維護香港信譽利己利人。惟設立中央檔案庫之構思,既無助解決問題,反加深銀行與客戶間之矛盾,因為癥結在監管制度為求自保矯枉過正,銀行乃寧緊莫鬆、寧枉母縱。

尋根溯源,銀行與客戶之矛盾始於千禧年撤消港元存息協議,銀行不再歡迎傳統支票往來、儲蓄定期等存戶,而硬銷綜合理財賬戶。由於乃綜合理財賬戶,開立時自然不再簡單便捷,而是文牘如山問卷如河。2008年金融海嘯後,政府加強監管,銀行開戶手續乃更為繁複,與客戶的矛盾則加廣。

所謂綜合理財賬戶,集存款、貸款、外匯、投資等於一身,開戶手續除個人背景申報外,還有反黑反恐反罪惡審核及信貸投資風險評核等。若客戶光顧多家銀行,手續大同小異,重複在所難免,欠缺耐性是人之常情。即使設有中央檔案庫,銀行定必再核實以示盡責,省卻工夫有限,而成本則轉嫁客戶,迴響肯定更大。

手續繁複加深矛盾

其實銀行認識客戶,不為反黑反恐,也不為捉賊拿贓,而是本業所需。經濟金融入門說明,銀行是金融中介人,融通市場資金,收受大眾存款,轉貸工商百業,促進經濟繁榮。不過綜合普通法、成文法,案例等定義,銀行本業乃收受定期或活期存款,期滿或隨時按指示歸還存戶。所以銀行客戶即是存款戶,兩者關係是債務人(debtor)與債權人(creditor),不過銀行不會主動欠債還錢,而是留待存戶提取,故此須受監管確保履約還款。所謂融通資金,即是將民間資金轉化營運資金,將不動產轉化流動資金,箇中學問精深博大。新世代從業員或對本業一知半解,遑論與客戶關係,更未通曉箇中學問,常會得失客戶而不知。

認識客戶不等於了解,論本業銀行需要確認客戶身分,進支正確賬戶,避免混淆同名同姓者。過往有案例,銀行進支錯誤賬戶,客戶蒙受損失,遭入稟索償,法院判決疏忽可追溯至開戶失誤。傳統支票往來及儲蓄定期提存簡單,開戶書臚列雙方基本權責,偶遇突發事故也有案例可依,絕少對簿公堂。現今開戶文牘浩繁多樣,皆因綜合理財賬戶多種服務或功能合一,涉及借貸及投資,雙方權責錯綜複雜。

賬目清晰銀行有責

問題的癥結是銀行未以客戶利益為先,只按實際需求而開立進支、借貸、外匯投資等賬戶,並且硬性規定一併開立,以利促銷,但半數以上客戶只是提存而矣,傳統賬戶勝任有餘。此外文牘繁複也因為銀行加入條文,試圖轉移普通法或案例下之責任,手法不但帶有自欺欺人之彩色,更值得商榷。

舉例說:過往有案例,賬目清晰準確銀行有責,若月結單錯漏而導致存戶損失,可以索償;存戶不知實情將錯就錯,也無需負責。當然明知故犯作別論,也難逃欺詐之罪。不過銀行往往單方面規定時限,存戶未及提出異議則視作無誤,期後慨不受理。所謂「是錯永不對」,若真有錯漏,銀行絕不能卸責,憑免責條款脫身,但存戶延誤通報也需合理解釋。曾有上市公司相隔多年後翻舊賬,聲稱若干支票乃冒簽,遭監守自盜而索償,卻未能解釋為何每日核對結單也不及早察覺,銀行息事寧人而庭外和解了事,乃客大欺店之特殊個案。

反黑反恐雷厲風行

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觸發「迷債」風潮,銀行涉嫌銷售失當,暴露「一業兩管」的漏洞百出。經一事未長一智,政府擇善固執,小修小補而不徹底檢討得失。銀行為免重蹈覆轍,三管齊下自保:其一、買賣責任客戶自負,其二、客戶與投資風險配對,其三、分隔本業與投資服務。簡言之,銀行藉修正合約卸責,雖然對簿公堂未必有勝算,因為按法例規定須申領投資理財等顧問執照始可銷售,實難獨善其身。不過客戶往往處下風,別無選擇,只好順應銀行要求,開戶繁複也逆來順受。

