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相比道家、法家,儒家的思想則較主智尚賢。《春秋》微言大義,乃見孔子的批判精神。
博雅教育培養文理兼備、思想開闊的人才,其價值我是深信不疑的。最近我在問自己一個問題:中國的文化背景,是否適合實行博雅教育呢?
在學貫中西的梁漱溟先生眼中,世界文化有三條路向。西方文化屬第一條,強調以科學理解外在世界,並高舉個人主義。中國文化屬第二條,注重內省的人文修養,其知識觀和社會觀都是整體的。印度文化則屬第三條,「意欲反身向後」,一切歸於虛無。
梁漱溟先生指出,西方憑第一條路向馴服了外在世界,遂向第二條轉型。中國未完成第一條便拐入了第二條,故應重上第一條的現代化道路,並跟第二條交合(第三條是不必走的)。至於印度則跳過了首兩條路向,遁入空門,結果進退維谷,莫名其妙。
回顧近代史,西方有感在第一條文化路向下,學問過趨專科化、技術化,因此引入博雅教育,傳授人文之道,並培養全盤思維。其實中國傳統對人文的重視以及渾然一家的知識觀,恰為實行博雅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今日中國的大學理念較多由西方橫向移植,而非國學的縱向傳承。如果中國教育在發展過程中,能結合中西學問,把第一、第二條文化路向交織起來,定能比翼齊飛,相輔相成。
知通統類 思想自由
我進一步思考:中國古代的哪些思想,對現今實行博雅教育會有積極的影響呢?誠如余英時先生所言,中國不少傳統思想都帶有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的色彩。無論道家的絕聖棄智、愚民政策,抑或法家的統一思想、焚書坑儒,都是跟博雅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相比之下,儒家的思想則較主智尚賢。《春秋》微言大義,乃見孔子的批判精神。及至荀子勸學,又提倡「知通統類」:真正的大儒,要對學問有全盤的瞭解,明白不同綱目之間的關係。「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正是博雅教育的理念。
當然,各種思想孰優孰劣,大學都應兼容並包,讓真理愈辯愈明,去蕪存菁。當我們解開集體主義社會觀的桎梏,尊重每位學生獨特的個性,給予每位學生靈活探索的空間,中國的大學將比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更加精彩,真正達至「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原刊於《大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