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進攻中國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出兵北京附近的盧溝橋,正式全面侵華;1938年毛澤東公布「持久戰論」,呼籲四萬萬人一起協力,最後勝利是中國的。只要團結一切力量,戰勝萬惡的日寇。在當時,日本的軍力、經濟實力、政治組織力,是東亞的一流。
1945年,日本敗了,由戰略進攻,到戰略保守,再到戰略退卻,用了8至14年,「持久戰論」被國民黨白崇禧譽為:「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蔣介石不明「持久戰」之用,兵敗至台灣。
1950年,中美的朝鮮戰爭開始,打了33個月,美國退回38度線,簽了「沒有勝利的合約」。年年在戰爭,不知戰爭的「地氣」,江湖傳聞,毛澤東定義戰爭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保留實力打下一戰。」毛澤東就是如此指導彭德懷。對美國當然也講政治,政治是:「將自己說得最最最好,將對手說得最最最差。」和談就是政治之一。美國不得不簽,氣憤到21世紀。西方政治就是如此,自己做好自己,超英趕美不是夢。
1965年,毛澤東上井岡山,寫下一首詞:「水調歌頭」,後半段是預言式:「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2019年,蛟龍號下潛7062公尺深的海底,五洋捉鱉非難事;2021年4月,太空空間站發射成功,九天攬月已成真,用了53年,也是彈指一揮間。如今中美進入持久戰,要用14年,也只是2035年,如今是十四萬萬人同心協力,當然能登攀,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