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也是提倡古文運動的領導人。「指定材料」選了韓愈《師說》,現析述如下。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1)。人非生而知之者(2),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3);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5)。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6);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7);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8)!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9),惑矣(10)!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11),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12)。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13);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14)。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15)」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16)。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17)。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1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19)!
聖人無常師(20),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21)。郯子之徒(22),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2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24),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25),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26);不拘於時(27),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28),作《師說》以貽(29)之。
注釋: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儒家之道、學說。受,通「授」;受業,講授學業。惑,疑難問題。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
(2) 人非生而知之者:知,懂得。之,指知識和道理。《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
(3)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固,本來。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就跟從他,拜他為師。
(4)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作動詞用。庸,難道;知,了解、知道。庸知:豈用知道、理會。我學習的是道理,豈用理會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5)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無,無論、不分。所以無論是高貴還是卑賤,年長還是年輕,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6)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出人,超出於眾人之上;猶且,尚且。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學習。
(7)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下,作動詞用,不如。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8)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大概。聖人能夠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仍然是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9)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身,自身、自己。於其身,對於他自己。一些人愛護自己的兒子,選擇老師來教兒子,而自己卻把從師學習視為羞恥。
(10)惑矣:(真是)糊塗啊!
(11)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而須停頓的地方為讀;讀,粵音作「豆」。句讀,古人指文辭停頓處。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讀的教學。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是教給小孩子文句基本知識的人。
(1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不焉」之「不」,音義同「否」。遺,丟棄,忽略。句讀不懂,向老師學習;疑難不解,卻不向老師請教。小問題願意從師,卻忽略了大道理,我看不出他的明智之處。
(13)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古時巫、醫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禱為職業的人。相師,拜別人為師。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14)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族:類也。士大夫一類的人,聽到叫「老師」、「弟子」等稱呼時,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
(15)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年相若,年歲相近。某人與某人年齡差不多,學問也接近。
(16)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足,可,夠得上;盛,高大;諛,諂媚、奉承。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實在感到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則近乎諂媚。
(17)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復,恢復。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是可以明白的。
(18)君子不齒: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齒,並列;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士大夫不屑與他們同列。
(1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乃,竟然。現在士大夫的才智反不如他們,這真是奇怪!
(20)聖人無常師:常,固定的。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21)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的國君,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的名稱;郯,粵音作「談」。萇弘,周敬王時的大夫,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古樂;萇,粵音作「詳」。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彈琴。老聃,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人,相傳孔子曾向他問禮;聃,粵音作「耽」。孔子曾師事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22) 之徒,這類人。
(23)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此語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24)術業有專攻:攻,學習、研究。學問技藝各有專長。
(25)李氏子蟠:李蟠,韓愈的弟子;蟠,粵音作「盤」。李家有個孩子叫蟠。
(26)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六藝是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經,六經原文;傳,注釋六經原文的解釋文字。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全部都學習了。
