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一切從經典開始—— 《出師表》賞析

一切從經典開始—— 《出師表》賞析

《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公元227),是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臨行前向後主上的表章,重點在勸勉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馮珍今 作者: 馮珍今
2020-10-10
DSE範文賞析

標籤: DSE三國中國語文科出師表劉備劉禪文言文蜀漢諸葛亮
諸葛亮當政時,勵精圖治,曾六次出師北伐曹魏,後於北伐軍中,病逝於五丈原。(網絡圖片)
諸葛亮當政時,勵精圖治,曾六次出師北伐曹魏,後於北伐軍中,病逝於五丈原。(網絡圖片)

東漢建安時期,三國爭雄,其間不少政治人物,如曹氏父子與建安七子,留下大量傑出的作品。「指定材料」選取了諸葛亮《出師表》,析述如下。

《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1) ,而中道崩殂(2),今天下三分(3),益州疲弊(4),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5)。然侍衛之臣(6),不懈於內(7);忠志之士,忘身於外(8)者,蓋追先帝之殊遇(9),欲報之於陛下(10)也。

誠宜開張聖聽(11),以光先帝遺德(12),恢弘(13)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14),引喻失義(15),以塞忠諫之路也(16)。

宮中、府中(17),俱為一體;陟罰臧否(18),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19),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20),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1);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22)也。

侍中、侍郎(23)郭攸之、費禕、董允(24)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25),是以先帝簡拔(26)以遺(27)陛下:愚(28)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29),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30),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31),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32):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33)也。

親賢臣,遠(34)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35)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36)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37),此悉貞良死節(38)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39),可計日(40)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41),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4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43),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44)。後值傾覆(45),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46)。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47)。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48)。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4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50)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51),興復漢室,還於舊都(5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53)。至於斟酌損益(54),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55)。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56);不效,則治臣之罪(57),以告(58)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59),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60),以彰其咎(61)。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62),察納雅言(63),深追先帝遺詔(64)。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65),不知所言(66)!

注釋:

(1) 先帝創業未半:先帝,指劉備;創,開創。劉備開創帝業未到一半。

(2) 中道崩殂:中道,中途。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粵音作「曹」。中途去世。

(3) 天下三分:天下分為曹操(魏)、劉備(蜀)、孫權(吳)三大勢力。

(4) 益州疲弊:益州,蜀漢所在地,包括今四川省和陝西省南部一帶。疲弊,人力疲勞、物力困乏、民生凋敝。

(5)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此,這;誠,的確,實在;秋,時候,指關鍵時刻。這實在是國家危急,正面臨滅亡的關鍵時刻。

(6) 然侍衛之臣:然,然而;侍:侍奉;衛:護衛。宮廷內的官員。

(7) 不懈於內:懈,鬆懈;內:指宮中。在宮廷內不敢鬆懈、怠惰。

(8) 忘身於外:忘身,捨身忘死。在外面奮不顧身。

(9) 蓋追先帝之殊遇:蓋,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追,追念;殊遇,優待、厚遇。由於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厚待。

(10) 陛下:對皇帝的尊稱,指蜀後主劉禪。

(11) 開張聖聽:開張,擴大;聖,對皇帝的尊稱。請後主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

(12) 以光先帝遺德:光,發揚光大,用作動詞;遺德,留下的美德。

(13) 恢弘:恢弘,作動詞用,發揚、擴大。

(14) 妄自菲薄:妄,胡亂;菲薄:小看,輕視。隨便看輕自己。

(15) 引喻失義:喻,比喻;義,正道、正理。隨便引用不合義理的話。

(16) 以塞忠諫之路也:以,以致;塞,阻塞;諫:勸諫。以致堵塞了忠臣進諫的途徑。

(17) 宮中、府中:宮:指皇宮;府:指丞相府。

(18) 陟罰臧否:陟:提升,獎勵,粵音作「職」;罰,懲罰。臧,表揚,粵音作「莊」;否,責備,粵音作「鄙」。

(19) 作姦犯科:姦,同「奸」。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惡,觸犯法律。

(20) 宜付有司:有司,官吏職有專司,。應該交給主管賞罰的官員。

(21)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顯示、表明;平,公平;明:嚴明;理,治理。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國原則。

(22)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偏私,偏袒,有私心。內外異法,內宮和外府執法不同。

(23) 侍中、侍郎:侍中,皇帝近身侍臣,管乘輿、服飾、奏事等;侍郎,皇帝左右侍從,管宮廷宿衛。

(24) 郭攸之、費禕、董允:郭攸之,字演長,南陽(今河南南陽)人,當時任侍中。費禕,字文偉,江夏(今湖北新洲一帶)人,當時任侍中。董允,字休昭,南郡(今湖北江陵)人,當時任黃門侍郎。攸,粵音作「由」;禕,粵音作「衣」。

