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代表法國和巴西奪冠機會高唱入雲?阿根廷和德國打入決賽已經無望?換一個角度問:在世界盃裏,分組賽的表現與最終成績是否成正比?
理論上,分組賽的表現愈好,代表球隊實力和狀態愈好,這些球隊奪冠機會愈高似乎是順理成章。
不過,世界盃只有一個多月,奪冠球隊要在短時間內連踢7場比賽,要場場都有超水準發揮並不是容易的事,利用分組賽慢慢「熱身」又似乎是十分合理。所以到底在世界盃裏,分組賽的表現與最終成績是否成正比?
難以預測冠軍隊伍
翻查數據,自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以來,直至上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9屆賽事18隊打入決賽的隊伍有平均在分組賽成績只能算中上。總合來說,由1986年至2018年的9屆世界盃裏,18隊決賽隊伍平均分組賽的得失球差(當屆)排名約在5至6名左右。
其中,早年的冠軍通常在分組賽成績都十分出色。例如1990年的冠軍西德、1994年的冠軍巴西,以及1998年的冠軍法國,在分組賽時的得失球差都在當屆排名第一。不過,當時的亞軍隊伍則通常在分組賽成績麻麻,例如1986年的西德和1994年的意大利都只能在當年24隊決賽周參賽隊伍中排第13 。
相反,近年的冠軍在分組賽的成績都只能算勉強合格。例如2010年冠軍西班牙和上屆冠軍法國亦只能在當年32隊中,排第7和第9。
似乎近年奪冠的國家隊都需要幾場比賽才可以上力,這又是否代表美斯圓夢的機會還未至於零?大半個月後就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