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中國縣現象的經濟解釋

中國縣現象的經濟解釋

有一個流行的「五十六歲的假說」:六十退休,到了五十六而積蓄不夠,幹部貪污的傾向上升。他們也告訴我,能幹的縣幹部不難有外間的商業機構招手,因為管理一個縣其實是管理一盤生意。

張五常 作者: 張五常
2016-03-03
張五常書室

中國縣現象的經濟解釋

中國縣現象的經濟解釋

中國縣現象的經濟解釋
0
SHARES
39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比起上述假設的購物商場,縣的制度對鼓勵競爭猶有過之。這是因為縣要對上層作交代或報告。上層不僅鼓勵競爭——他們強迫這競爭的出現。說到底,百分之七十五的增值稅是上層收的。這是層層承包促長競爭的激烈性的原因。
 

承包責任制度安排

 
讓我們回到承包責任這個制度去深入一點地理解縣與縣之間的競爭。這個制度演進時,使用權的界定——因而有私產——是織進了市場合約中。從高斯的定律看,市場的運作分兩步。第一步是界定私有產權,我的看法是以合約來約束資源使用的競爭。第二步是市場本身的出現,通過有市價的合約來交換資源的使用或產品的權利。
 
承包責任制是另一種安排。使用權的界定與市場成交是結合在同一合約中。一個投資於縣的人,通常只簽一份幾頁紙的合約,裏面說明土地面積、地點與地價,他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雙方履行責任的期限。地產證或地契要等投資者的錢匯到指定的銀行幾個月後才拿得。簽好了的合約可以轉讓,但如果投資者要到銀行借錢,有地契在手就比較方便了。
 
問題是為什麼跟高斯的分兩步處理相比,把產權織進了市場合約會增加競爭的效應呢?答案是在織合的安排下,投資者要履行責任。付錢之外,投資者要在合約指定的期間履行指定的項目才能獲取土地的使用權。這是說,付價之外,承包合約是授予值得的優勝者。錯誤的判斷當然可能,而取巧的投資者不罕有,例如只建造圍牆而不再建什麼。地價下跌之際縣幹部可能忙顧左右,但當經濟轉熱他們會收回不履行合約的土地。當大跌了的地價在二○○○年掉頭上升時,不少投資者哭出聲來,但履行合約的卻在偷笑。
 

應先研究制度運作

 
上述的織合安排不是中國獨有的。正如高斯指出,好些國家的租約或僱用合約往往有類似的安排,而我在上文指出了購物商場的合約安排很類似。我也曾指出,中國的縣制度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新的。新而重要的是這些部分的組合,通過承包責任合約的擴張:使用權的授予是換取履行,而這基本原則到處用。尤其是,在工業發展中,政府機構與私人企業之間的合約安排,通過上述的織合、佃農分成與層層承包的串連,是令人敬畏的經濟力量帶來的效果,在一個有超過十億貧困人口的時代,領導者既有勇氣也有智慧去執行「試一試,看一看」這個原則。
 
通過串連承包合約而形成的權利結構,使我聯想到一個國家的憲法,但在中國,這合約結構中的條件可以商討,所以安排的彈性比較高,而一般來說,中國的安排的市場傾向,遠比我知道的其他國家的憲法明顯。二○○四年二月,我發表了《還不是修憲的時候》那篇長文,試圖阻止當時正在進行的修憲工作。當時我指出,中國的經濟制度既特別而又重要,北京要先研究這制度的性質,指出重要的環節,然後寫進憲法去。北京沒有接受我的建議,而他們跟着修改了的憲法,與他們的經濟制度的結構是扯不上關係的。北京顯然沒有充分地賞識他們自己做得對,做得漂亮,做得精彩。
 

書籍資料

 
書名:《中國的經濟制度》
作者:張五常
類別:經濟學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4日
頁數:256
規格:140mm(W)x 210mm(H)/ 單色 / 平裝
ISBN:978-962-8971-38-1
定價:HK$50
 
(封面圖片:Pixabay)

 

更多精采文章

  • 漠視局限推斷失靈漠視局限推斷失靈
  • 恐怖活動的經濟分析恐怖活動的經濟分析
  • 文章沒分量,發表在哪都是垃圾文章沒分量,發表在哪都是垃圾
  • 關於中國經濟的十一項建議關於中國經濟的十一項建議
  • 中國的大學失敗在於缺少諾斯中國的大學失敗在於缺少諾斯

0

張五常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曾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前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經濟系,獲博士學位。曾當選美國西部經濟學會會長,為首位獲此殊榮的美國本土之外的學者。 張五常教授著作甚多,1969年他以博士論文《佃農理論》在經濟學界嶄露頭角。他的《合約機構與非私產的理論》、《企業的合約性質》等論文繼續發展了他在交易費用以及產權重要性方面的理論。1991年他身為唯一未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者而獲邀參加諾貝爾頒獎典禮。 代表作是《賣桔者言》、《中國的前途》、以及三卷本經濟學著作《經濟解釋》等。
View all posts

編輯精選

褚簡寧質疑特首林鄭月娥是否需要問責。(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作者: 褚簡寧
2021-02-25
特區政府財赤創新高,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相當「睇餸食飯」。(陳茂波個人Facebook專頁)
灼見報道

谷經濟紓民困 財爺: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表示,2021年香港經濟將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疫情發展而定,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率介乎3.5%至5.5%。(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料今年經濟「追趕式增長」 唯上半年挑戰仍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白先勇教授在台北接受蔡青兒專訪,侃侃而談他最愛的崑曲。(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專訪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文學大師白先勇與崑曲的相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3
英方「名利雙收」,已成定局,問題只是收成有多大而已。(Unsplash)
名家觀點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3

影片

  •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恭喜你!恭喜你! 常霖法師
  • 科興疫苗效益大於風險?科興疫苗效益大於風險? 梁天卓
  • 堅持不懈 ‧ 勇往直前──專訪周黎明校長堅持不懈 ‧ 勇往直前──專訪周黎明校長 黃智華
  • 莫為難BNO  娘嫁人擋不住莫為難BNO 娘嫁人擋不住 丁望
  • 「辛丑說牛」──從文物館的展覽說起「辛丑說牛」──從文物館的展覽說起 馮珍今
  • 教師中心無聲消逝教師中心無聲消逝 曹啟樂
  •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本社編輯部
  • 陶傑:人離鄉總是賤?陶傑:人離鄉總是賤? 編輯精選
  •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褚簡寧
  • 梁家榮提前離任 李百全接任廣播處長 港台檢討報告揭多項缺失梁家榮提前離任 李百全接任廣播處長 港台檢討報告揭多項缺失 本社編輯部
  • 拜登可用的3種對華手段拜登可用的3種對華手段 雷鼎鳴
  • 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 顧小培
  • 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 編輯精選
  • 劉賜權:等待做候鳥劉賜權:等待做候鳥 張灼祥
  • 看不見的火牛陣看不見的火牛陣 劉銳紹

推薦作家

  • 高希均
  • 李偉民
  • 湯文亮
  • 馮珍今
  • 鄭明仁
  • 鄭宏泰
  • 白先勇
  • 盧兆興
  • 徐家健
  • 楊興安
  • 王永平
  • 金耀基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