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的移動出行正在變得更加智能以及互聯互通,車內的用戶體驗亦變得愈來愈重要,並逐步成為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的決定性因素。消費者們在尋找更多的互動體驗及更加個性化的車內座艙解決方案。這些新的需求可以通過車內的智能設備和創新設計實現。
隨着創新科技如自動駕駛、雲計算、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的發展,智能汽車內所需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正在不斷演進。為了滿足新興市場的期望和需求,當前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不但有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亦有概念設計的反覆運算與支援,這兩者一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車內體驗。
智能座艙亦是中國創新正在蓬勃發展的一個集中體現──在中國,數字經濟已經變得舉足輕重,汽車亦正向智能化、互聯化和自動駕駛等方面快速發展。許多新想法、新靈感,以及設計方面的新方法和新概念開始出現。
即將到來的新變化
智能座艙將愈來愈以用戶為中心,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其中,軟件將主導未來出行方式的發展,並成為其創新反覆運算的中堅力量。消費者可以將自己個性化訂製的獨特私人體驗帶入車內,並與整個車載生態系統融合,這將會給智能座艙行業帶來巨大的顛覆性改革。而更具顛覆性的科技進步,例如5G、雲計算以及元宇宙,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座艙的發展。
未來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將高度重視先進技術、文明與文化之間的和諧與共生,以及車輛與用戶之間的連接與聯繫。我們發現,人與車的關係在愈來愈高的自動駕駛水準這個背景下,存在着從「駕駛員」到「乘客」、從「汽車」、「機械」到「空間」、「地點」這些概念上的巨大轉變。
因此,對下一代智能座艙的用戶體驗設計抱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智能座艙設計的基線將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準──從由功能以及技術驅動的可用性,提升到由環境及情感驅動的設計理念。
軟硬件之間的新組合和新的設計方法
軟硬件之間的組合與磨合將會遇到愈來愈多全新的、顛覆性的挑戰。類似於智能手機行業的安卓與蘋果系統,汽車軟件系統亦面臨着要做開放或封閉平台的選擇。軟件定義的汽車架構將汽車硬件與生態系統整合在一起,不同的參與者採取不同的路徑來實現生態系統的整合,為智能座艙的用戶帶來獨特的體驗。
隨着元宇宙的流行,在遊戲和其他領域廣泛使用的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技術有機會成為下一階段汽車用戶體驗設計和驗證的有效設計工具。在VR世界裏,用戶進入一個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環境,幫助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用前沿技術驗證創新的設計理念。合理利用這些工具與技術有利於智能座艙設計進入下一個更全面的階段。
對戰略、能力和生態系統的重新審視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將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建立高速連接通道,從而滿足對互聯互通的需求並實現在例如旅行、工作和日常生活等不同場景之間的連接。而這將逐步擴大用戶對共用生態的需求,其中就包括更加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車內體驗。
因此智能座艙的設計僅依靠整車廠現有的能力是不夠的,亦需要新玩家來補充新的能力,如科技公司、智能手機公司、遊戲公司、硬件和軟件服務供應商等。整個車廠需要建立新的商業生態系統,以應對來自科技巨頭的挑戰。華為、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字節跳動等企業,由於自身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的顯著優勢,已逐漸成為整車廠和上游傳統供應商之間的橋樑。
中國不斷進化的創新和對大灣區的啟示
隨着滲透率的提高以及專利註冊量的不斷增加,中國的整車廠正在引領智能座艙技術的發展,並通過發揮本土的能力和優勢,讓智能座艙演變的更加以人為本。同時,他們也在不斷突破對核心技術的限制,尤其是對國產作業系統方面的自主研發與完善,以打破西方國家設置的壁壘。
硬件作為軟件實現的基礎,在智能汽車領域發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內的深圳、東莞、佛山和廣州等地擁有十分發達的硬件產業。依託着大灣區極具競爭力的硬件供應鏈優勢,以及不少創新科技企業紛紛在上述大灣區城市,特別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而帶來的創新精神,深圳逐漸有了「硬件矽谷」之稱。
在軟件定義的汽車時代下,擁有軟件設計研發能力的廠商將具備優勢。愈來愈多「非傳統」的汽車軟件玩家積極加入,例如阿里系的斑馬智行、騰訊系的梧桐車聯、百度支持的阿波羅平台(Appolo)以及聯合了行業內領軍企業和科研機構並以「公司+聯盟」模式運營的國汽智聯。中國汽車市場的生態圈正在逐漸完善,並正將中國創新帶向世界。
跨國公司在大灣區的戰略部署及新玩家的湧現,為中國的汽車軟硬件市場注入活力,市場潛力巨大。對中國而言,這種優勢不僅僅局限於汽車行業,更深刻影響着其他創新科技領域,例如智能芯片、5G、人工智能、雲計算和物聯網等。大灣區可以進一步發揮兩岸以及各城市的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引導不同背景的玩家通過不同的模式合作,從而實現互惠互通,互利共贏。香港可以參與相關軟件的開發,具體硬件組件的設計和通過科技建立的「新製造」。
外國的跨國公司開始逐漸意識到,中國的顛覆性創新正在重塑世界,並為全球各個行業和領域提供可能性。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全球問題和技術帶來的新挑戰亦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在此背景下,企業需要建立清楚的全局觀,考慮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建立和調整以中國為核心的全球戰略,同時防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