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頗有才學的朋友忿忿然說:「無論在那裏工作,其實不是要懂得處理事務,而是要懂得搞政治,搞辦公室致治。」大家亦可想而知,說這句話的人,已成了辦公室政治的犧牲者。還記得年輕時一位歷史老師說:「英女皇什麼書也可以不讀,但一定要讀歷史。」我至今當然不知道這句話的真確性,但歷史知識與待人處事扣上關係,至今深信不疑。
處事急緩輕重 要有歷史素養
社會上許多具才幹的人未必上過歷史課,尤其是工科理科出身之士。憑個人經驗觀察,他們在行業中成為翹楚,或有所發明,或對社會對機構有所貢獻,但遇到人事問題,處理人際關係,往往弄到一團糟,原因便是缺乏對歷史的認識和素養。要找尋人類社會的根源脈絡,要以前事為師,要知道自己的相對位置;要知道做人何時進,何時退;要知道處事的輕重急緩,拿捏得恰到好處,都要多讀歷史。
作為領袖,或身處領導地位的人,都要熟讀歷史。否則,不是其位難保,便是舉步維艱。許多名人及政客,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時失言,都是缺乏對歷史的修養。因為待人處事,無論大事小事,除了歷史科外,再沒有其他科目有那樣完備的素材可資借鑑。故此奉勸未有多讀歷史的各界領袖,社會精英,再次翻閱歷史細讀,可能見到一些面對的難題,早已獲得解決的說法。展現眼前是更宏觀的視野,更廣闊的世界。
不同階段 讀史有不同要求
在不同的階段,讀歷史有不同層次的要求。最初讀歷史只要知道事態便可,後來讀史要知道歷史的根源背景,和發生的影響。再後是對事態得失的檢討,找出事態發展的必然性與偶然性,而作出前事後師的借鑑。例如最初知道宋朝王安石搞變法便可,其後是要知道為什麼有變法之議,帶來什麼後果?為什麼失敗?當時政府又怎樣收拾殘局等等。這些問題歷史學家都有不同的看法,這便是讀歷史趣味盎然之處,有助啟迪我們的心思。當知歷史會不斷重演,既會相似,又會不同。不讀歷史,在人生的旅途上,損失實在不少。
讀本國歷史,更會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感情及對民族的優越感。推而廣之,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讚賞及投入,更而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價值。青少年多讀歷史,是他們對付失落,空虛和生活上誤解價值的良方。
歷史名著 啟迪心思
筆者大概讀中二那年暑假,撿拾得兄長買回來吉朋(Edward Gibbon)譯的《羅馬帝國興亡史》,斷斷續續績花了20多天暑假才讀完,期間多次掩卷遐思。遙想創立羅馬帝國志士之偉烈;迦太基人與羅馬人之苦纏與英雄輩出;成功之艱辛,人心之多詐;大將安東尼揮軍入埃及之雄武及墮落,比《三國演義》加上《水滸傳》還好看,真是有志男兒必讀之好書(註)。此外,李定一譯塞德諾著的《世界史綱》,不過200餘頁,讀後對西歐歷史文化便有宏觀概略的認識,如明白十字軍將士之所以蓄鬍子,原來當時尚未發明可剃鬍鬚的精鋼。
要說讀歷史帶來的深思,最佳舉例莫如林濟同、雷海宗著的《中國之危機》,(初版原名:《文化形態史觀》)。內中說及湯恩比以歷史形態學方法,找出世界七大文明體系(四大古國加上希羅文化、回教文化、歐西文化)發展之必然性。其興起有因,其滅亡亦必然。此書也解釋了文明燦爛的民族,何以最後總被低文化的蠻族侵滅。五胡亂華如是,羅馬帝國覆滅亦如是,讀後令人暗暗心驚。
只有將滅絕民族 才不讀本國史
有人以為中國歷史課程最沉悶,有人認為近代史比古史更重要。也有人認為中史未談到文化大革命而遺憾。這些言論,大概出諸非熟讀歷史者之口。湊興表示一下意見尚可,若認真認同,則貽誤史觀。
認為中史課程沉悶的原因是沒有遇到口才好的老師;近代史與古代史更非魚與熊掌一定要一取一捨。至於讀歷史,上輩老師早有名言,道是「五十年內無信史」。因許多歷史資料還未浮現,事態還未明朗。或因涉及當世人事尚在關係,常有扭曲報述。作新聞尾巴來看尚可,不宜作歷史來讀。若二十多三十年發生的事作歷史來讀,則明末袁崇煥是個賣國賊,崇禎是個最英明愛民的君主。宋朝岳飛是個大叛將,秦檜則是萬家生佛的和平使者乎?最荒謬的是有人提議將中史剔出課程以外。自古以來,只有被征服者,將滅絕的民族才不讀本國史。這種提議,無不令識者浩歎!
註:筆者曾購吉朋此譯作贈予好友,誰知購入的是《羅馬帝國衰亡史》,而非「興亡史」,缺少羅馬興起前段,乏味之極。
本文2000年初撰,今修繕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