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按年升幅不如預期,雖然異常天氣導致供應受限,但通縮陰影仍籠罩中國,經濟學者指出,通脹疲軟,反映居民消費信心不足,單靠傳統微調手段如減息未必能鼓勵人們花錢,需要出台更強力的政策提振內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CPI按年上升0.6%,較7月0.5%的漲幅為優,但低於市場預期的0.8%。其中,受到酷熱和暴雨天氣的影響,食品價格由7月持平轉為上升2.8%,貢獻了8月CPI中0.5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則上升0.2%,升幅比7月回落0.5個百分點,僅影響CPI約0.13個百分點。據測算,在8月0.6%的CPI按年變動中,翹尾影響約負0.3個百分點,而7月份為0。
食品中,鮮菜價格按年上升21.8%,升幅比7月擴大18.5個百分點;鮮果價格由7月下跌4.2%轉為上升4.1%;豬肉價格上升16.1%;雞蛋、食用油、牛肉、羊肉和薯類價格降幅介乎4%至14.5%之間。
食品類貢獻大部分CPI升幅
非食品中,汽油價格由7月上升5.3%轉為下降2.7%;燃油小汽車價格下降6.4%;家庭日用雜品、室內裝飾品和中藥材價格升幅介乎1.1%至6.9%之間。服務價格上升0.5%,升幅較7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和家庭服務價格分別上升1.9%、1.7%和1.6%;飛機票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下降11.9%和3.6%。
國統局還公布,中國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跌1.8%,連續第23個月收縮。據該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受市場需求不足及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全國PPI按月、按年均錄得跌幅。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8月CPI升幅0.6%較預期弱,表現接近通縮邊緣,反映內地居民不願消費。他說,當人們對經濟前景感到擔憂,或者因房價下跌導致財富效應萎縮,一些傳統微調手段例如減息未必有效,特別是減息幅度不大。
愈減息 定存比例愈升 非健康現象
隨着房市低迷,A股表現乏善可陳,即使利率不斷下調,但因為缺乏合適的投資出路,近年居民寧願存定期或是將手上閒錢還貸,致令銀行存款結構「大洗牌」,定期與活期存款的比例上升趨勢明顯,其中中小銀行尤甚。多家銀行2023年年報披露,其定期存款佔整體存款的比例甚至超過七成。
莊太量表示,這情況與香港迴異,內地減息,但定存比例卻不跌反升,明顯內地居民不願消費,從通脹低企可見一斑,這並非健康現象,因為將錢鎖死而不消費,若趨勢持續,他預計未來消費市道也不會有健康反彈。
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年8月主持召開國務院第5次全體會議時稱,中國將研究提高農村和城市地區家庭收入的措施,並將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適當的支持,要更加有力擴大內需,以提振消費為重點,針對性採取措施暢通經濟循環促消費,其後國務院也出台不少刺激內需的措施,但迄今未達預期的效果。
人行前行長易綱承認「通縮」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易綱於9月6日上周五罕見在外灘金融峰會上坦言,中國正面臨內需疲軟的問題,應專注對抗通縮壓力,強調政府官員必須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成長。
過去一年多,中國官員極力否認「通縮」存在,易綱的言論是中國貨幣政策相關人士迄今對通縮最明確的表態,凸顯目前中國經濟成長正面對沉重壓力。易綱稱,由於價格下跌,導致消費者延後購買,擔心通縮可能對經濟造成壓力,但他也補充,中國經濟正在復甦,只是步伐相對緩慢。
負利率房貸下 購房者有錢收
既然單憑減息未能刺激居民消費,那麼可以推出哪些更強力的政策呢?莊太量表示,這是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需要設法提振消費信心,例如像美國直接向居民派送現金,或者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政策,一個典型例子是丹麥負利率房貸,即是人們向銀行借貸買樓,不單不用畀息,還有利息收入落袋。
他說,推出負利率房貸政策,能夠吸引人們買房,但前提是國債負利率,銀行可以在負利率情況下從債市獲得資金,補貼負利率放貸,丹麥能夠出台負利率房貸,與當時歐洲債券是負利率有關。
彭博早前引述消息稱,中國正考慮進一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並且允許規模高達38萬億元人民幣的存量房貸尋求轉按揭,以降低居民債務負擔和提振消費。存量房是指已被購買或自建並取得所有權證書的房屋。
允許存量房轉按 有助房市流通
莊太量稱,與香港允許轉按的情況不同,內地購房者與銀行建立的按揭關係是綁定,就算銀行減息,存量房原本按息亦不會受惠,若容許存量房轉按至較低息的銀行,他認為將有助房市流通情況。
此外 ,國製造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持續放寬外資准入,尤其對製造業領域的外資限制措施實現「清零」。
與2021年版相比,2024年版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刪除了製造業領域僅剩的兩條限制措施,一是「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二是「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煆等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經過今次修訂後,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而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雖然當局繼續放寛外資准入製造業,希望吸引外資來華,但莊太量認為放寬限制是好事,能否吸引外資卻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