(25)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良實,善良忠實;志慮,志向和心思;忠純:忠誠純正。這些都是善良忠實,志向和心思皆忠誠無二的人。

(26) 簡拔:簡,選擇、挑選;拔:提拔。

(27) 遺:留給,粵音作「位」。

(28) 愚:我,對自己的謙稱。

(29) 悉以諮之:悉,全部;咨,同「諮」,詢問;之:代詞,指上述各人。全部都要跟他們商量。

(30) 裨補闕漏:裨,補益,粵音作「悲」。闕,過錯,粵音作「缺」。一定能改正過失,彌補缺漏,大有增益。

(31)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向寵,字巨違,襄陽人。劉備時為牙門將,劉備伐吳兵敗,只有他的軍營完好無損。諸葛亮北伐時,留他掌管軍事。性行淑均,行,品行。粵音讀去聲。性格和善,為人公正。

(32)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所以群臣都舉薦他作都督。

(33) 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行,行列,粵音作「航」;行陣,指部隊。一定能使軍隊和睦,讓才能高低不同的將士都得到合適的安排。

(34) 遠:疏遠,作動詞用,粵音作「願」。

(35) 傾頹:傾覆衰敗。

(36) 桓、靈:東漢末年桓帝劉志和靈帝劉宏,用人不當,寵信宦官,政治腐敗,造成漢末大亂。

(37)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侍中:指前文提及的郭攸之、費禕和董允。尚書:指陳震,字孝起。長史:指張裔,字君嗣。參軍:指蔣琬,字公琰。

(38) 貞良死節:死節,為國而死的氣節。貞良賢良,能夠以死報國。

(39) 隆:興盛。

(40) 計日:計算着日子,指時日不遠。

(41)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布衣,指平民、百姓。躬,親自;耕,耕種;南陽,當時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城西一帶。臣本來是一介平民,親自在南陽耕種。諸葛亮早年隱居於南陽鄧縣的隆中,後劉備三次前往他家中拜訪,他才出山輔佐劉備。

(42)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苟,苟且;全,保全。聞,聞名,粵音作「問」;達,顯達,有名望。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想攀結王侯以求取得美名和高位。

(43)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身份低微;鄙,粗野。猥,委曲,謙辭,有降低身分之意,粵音作「委」;枉屈,枉駕屈就,即委屈之意。先帝沒有因為我身分卑賤低下,委屈自己。

(44) 驅馳:奔走效勞。

(45) 後值傾覆:傾覆,兵敗。公元208年,劉備在當陽(今湖北當陽東北)附近被曹操打敗。

(46)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爾來,從那時以來;有,音義同「又」。

(47)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臨,將要、臨近。先帝知道臣行事謹慎,故在臨終時將國家大事托付於我。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並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48) 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夙,早也,粵音作「宿」。我受命以來,早晚憂慮嘆息,唯恐先帝的重托不能實現,損害他的聖明。

(49)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瀘,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在四川宜賓與雲南四川交界處的一段,因為有瘴氣,三四月渡河有生命危險。毛,莊稼,苗;不毛,不生長草木,指土地貧瘠或未經開發之地。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建興三年(公元225),諸葛亮曾率軍南征,平定了南方諸郡的叛亂。

(50)獎率:獎賞率領。

(51)庶竭駑鈍,攘除姦凶:庶,希望。駑,劣馬,粵音作「奴」;鈍,刀刃不鋒利;駑鈍,比喻才能平庸,此為諸葛亮自謙語;攘除,排除,剷除;攘,粵音作「羊」;奸凶,奸邪兇惡之人,此處指曹魏政權。竭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姦險凶惡的勢力。

(52) 還於舊都:還,回;於,到;舊都,指兩漢的都城長安和洛陽。

(53)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

(54) 斟酌損益:斟酌,反復衡量,考慮取捨。損益:減少和增加。斟酌損益,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

(55)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興,發揚,動詞;慢,怠慢。彰,彰顯;咎,過失。如果沒有發揚德政的忠言,就要責備攸之、禕、允等人的失職,以顯示他們的過錯。

(56)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託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務。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

(57) 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58) 告:告慰,告祭。

(59) 興德之言:發揚陛下恩德的忠言。

(60) 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

(61) 彰其咎:彰,表明,顯揚;咎,過失。揭示他們的過失。

(62) 以諮諏善道:諏,詢問、諮詢,粵音作「周」;諮諏善道,詢問、商討治國的良策。

(63) 察納雅言:察,明察;察納,識別採納。雅言,正確的言論,合理的意見。

(64) 深追先帝遺詔:深追,深刻追念;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65) 臨表涕零:臨,面對;臨表,臨行上表。涕:眼淚;零:落下。

