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曼克頓漫遊〉
8月26日(星期日)
今天參觀的兩所博物館均位於中央公園南端外的第五大道內。事實上,除了這兩個著名的博物館外,還有不少其他的博物館,如猶太博物館(Jewish Museum)及紐約市博物館(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等。這兩座博物館都已處於曼克頓的上城了。
建築比收藏著名的古根漢博物館
第一間是古根漢博物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是由古根漢家族管理的基金會 (S. R. Guggenheim Foundation)設立。古根漢家族在19世紀以探礦致富,後人鍾情於收藏藝術品,除了紐約外,在西班牙及意大利也建立博物館,推廣藝術活動,聽說近年更在中東的阿布達比建立另一所博物館,然完成期未定。
此博物館收藏的主要是20世紀歐洲和美國的藝術家畫作及雕刻品,其收藏並不特出,反而名聲更著的是它的建築設計,聯合國於2019年將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一座圓形的白色建築物,並沒有房間展覽作品,內無窗戶,其特色是參觀者沿着螺旋形通道迂迴而上,畫作及雕刻就放在通道上。樓高六層,而屋頂是個圓拱頂的透視玻璃,讓自然光照亮整個展覽館,設計精巧意妙,令人驚嘆。
全座建築物是白色,外去看來像一個貝殼。參觀當日,館內的作品主題藝術家是瑞士著名的雕刻家及畫家Albert Giacometti(1901-1966),幾層數都遍布他的雕刻及畫作。看他的雕刻人像,骷髏般的身體,神情痛苦,面容扭曲,似乎訴說人類生存的悲慘,頗有存在主義的味道。
我們三人,參觀博物館的時刻,一般是各自分頭參觀自己喜好的作品,約一個時候,通常是一小時後,在某個地點聚集。Cedy是青年人,歡喜到處跑;Anita則是一個精細的觀賞者,她往往連作品的說明也詳細閱讀,每幅作品耗時甚久;我則介乎於中間,對有興趣的作品才稍為欣賞。
今次我們相約在門口處等候,大門進口處的鋼牌寫了古希臘哲學家Aristophanes(4.22 BC)的金句:“Let each man exercises the art he knows.”
收藏多達200萬件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跟着去參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我相信以前曾來過的,但腦袋中竟然絲毫沒印象。進入前,仍不禁為這座宏偉巨大的大型博物館而驚嘆,其面積足足有20公頃,長度是400公尺,最早開放在1872年,20世紀初才搬到現址。
現在面積已比當初擴充了20倍,收藏展品達到200多萬件,從古到今的藝術品,應有盡有,其中包括︰埃及古希臘羅馬、非洲、大洋洲、美洲、近東及亞洲等藝術品,另外有19及20世紀的歐洲繪畫及雕塑,當代及現代的藝術品等等。
參觀的時候,我不禁想只有英國大英博物館,以及巴黎羅浮宮的收藏可堪比擬。這3間可稱為世界最偉大的博物館,每一間博物館,都可以待上4、5天而意猶未盡的。可惜,我們只逛了3個多小時就要離開了。大約在下午5:30出來時,在門口街道有一個黑人表演者,所演奏的全是中國音樂,這也表示了來美國遊歷的中國旅客之多了。
時代廣場之名竟是以訛得訛?
晚上我們到時代廣場(Times Square)蹓躂。香港譯為時代廣場,是一種錯譯,是跟隨《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但是Times Square之名是因為1904年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之總部搬到此處而改的,嚴格而言應該叫「時報廣場」,現在已經以訛得訛了。在1904年前,名叫Longacre Square。
此廣場幾乎是紐約市中心之中心,位於中城之百老匯道和第七大道(Seventh Avenue)匯集點,霓虹燈影,璀璨耀目,車流不絕,人潮如湧,令人喘不過氣來。從地鐵站「時代廣場」(Times Square)出來,已身處喧鬧人群當中,從第42街向北移動,即慢慢接近第47街的時報大廈,即是廣場的中心地帶,著名的每年除夕倒數,萬頭攢動的人群即在此聚集歡呼了。
沿行人道向北移動時,有3名全身赤裸的年輕女子,濃妝艷抹招搖過市,身體手臂及大腿俱有紋身,有人要求和她們拍照,即送給她們一張鈔票,相信是美金1元,原來是為了謀生。此處充滿奇奇怪怪的人物,行為怪異,到處亂鼠,心中不禁慄然。
在第47街內找到一間名叫Hong Kong Station的廣東酒家,侍者見我們是港人,十分殷勤,用粵語溝通。不過,他慫恿我們吃龍蝦,兩磅龍蝦40美元,雖然不算貴,但我們改點了一些較素的家常菜,較符合我們的預算。
出來後,仍在廣場流連了一會,廣場上似更多人了,特別是時報大廈大的一小片的空地上,更堆滿了人,五官實在頂不住了,就乘地鐵回酒店。
「北美四城遊」系列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