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參加過的多項活動中,有一項值得拿出來仔細記述,因從此可體會出多種香港本土的原素元素。這裏涉及一個青少年團體,一個鄉村,一段陸港古代歷史,與一段鮮為人知的香港當代民主發展歷史。
Christian Life Community
中學時參加過一個叫CLC(Christian Life Community)的團體,此團體的前身成立於1563年,在2013年剛慶祝了它的450周年,香港不少中學及大學都有它的分會,但每個分會的人數限制在10人以下,我曾當過香港華仁分會的會長。當年香港有一個CLC的聯會,同一時期的團員可能不足100人,積極活躍的估計有20、30人吧。這20、30人是來自多所學校的少年人,從他們日後的表現來看,當中有很大的比例都成為了社會棟樑。這些人有兩位後來成為十大傑出青年,其中一人是作曲家,一人是多名影視界天皇巨星的教母。另又有人成為特區政府的局長,也有人當上了立法會秘書長。電影製片家、銀行家、醫生、工程師、心理學家、老師、會計師等等,都可在這群人中找到,其餘多人對社會亦各有貢獻,未能盡錄。
有着這一大群朋友,我感到很有福氣。這批人有不少共通點,其一是對社會十分關愛;其二是通過聯校活動,培養出不錯的組織能力;其三是做事正能量充沛,甚至帶有宗教式的熱忱,不易退縮;其四是大家重視友誼,至今不少人仍常有聚會;其五是他們的成長,大多與香港社會的發展緊密地交集在一起。他們的思想與活動是香港孕育出來的,他們的故事也應視為香港本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997年起,CLC還負起了管理跑馬地名校瑪利曼中學與小學的職責,但除了兩人外,其它的校董團員我都不認識了。
大埔泰亨鄉
上文提到的鄉村是大埔附近的泰亨鄉。此鄉在太和坐25A小巴不到10分鐘便可到達。鄉中的原居民姓文,是文天祥堂弟惠州知府文天瑞的後人。若以當過唐莊宗帳前指揮使的文春元為一世基祖,文天瑞便是13世。17世的文蔭在14世紀時到了今天大埔的碗窯,造碗維生,後人遷至今天泰亨的祠堂村定居,家族繁衍。今天的泰亨鄉,由3條村組成,即祠堂村、灰沙圍與中心圍。遊客若到泰亨,可見到2005年重修完成的文氏宗祠、刻着文天祥《正氣歌》的文山公園,步行到村後,有建於1728年的天后古廟與建於1884年的文帝古廟。鄉內有幾所歷史悠久的學塾,清代建的藝沅學校、藝沅堂、善慶書院、叢桂書院與正倫書院,1962年藝沅堂臨近建立了泰亨公立學校,但此校今天早已因學生不足而停止運作。
CLC團員與泰亨鄉拉上關係,始於1969年8月15日至22日,我們在這8天,在泰亨的農田之間建了一道3英尺寬的混凝土小徑,從泰亨公立學校附近出發,穿過田地,蜿蜒而上的直達天后宮。這本是一項我們組織的工作營的成果,平凡不過,但數十年後的兩次重訪及與原居民的訪談,卻使我們發現不凡之處。
我們今天仍存有不少當時的照片,甚至各參加成員的更期編表及每日活動的計劃表。我們不少團員的記憶力超強,所以仍可把整個歷程重構出來。有參加建路的約70人,但並非每人都做足8天,全程都在的約20餘人。修路的英泥、碎石、沙、木板與工具是政府提供,最近與團友譚偉持女士考證過,其他的費用(主要是數百元的食物費)由理民府補助,我們提供的是勞力。政府付出的這些補貼,是在貫徹1967年後所訂的政策。
我們沒有造拌混凝土的經驗,有的只是主修土木工程的胡家彥學長(立法會前秘書長吳文華的先夫)在實驗室中用筷子把小量混凝土成分攪和過。我們睡在泰亨公立學校的書桌及座位上,下午及晚上缺不了康樂活動,玩得瘋癲,清晨則雞鳴即起,一包包112磅重的英泥放在肩上帶着鐵鏟便衝去工地開工。村民見我們雞手鴨腳,認為政府應派更專業的人來建路,最初並不歡迎對我們並不歡迎。他們有人懂得怎樣弄拌混凝土,雖見我們失敗,但袖手旁觀,我們倒是吵吵鬧鬧,爭論如何防止混凝土的水分流走。過了一兩天後,有名頗為好熱鬧的孩子在工地上被鐵釘刺傷,我們的團員姐姐連忙替他清理傷口及小心包紥,此事倒是轉折點,村民見我們對他們的確有關愛之心,便派出土叔(文土有先生,尚在世)教我們怎樣拌石屎。小徑如期完成。
