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移民的原因
筆者最初移民澳洲的原因是為兒子尋找一家合適的學校。兒子在香港私立學校,政府學校及特殊學校也無法適應學習節奏,於小學四年級之前在香港轉讀了六所學校,效果也不理想。最後,我和太太決定離開香港找一家適合他的學校。最初沒想這麽遙遠,只是想找學校和定居下來。太太帶兒子先到澳洲的墨爾本,用學生簽證讀了兩年書,令我欣慰的是,這兩年兒子都沒有換過學校,可以說,是澳洲教育讓筆者一家人安頓下來。
澳洲特殊教育的特黠
澳洲的特殊教育成效顯著,有兩個特別的地方:
第一是講求包容性,尊重個別差異,諒解他人行為,令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壓力減少,對學習的接受度更高。
第二是制度具靈活性,以筆者的兒子為例,他可以三天讀普通主流學校,剩下兩天讀特殊學校。這做法可以讓孩子過普通學校的生活,從而了解正常人的行為和態度,像一個普通人一樣融入社會。而同時在特殊學校裏,孩子能接受專門的訓練以修正他們的行為。以筆者的兒子為例,見到特殊學生時,他會覺得他的表現比他們好,從而培養了他的自信心;但當他面對很多方面比他優秀的主流學校的學生時,他不會有太過強烈的自卑感和挫敗感,因為比起長期在特殊學校的學生,他的表現已算出色,仍能抱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如果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在主流學校讀書,漸漸地就會產生自卑心理,感覺自己很多事情都控制不了和處理不好。所以澳洲的特殊教育令我兒子受益匪淺,教他包容,激發潛能,融入社會,令他很快樂地度過了小學生活。
放棄求職選擇創業
看到兒子不斷進步愈來愈快樂,於是我也下定決心定居澳洲。在澳洲事業發展上,我有兩個抉擇,究竟是像以前在香港一樣在大學教學,在澳洲尋找教學職位,抑或是找尋其他的發展方向。我擁有社會科學、人力資源管理、新聞學、教育管理、中小學教育、政策研究的大學學位,但因為文化的差異,工作崗位的需求,這些都不適合澳洲的環境。後來我很不容易才獲得澳洲兩所大學的聘用,但遺憾的是合約期只有一年,最終筆者明白到這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出路,於是我決定放棄大學教職,踏上創業之路。
創業之路不易走
其實在筆者內心裏,一直想開辦學校或者相關的教育業務。奈何澳洲的小學和中學門檻非常高,不鼓勵以私人盈利模式營運中學教育,所以申請牌照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以致於全澳洲只有很少以私人公司營辦的私立學校,要實現開辦中小學的夢想絕不容易。最終,我明白到可以選擇的教育業務只有幼兒教育、職業培訓和教育中心。於是,我的創業路便從幼師培訓開始,後來漸漸開始涉足開辦幼兒園的業務。幼兒教育在澳洲是民生的需要,我一直認為教育應該從幼兒教育開始。但當我下定決心去走這條路後,過程也並非一片坦途。最開始申請Child Care Service Approval的時候,我必須熟習數百條幼兒教育相關法律,經過筆試和麵試後,才能取得相關證明。開始營運幼稚園時,因為不熟悉相關的行業情況,也有被員工刁難及奚落的情況。更甚者,亦有一些員工表現出不合作及不服從的工作態度,處境也甚為坎坷。
在香港從事教育長達20年的我,多年來一直協助中小學及幼稚園進行課程改革,其實個人心願是想將最理想的課程根植於澳洲。人到中年移民澳洲,感覺無法伸展這一番抱負,每每想到這樣的艱難處境,情緒都不免有點低落,但面對現實的重壓,我並沒有沉浸在挫敗中無法自拔,當時的我一直在思索可行的出路,汲取經驗教訓。
後來,北歐的芬蘭教育吸引了我。最後我決定引進我一直很欣賞的芬蘭教育作為突破點。芬蘭教育注重學生創造力和求知欲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重視信任、聆聽和尊重,他們把生活中的每時每刻的所見所聞當作學習的過程,引導一種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與澳洲教育部門溝通後,我的主張也受到了認可,即在澳洲課程中加入芬蘭元素,培養全人發展,幫助孩子成為世界公民的基石。如果這幾種基礎打得好,小朋友就可以獲得這些特質。
芬蘭幼稚園令很多人為之讚嘆。芬蘭教育有助於孩子塑造性格,學習積極性和顯著性大有提高,亦非常懂得尊重別人,同時,家長很欣賞芬蘭教育的的全人發展理念,員工也從芬蘭的同事身上學到很多以孩子為本的教育理念,很享受芬蘭同事的協助教學。我們的芬蘭品牌競投新開的幼稚園時,亦因為課程特色及品牌競爭力,讓我們能在有歷史和規模的教育集團中脫穎而出。
推行芬蘭元素課程之中,我最關心的是如何去實踐理念。當時我決定從芬蘭聘請富有經驗的老師到每所幼稚園擔任課程領導及課堂教學的角色,除了在現有的幼稚園改革課程之外,我也嘗試去創建全新的幼稚園,過程中學習到不少關於建築工程、裝修及牌照申請的知識。在籌建多所幼稚園的同時,亦認識了對幼兒教育的有心人。他們大部分都來自香港,曾經從事企業管理、傳媒、資訊科技及中小幼教育等行業。此外,不少有營商經驗的香港朋友亦紛紛與我們合作,以創業移民的方式加入我們的大家庭。我們一班香港人有幸在澳洲走在一起,共同實現彼此的教育理想,燃點美夢。
筆者的移民路,縱有點甘苦,但也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