(27)不拘於時: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不受時俗的影響。
(28)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贊許、嘉獎。我讚許他能夠實踐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
(29)貽:贈送、贈予;粵音作「怡」。
韓愈簡介
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一說今河南南陽縣)人,因世居昌黎 (今河北昌黎縣),常自稱「祖籍昌黎」,故世稱韓昌黎。韓愈25歲中進士,其後一直做小官。公元803年,因關中天旱,他上書請求寬減民眾徭役,免民眾租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令。公元819年,又因諫憲宗迎佛骨入宮,被貶為潮州刺史。晚年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公元824年,敬宗即位,同年12月韓愈病逝,年五十七,卒謚「文」,故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著名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合稱「韓柳」。他反對六朝以來之駢偶文風,提出「古文」概念,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宋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他主張「文以載道」、「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著作收入《昌黎先生集》。
寫作背景
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當時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宣導的「古文運動」亦已開展。
唐代門第觀念深重,門第之家的子弟,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總是輕視道德學術,不肯虛心從師學習。這種情況,在當時已形成了一種時尚,對於文化的傳承,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在士大夫階層中,普遍存在着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他在這篇文章中,抨擊當時「恥學於師」的錯誤觀念,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主張。
內容大要
內容方面,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
1. 第一部分:文章的第一段為第一部分,作者先提出了「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點,強調古人重視師道,因為人不能「生而知之」,誰也不能沒有「惑」。接着又提出「傳道、授業、解惑」,對老師的職責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最後又以「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指出人人都可以為師,沒有社會地位貴賤或年齡長少的限制,打破傳統社會中,以貴者為師、長者為師的觀念。
2. 第二部分:文章的二至四段為第二部分,分三層論述。第一層,作者先慨歎古來的「師道」失傳已久,並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古代的聖人「從師」,現在一般人卻「恥學於師」,所以越來越愚蠢。第二層,作者指出有一種人,對於兒子,「擇師而教之」;但自己則「恥學於師」,結果造成「小學而大遺」的謬誤,陷於不明。第三層,作者道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師為恥;反而「士大夫」這類人,卻輕視師道,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
3. 第三部分:本文第五段為第三部分,韓愈提出「聖人無常師」,與開首「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 並以孔子為例,論證「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道理。文中強調「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亦是對首段「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出呼應。作者再次強調,並非只有特定對象的人可以當老師,只要是德性高於我,術業高於我,都可以是我的老師,希望大家打開胸襟,廣泛學習,不要以向人求學問道為恥。
4. 第四部分:最後一段為第四部分,韓愈以師事自己的十七歲少年為例,讚揚他「不拘於時」而且「能行古道」,重申師道之重要,並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就內容而言,本文的特色是論點鮮明、說服力強。作者透過一系列的論據證明「古之學者必有師」、「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三方面的道理,通過反復論辯,申明為師的性質與作用,論述從師的重要意義與原則,批評了當時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作者申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作者進而以萬世師表孔子的言行作證,說明求師重道古已有之,時人實在不應背棄古道。最後,作者說明本文寫作動機,引自己的弟子為例,證明自己就是一位躬行師道的實踐者。
藝術特色
從技巧而論,結構謹嚴、善用對比、善用感嘆句、修辭豐富亦是本文特色,分述如下:
1. 結構謹嚴
如上面所述,全文可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正面論述有師之重要性,以及「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之理;第二部分則從反面批判眾人及士大夫不從師之愚及怪。至第三部分,舉孔子為例論證「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之理,最後一段為第四部分,以弟子李蟠為例,重申師道之重要。各部分論述環環緊扣,非常嚴密。
2. 善用對比
在文中的第二部分,連續用了三組對比。第一,將「古之聖人」與「 今之眾人」相比,闡明恥學於師,是違背聖人之道,其後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將「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於其身也則恥師焉」相比,指出同一個人既明擇師教子的必要,卻又昧於自己從師的必要,揭示那些人之不通道理。第三,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的對比,道出士大夫的錯誤心理,指出兩種人的地位與智慧的反差。作者透過一正一反的例證當中,揭露社會的矛盾現象,批判當時社會人士輕視師道的風氣。
3. 善用感嘆句
文中運用的感嘆句,均有加強感染力的作用。不同的句子,句式亦有變化,如「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皆出於此乎!」,用的是推測語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用的是肯定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用的則是驚詫語氣。句子同中有異,其所表達的感情一層比一層強烈。
4. 修辭豐富
本文運用了頂真、對仗、引用、反問等多種修辭手法:
(1)頂真又稱頂針、連珠,即用上一句的結尾字,作下句的開頭,首尾相連。本文多處運用了頂真,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等。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文章氣勢增強,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產生迴環往復之美。
(2)對仗方面,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傳其道、解其惑」、「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等俱為對偶句。文中運用這種句式,使文章形式整齊,富於氣勢,增強了表現力。
(3)在引用法方面,本文既有明引,亦有暗引,皆可使文章語句精煉、內涵豐富、亦可加強說服力。明引如「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暗引如「人非生而知之者」一句出自《論語‧述而》:「吾非生而知之者。」
(4)反問句是以疑問方式表達肯定意思,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等,可突出論述的重點。
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可見韓愈在那個時代,不顧流俗,不怕笑侮,以認真嚴正的態度而為師,寫出《師說》這樣的文章,實在勇氣可嘉。
原刊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修訂於2020年10月15日,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