在完工前的一個晚上,鄉長文卓茂(1974年去世)特別在學校附近慎德堂對出的空地上舉行了一個露天晚宴,大讚我們這群少年人有熱誠的服務之心,並向村民訓話,告訴他們不能自私,應以我們肯老遠跑來當義工為榜樣。但少年吱吱喳喳的,當時我們是否對此稱讚感到汗顏倒是記不清楚了。文鄉長這一段講演,不料後來卻為新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重遊故地
2012年2月,我們有十多名團友決定重游故地,先在教育學院校長張炳良家中集合再拉隊到泰亨。資深銀行家袁鯤濤(舊名袁玉波)眼利,在眾多新建的丁屋之間,發現了40多年前所建的小徑在接近天后宮的一段依然健在。重訪泰亨之後的幾天,立法會秘書長吳文華與曾當過泰亨鄉長的大埔區名人文春輝先生聯絡上,春輝先生倒是告訴文華不少我們原不知曉的事情。
原來春輝先生是當年文卓茂鄉長的孫兒,我們的工作營結束後,他受到我們的工作及文卓茂先生講演的啟發,在次年仿照我們工作營的模式,組織了一批村中的孩子多建一條小徑。他們的材料與工具由理民府提供。文春輝先生當時還在初中,但卻是主要組織者。他的爺爺文卓茂鄉長捐出了600大元,解決了孩子的食物問題。
在從前,鄉長或村長並非村民選出來,他們多是父老推舉,一做可能是終身,不會隨便更換。但文春輝等一群少年人在我們工作營後受到影響,建了小徑後,接着還組織了不少青少年活動,後來更成立了個太坑(泰亨)青年中心,接着又推動了民主選舉活動,在80年代初,泰亨鄉公所的委員已是正式投票選出。村公所在1985年的投票中,有戶籍的一戶一票,設投票箱,鄉事委員會有派人來監票,民政主任亦有把過程錄映影下來以示公允。當時文春輝早已當上民主選出的鄉長,對祠堂村、中心圍及灰沙圍3條村都頗有影響力。吳文華轉述時,認為新界鄉村的第一個選舉在泰亨出現,這可能是事實。若是如此,一個不起眼的青少年工作營竟是新界民主選舉的重要源頭,世事有時的確出人意表。
2012年的探訪後,有好些當年的細節尚未完全弄清,除了請教記憶力奇佳的文春輝先生以外,我們後來也記起當時尚有一位重要人物,她是每天替我們準備飯菜的牛姐,亦即土叔的太太。當年所用的廚房有兩只巨鑊,可煮數十人的飯菜,我們的女團員不少都有跑到廚房幫忙,CLC團友譚偉持女士便是重要的助手,她特別懷念與牛姐合作的一段情,很想再見到她。
2017年1月中我第三次踏足泰亨,這次運氣很好,81歲的原居民文喬松先生看到我們到處探頭探腦,形跡可疑,便遠遠觀察着我們,但我一拿出當年工作營的大合照便知我們不是白撞,他熱情地帶着我們到處參觀,後來遇到春輝先生的弟弟文帶來,他認得照片中每一位父老的身份姓名,照片中有泰亨公立學校校長文伯恆,喬松先生原來是伯恆校長的侄兒,帶來先生又開了鎖讓我們進入藝浣堂(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原來這正是當年廚房所在地,我重見當年廚房所用的灶頭與兩個大鑊,連忙拍照記錄。
最大的收穫是在村中終於找到牛姐,她也是81歲,記憶力很好,當年之細節她仍可清楚陳述,見到她的貌樣,我已可肯定她的確是工作營8日中解決我們食物的廚師。
真正的本土是建設而非破壞
近年雖多有人說本土,但又有誰比已建村700多年的泰亨及其原居民更有資格代表本土?香港的符號之一劉德華兒時也在泰亨度過,泰亨的本土地位是無可質疑的。只要一踏進鄉內,我們都可明顯見到此處與中國歷史文化血肉相連。文天祥是中國的英雄人物,《正氣歌》的浩然正氣是中華文化道德的典範,泰亨的文氏家族來自江西,亦有幾房族人住在廣東其它地方,文氏宗廟中的祖宗神主牌更是地道的中國特色。我到過不少中國內地的農村,其布局與泰亨共通處甚多。香港的本土根本便是中國本土的一部分。
我們當年初到泰亨時被部分村民排斥,但因為我們的確是為他們建設,明顯有服務之心,所以村民很快便接納了我們。幾十年後他們的父老仍可對當年的活動如數家珍,可知只要有服務熱忱及真正關愛之心,人民是會記着的。反之,若我們不是去建設,而是去破壞,恐怕現在留下的只是千古罵名。香港是我們成長生活之地,真正的本土都會想着如何建設香港。
人一生中很多行動都等同在播種,大多數的種子都不會結出果子,但偶然有些是會的。我們那年沒有想過修路會結出什麼果,但事後看來,平凡的活動才真有點作用。當然,我們所建的路有部分仍能保留下來,繼續方便村民走路,這也是我們高興見到的。
〈在泰亨鄉修路修出的本土民主〉2-2
原刊於《我們是香港真本土》及作者網誌,作者經修繕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