風險配對是理論,實務上偏差頗大,因為客戶風險選擇必然偏低,而投資風險定位必然偏高,所以得失客戶幾乎無可避免。況且同一客戶或同一投資,不同銀行往往評級不同,實難以統一檔案。其實銀行理財服務水平良莠不齊,曾有上市公司擬提早清贖債券,但並非出價回購,而是通報投資者開價出售,且採用荷蘭式拍賣定價(即從高價拾級而下),但某大銀行私人理財經理竟不明所以,遑論提示客戶。

近年反黑反恐反罪惡雷厲風行,銀行步步為營,寧緊莫鬆,開戶手續自然更為繁複。其實反罪惡並非新猶,早有法例堵塞罪犯清洗黑錢渠道,若有合理懷疑仍處置贓款,乃明知故犯,可被定罪監禁。為免銀行無辜受牽連,法例也規定主動舉報可疑進支可免責。政府近來變本加厲,要求銀行反客為主,建立防線阻截可疑交收,變相執法捉賊,令銀行與客戶於開戶時已多有磨擦,例如追問存款來源,即被授權人也不放過。此外環球關注政客及官員貪污瀆職,銀行有責任協助跟查往來交收。香港卻擴大「從政者」(politically exposed persons)之範圍,至政府諮詢委員會之非官守成員,縱使《防止賄賂條例》行之有效,無限上綱無端擾民。

監管制度矯枉過正

銀行客戶開戶伊始已互信不足基礎薄弱,最大矛盾是銀行被迫先假設來人可疑,再行求證是非。曾幾何時,銀行各出奇謀爭取存戶,甚至以「一元開戶」招徠,以手續簡單提存方便吸客。時移勢易,現今開戶「難比登天」,乃始料不及。此外,新晉從業員本業知識貧乏,也增加雙方磨擦。如支票常識膚淺,對劃線與背書一知半解,以為「不得轉手」(Non-negotiable)劃線即不可存入他人戶口,又以為「只限抬頭人」(Account Payee Only)劃線有法律約束力。箇中原因是銀行輕本業重銷售,新晉從業員求表現,輕基本功,但不懂本業如何能掌握理財投資等副業?

還記否荷李活科幻電影《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政府廣布線眼監察全民,阻截少數不法分子作奸犯科,寧枉母縱維持治安,是時尚大數據應用之樣板。劇情似曾相識,與香港金融監管文化如出一轍。萬里之行始於足下,銀行與客戶矛盾始於開戶,有內外因素。內在因素是銀行不再重視存貸本業,側重理財投資外匯等副業,綜合賬戶先天手續繁複,大多客戶不勝其煩,後天監管矯枉過正唯恐有失。

總結而言,中央存戶檔案庫看似簡化手續以便民利商,實則不切實際,甚至是將錯就錯,並不可取。解鈴還需繫鈴人,銀行應檢討偏頗經營方針,政府應檢討偏頗監管文化。監管鬆懈失信天下,矯枉過正失信客戶,沒有獲得客戶信賴和支持的金融中心,只是虛有其表的軀殼,監管再嚴也是枉然,我們的官員及業界何苦捨本逐末?

更多精采文章

  • 美國金融海嘯大爆發的前因後果美國金融海嘯大爆發的前因後果
  • 為何滙豐總是依賴香港賺錢補貼?為何滙豐總是依賴香港賺錢補貼?
  • 諾貝爾獎伯南克憑什麼?諾貝爾獎伯南克憑什麼?
  • 薩默斯之眼薩默斯之眼
  • 誰選擇在大跌市時上市?誰選擇在大跌市時上市?


陸觀豪

退休銀行家,曾任本地上市銀行常務董事,具30年實務經驗。退休後從事金融研究,最近與中文大學教授合作,研究大中華金融發展,並在《信報》及《信報月刊》定期發表文章。
View all posts

鄭宏泰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助理教授。於2003-2011年任職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之職。主要從事華人家族企與港澳社會政策等研究,近期著作(或合著)包括:《香港華人家族企業個案研究》、《香港身份證透視》、《香港米業史》、《香港股史》、《香港大老:周壽臣》、《香港大老:何東》、《香港將軍:何世禮》等。其次,亦合編了《華人家族企業傳承研究》、《澳門社會實錄》及《澳門特區新貌》等書,並在國際期刊及區域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十數篇。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元開戶一業兩管中央存戶檔案庫客戶開戶監管制度金融海嘯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 彭泓基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