(66) 不知所言:一作「不知所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此為奏表中常用的委婉結束語。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東漢末期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的代表、智慧化身。他早年隱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陽縣西),時人稱為臥龍先生。後來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輔佐劉備聯吳抗魏,西取益州,建立蜀漢,為蜀漢丞相,後被封為武鄉侯。劉備臨終時,囑咐他輔佐劉禪。諸葛亮當政時,勵精圖治,曾六次出師北伐曹魏,後於北伐軍中,病逝於五丈原。死後諡為忠武侯,被尊稱為武侯、諸葛武侯。

寫作背景

三國時期,蜀漢佔地最小,國力最弱。劉備死後,諸葛亮不忘劉備「興復漢室」的遺志及託孤的重任,他輔佐後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主昏庸無能,諸葛亮須兼顧內外,他派人與吳修好,又平定南方部落。《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公元227),是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臨行前向後主上的表章,重點在勸勉後主「親賢臣,遠小人」。「表」是中國古代臣下向君主陳情言事的公文,漢代才開始有表,後世一直沿用。此表最早見於西晉陳壽《三國志》,原無篇名,篇名為昭明太子蕭統編《文選》時所定。

內容大要

內容方面,選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段,由開首至「欲報之於陛下也」,主要是為後主分析蜀國當前的形勢。先指出先帝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途逝世,如今天下三分,而蜀國力最弱。幸而國內忠臣志士,都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對後主忠心耿耿,願意盡心報國,對內勤懇而不鬆懈;對付外敵奮不顧身,因而國家有復興之望。

第二部分即第二至五段,由「誠宜開張聖聽」至「可計日而待也」,這部分是諸葛亮對後主的治國建議,包括四方面:

(1)廣開言路:虛懷納諫,不要看輕自己,說不合理的話,以免堵塞了忠臣進諫之路。

(2)執法公平:賞罰分明,不宜偏私。

(3)善用人才:內政交付郭攸之、費禕、董允等賢臣主責、軍事則交予品行和善公正的向寵主責。

(4)親賢臣、遠小人:以先漢興隆、後漢衰亡的史事作對比,請後主借古鑑今,親近賢臣,不要寵信小人,避免重蹈後漢敗亡的覆轍。

第三部分即第六至七段,主要是作者表明心跡,追敘往事,表達了「興漢室」的決心,以及「報先帝」、「忠陛下」的真摯感情。諸葛亮講述自己本無意於從政,就因為得先帝殊遇,才有盡忠報國之心;接着道明北伐的原因是南方已平定,兵甲充足,是北伐曹魏、興復漢室的大好時機。

第四部分即第八段,作者總結全文,並提出要求,強調處理好內政是北伐成功的重要關鍵,又重申國家復興之計要從三方面進行:

(1)「自己」承「討賊興復之效」,出師北伐;

(2)「賢臣」揚「興德之言」,進有利國家興復之言;

(3)「後主」需「自謀」,廣開言路、繼承先帝遺志。

諸葛亮對各方面的職責,要求明確,情辭懇切,表達了誠摯的期望,也顯示了他對自己和對朝廷諸臣的嚴格要求。最後12個字,抒發臨別之情,出師前的複雜心情,溢於言表。全文內容完足,可謂滴水不漏。

藝術特色

1. 情詞懇切

本文千古傳誦不衰,究其原因,在於情詞懇切。第六段是諸葛亮的自白,情感至為深厚,第七段亦有如父親對兒子的表白,情深意切,令人動容。事實上,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謂:「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他希望諸葛亮能輔助劉禪,如果劉禪不濟,甚至可取而代之,足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對此殊遇,諸葛亮亦以至誠回應。

2. 說服力強

本文一大特色是說服力強,說理亦富層次。諸葛亮寫此表,目的是為了安頓好後方,使他北伐時免卻後顧之憂,故他極為希望後主能接受他的種種建議。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諸葛亮先分析當時天下局勢,期望後主明白當前形勢險峻。他又將先漢興隆、後漢衰亡的史事作對比,寄望後主借古鑑今,親賢臣而遠小人。

文章前部分重在曉之以理,後部分則重在動之以情。在文章較後部分,諸葛亮一再表明心跡,謂自己本無志於政治,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才決意為蜀漢效勞,而且一直以來都竭盡所能,鞠躬盡瘁,藉此打動後主,令他接受自己的勸導。文中提及先帝13次之多,一是藉追念先帝以警惕後主;二是勉勵後主繼承父志,復興漢室;三是暗示先帝創業艱辛,如今處於存亡之秋,須謹慎守業。全篇析理透闢,真情充溢,令文章說服力大增,先理後情,安排亦富層次。

