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聽到當局講「不存在殺校」這回事,覺得有少許「心存感激」。
過去不只一次出現因生源不足導致學校辦不下去,每次都有聲音要求「手下留校」,政府也曾推出不同政策好讓學校在嚴峻情況下得以延續。
基於很多要考慮的原因,未來很大可能不再有放寬的政策。最強的訊息是「人口變化已是個結構性轉變」,較易理解的說法就是「資源分配的合理性」;但除了直接受影響的少數持分者外,似乎社會對這個議題都較為沉默。
殺校的同義詞
「不存在殺校」定調後並不等同「沒有學校需要關門」!
自去年起有學校獲派零班、有中學自行配對合併。今年開學前發出新通告,不夠3班的中學在翌年「不一定掛派3班」;最近更有辦學團體主動宣布學校不再收生或在某年度起停辦。
不存在殺校之後業界和社會發現到,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其實全是殺校的同義詞。
筆者在過去十多年就收生不足現象曾撰寫過不少評議,無謂舊調重提。這一波現象仍舊會帶來很多影響,包括負面和正面的、長期和短期的、對業界從業人員或家長或兒童所帶來的影響。
因此仍然期望有關當局和有識之士,在改變不了的現實下,盡量想出較好的應對方法。
業界內外對此有不同意見
當學校收生有困難時,業外人士會有種看法:「學生人數下跌代表需求減少,班數和學校數目減少是正常的」。管治方面的觀點,指這是家長的選校意願,反映收不到學生的學校較不受家長歡迎。簡化後這豈不是等同由家長投票決定某間學校要關門?
業界內的意見較偏向專業思維。收生有困難的學校往往是錄取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長期照顧這類學生令校內老師掌握或發展到更多的相關實用知識和技能。這是學校文化,需要長時期才可營建到。收生較少提升了師生比,本來對薄弱學生是有好處的;但業外人士更多時會認為這只是「業界不想掉了飯碗」。
時至今天,以上看似矛盾的不同意見都過時了。因為新一波出現的情況是學校主動放棄辦學!
怎樣才是真正為社會好?
社會議題最難處理的特徵,是那個唯一性。無論枱面有多少個解決方案,每個方案各有長處和短處;當採納一個方案後其他的可能性都變成零,它們對議題甚至對社會將帶出什麼影響,永遠看不到。綜合近20年對「收生困難導致殺校危機」的觀察,可以肯定的一個影響是基礎教育很難做。
對辦學團體而言,辦學不光只是講使命和抱負,主力可能是向家長做更多推廣工作,就如外國選舉政治體系中的政客只會着眼手中有票的人,整體社會管治只是上台後的事!結果學校工作逐漸偏離教育孩子。
有辦學團體打退堂鼓也是很自然的發展。有人責難教團用了商業性決策,但教改不是一直都話仿傚工商界運作嗎?
這種思維領導之下,教育人員在花最多精力的工作不再是「教好課、培育每個學生」。其次教師連職業保障大減,有心有熱血的年青人願意入行嗎?原想「一個不能少」的老師也離不開生活開支和供樓,現實驅使他們移去收生多的穩陣學校。教育的基本使命,要維持也不容易。
弱勢階層的學生或者天賦條件不夠好的兒童,他們面對的基礎教育階段將會變成怎樣?
對「未來的展望」的展望
社會的未來在於教育,教育就是未來的展望。這些年來基礎教育的發展始終存有短板,當需要減少學校時,看似欠缺規劃地讓個別學校關門,持份者的未來難以預料。社會還可以有些什麼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