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首季GDP增長為4.8%,勝過市場預計的4.1%至4.5%。可是,近日深圳和上海實施封控,房價下滑,經濟增速為何仍能優於預期?
封城影響不計入第一季GDP
首先,上海封城始於4月,故相關影響不會計入第一季度GDP;雖說深圳在3月曾封閉管理,但此舉對全國經濟衝擊未必一如想像般大,因出口定單在先前已劃入計算,封城的影響應會反映在次季的GDP,上海的情況也是如此。
筆者認為GDP細項(即外貿、政府開支、投資,以及消費)表明增長主要來自兩方面。由於這些分項數據按月發表,所以只需將本年首3個月的數值與前一年同期比較,經濟增長的來源便一目了然。外貿盈餘比之去年略有提升,若單論出口或進口,情況更是大見起色,例如3月出口的同比增長達14.7%,1至2月的進口增速則是15.5%。
因為進出口增長相抵,貿易差額漲幅未逾10%。3月增加的外貿從何而來?主要是與俄羅斯的貿易擴大,首季按年提高了27.8%,與烏克蘭的也漲了10.6%,原因可能是俄烏兩國的商品在其他地區銷路不暢,遂轉而將貨物售往中國,或是俄羅斯原油價低,吸引採購。
首季製造業的生產物價指數上漲明顯
另外,製造業的生產物價指數(PPI)同比走高,達8.3%,仍處於高位(去年同期僅4.4%)。PPI高企佐證製造成本遠超往年,這可歸因於石油或其他原材料價格上漲。如此看來,首季製造業在出口方面表現尚佳。與此同時,近月政府開支亦頗高。
至於消費方面,首季的零售數據疲弱,3月扭轉1至2月的上升勢頭(6.7%),同比下降3.5%。僅以零售數據作為參考,消費部份應難達4.8%增長。概而言之,中國首季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出口和政府開支。
可是,經濟數據恐有惡化跡象,失業率從1月的5.3%爬升,2月和3月的數值分別為5.5%和5.8%,預示次季的經濟也許仍然不甚樂觀。勞動力市場似乎未能解釋為何失業率高於去年同期,但經濟尚能維持4.8%增速。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