3. 語氣得體

語氣得體則是本文另一特色,由於此文是奏章,內容是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故行文措辭委婉,目的是讓君主能接受。如文中「然侍衞之臣……欲報之於陛下也」一段,暗示內外大臣之所以各安本分,是因為他們出於對先帝殊遇之報答,對後主警醒之餘,同時也可令後主安心;又運用「愚以為」、「必能」、「願陛下」等字眼,切合諸葛亮作為臣子的身份,多用建議語式而非命令語式,措辭委婉,都能令後主較易接受。

除「君臣語」外,諸葛亮亦酌量使用「父子語」,而且做得恰如其分。如「誠宜開張聖聽……以塞忠諫之路也」之句,乃是教導劉禪治國之方,但說來毫不嚴厲,只用「誠宜」、「不宜」等字眼,使後主易於接受。又如「陛下亦宜自謀,……臣不勝受恩感激……」之句,作者除用「亦宜」之外,還感謝後主能聽取他的建議。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亦切合長輩的口吻,可謂極之得體。

4. 結構謹嚴

首段為先從形勢說起,從而激發後主繼承遺志的感情;二是由主及次,先道出最重要的建議——開言納諫,然後是執法公允、善用人才,最後是親賢臣、遠小人,主次分明,先後有序,使聽者易受啟發;三是由近而遠,由目前親賢遠佞的建議,說到西漢之興盛、東漢之衰亡,借古鑒今;四是表明自己的心跡;五是由敘而誓;最後歸納前意,總結全篇。由此看來,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無所不包,而且井然有序,堪稱結構謹嚴。

5. 駢中有散

本文詞藻樸素,然其中亦不乏偶句,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開始興起的風尚。如「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親賢臣,遠小人,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諮諏善道,察納雅言」等,皆整齊工穩。全文毫不造作,散句自然平實,駢句亦不刻意求工,盡顯樸素淡雅的文風。

6. 文字淺白

本文全篇明白如話,用字並不艱深,亦無用典,基本上是很淺易的文言文。如第六段「臣本布衣……遂許先帝以驅馳」一段,文字就非常淺白,毫無藻飾,一看便懂。難怪明人郭明龍評之曰:「忠義自肺腑流出。古樸真率,字字滴淚。」。

具有真性情的文章,即使文辭樸實無華,仍能動人心弦。總而言之,本文內容、技巧俱佳。陸游《書憤》詩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實為至評。

原刊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修訂於2020年10月5日,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用粵語分析《出師表》用粵語分析《出師表》
  • 你覺得劉備在時,諸葛亮要北伐的話會寫《出師表》嗎?你覺得劉備在時,諸葛亮要北伐的話會寫《出師表》嗎?
  • 梁父吟——諸葛亮的「智珠」梁父吟——諸葛亮的「智珠」
  • 三國在香港的足跡三國在香港的足跡
  • 謙卦(地山謙)──山隱藏在地之下/平地中有隆起的山謙卦(地山謙)──山隱藏在地之下/平地中有隆起的山

  • 一切從經典開始—— 《孟子》之「魚我所欲也」章賞析
  • 一切從經典開始—— 《荀子‧勸學》(節錄)賞析
  • 一切從經典開始—— 「唐詩三首」之 杜甫《登樓》賞析
  • 一切從經典開始──「宋詞三首」之辛棄疾《青玉案》賞析
  • 一切從經典開始──「宋詞三首」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馮珍今

出生、成長於香港。自小是個「書癡」,及長卻成了「影癡」。早歲畢業於中大新亞書院中文系,其後獲中大教育碩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遊學巴黎一年。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寫作教學。近年喜遊走四方,亦愛讀書、寫作……著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不一樣的學生》、《字裏風景》、《字旅人間》,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遊記《走進中亞三國——尋找絲路的故事》,人物專訪《字旅相逢》、《字旅再相逢》及《字旅樂相逢》;另編有《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指空敲石看飛雲——小思散文集》等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DSE三國中國語文科出師表劉備劉禪文言文蜀漢諸葛亮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 黃錦輝教授: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書店風景書店風景 張灼祥
  •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本社編輯部
  • 從傳奇看唐代男女之放浪從傳奇看唐代男女之放浪 楊興安
  • 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 盧兆興
  • 香港應該創建世界級和有權威性的知識型機構香港應該創建世界級和有權威性的知識型機構 謝祖墀
  • 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 編輯精選
  • 2元乘車優惠是另類「維穩費」2元乘車優惠是另類「維穩費」 陳景祥

推薦作家

  • 楊興安
  • 周延
  • 莊太量
  • 益行
  • 潘銘基
  • 沈言
  • 鄭明仁
  • 陳景祥
  • 郭一鳴
  • 蘇文傑
  • 潘文慧
  • 温愛詩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