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年(2019年)年初美中進行貿易談判,美國暫緩徵收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的25%入口關稅,大家以為美中貿易戰可望解決,但是當美中貿易談判尚未結束,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5月5日宣布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由10%增加到25%。美國更進一步打擊中國科技公司,在5月16日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 ,禁止美國公司或使用美國技術公司售賣產品給華為。此外,特朗普在6月10日威脅稱,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在20國集團峰會(定於6月28-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與他商討,會進一步對餘下3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加徵至少25%關稅。中國相應作出反擊,在5月13日宣布對60億美元美國出口中國商品徵收5%到25%關稅;而5月31日,中國公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停止售賣產品和技術給華為的公司,將包括在內,會面對中國制裁。
現時美中雙方除了以關税影響入口外,已擴大到限制出口。除了美國制裁華為,有傳言中國考慮禁止出口稀土到美國,更不排除雙方的制裁會進一步加深,最終使美中兩國貿易往來幾乎中斷,各自建立自已一方的供應鏈和不同的標準。由於美中是現在世界國民收入最大和第二大的國家,其他國家有可能被逼選擇其中一國作為主要貿易夥伴,而形成兩個經濟貿易區。
世界分裂為兩個經濟貿易區不是空想
形成相對獨立的貿易區,對世界來說是好是壞呢?正常來說,世界分開兩個貿易區,各自花費資源建立自己的標準,也限制選用最優質、最廉價、或最適合自己的産品,當然比整世界各國自由貿易較差。
說到貿易區對世界的得失,要引述著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 1991年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文中用簡單的假設建立經濟模型,世界的得益主要受貿易區數目和貿易區相互之間的替代彈性(意即不同貿易區之間的貿易是否容易由貿易區内的貿易代替)影響。模型內的推論是世界只有一個貿易區的利益最高;貿易區的替代彈性愈低,出現多於一個貿易區的利益就愈低。文章有意思的地方,不是愈多貿易區就利益愈低,兩個貿易區得益固然比單一貿易區為低,三個又比兩個低,但是四個反而比三個得益高,然後貿易區愈多,得益愈高,但不會高於單一貿易區。
文章在差不多30年前發表,當時世界經濟格局與今天有很大差別,中國經濟份量在世界並不起眼,而世界貿易組織並未成立,不同國家各自商討自由貿易區,有趨勢形成美國為主的美洲貿易區、歐盟貿易區、和日本主導的亞洲貿易區。偏偏文章推論三個貿易區是得益最低!
30年前擔心的三個相對獨立的貿易區並未出現,到現在為止,各國基本上還可以自由貿易。但是美中貿易戰持續下去,影響更多經濟範疇,世界分裂為兩個經濟貿易區並不是空想,到時只怕全世界的貿易得益將會減少。
參考文獻:
Krugman, Paul. “Is Bilateralism Bad?”, in E. Helpman and A. Razin, ed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de Policy,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