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綠幕已垂,國民黨大敗,同時失去行政立法的話語權,令藍營一片愁雲慘霧。同屬藍營的新黨雖然認同台灣未來四年不容樂觀,但卻已收拾好心情,準備繼續上路。本社到訪新黨總部,專訪新黨主席郁慕明及新黨青年委員會主席王炳忠,他們共同指出,未來取決於教育之上。
採訪、攝影:文灼非、馬文煒
台灣逐步走向「獨」
郁慕明今年75歲,出身上海藥商世家,1948年隨父親郁元英赴台,年輕時是國民黨一員。先後參與保釣運動、晉身立法委員,他於1993年因反對李登輝的兩岸政策而脫離國民黨,創立新黨。從歷史一路走來,他形容今日台灣的教科書扭曲和省略了很多歷史,包括當年抗戰的實際情況。「年輕人否定了自己的祖先,說我們不是中國人,我們是台灣人,跟中國沒有關係。」郁慕明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根,他希望,年輕一代能認清歷史事實。
他認為近年台灣愈發走向「獨」的方向,對於蔡英文當選總統後,這個趨勢會否持續,郁慕明指出:「不是會不會,是一定會!」表面上,兩岸至今風平浪靜,但他認為今日的民進黨始終有「獨」的本質,提倡台灣意識等本土概念,「對於大中華的未來沒什麼追求」。
統一無懸念 和平有保留
本土思潮在台灣醞釀多年,於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全面爆發。運動由年輕一代率先掀起,在這個偏綠的階層,反中、維持現狀、抗拒兩岸融合的意見佔大多數。然而,新黨的青年委員會主席、80後的王炳忠相信的卻截然不同。「從我國中的時候就期待着,兩岸都是中國人,應該要團結,結束從鴉片戰爭以來,被外人見縫插針的不幸的歲月。從鴉片戰爭到現在還不到200年,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遠大,「到2040年左右,中華民族會走到一個新階段,我是這麼覺得。」
他相信統一是歷史大趨勢,不由意志左右。然而,他擔心的卻另有其事。「我對統一沒有一點懷疑,我覺得它會發生,我擔心的是和平統一。坦白說,我不樂觀。」王炳忠直言,以台灣目前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不見得動武,只是經濟封鎖,台灣也沒輒,但我要問的是,統一的目的是什麼?」他指,統一不是終極目標,「統一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全世界,不要讓外人來分裂我們,但如果統一的結果是撕裂的關係,以後怎麼辦?」他以香港為例表明,即使融合一體,但若分歧不減,將會是另一個「大爛攤」。
周子瑜事件惹統派內部爭論
王炳忠指出,兩岸問題的關鍵在於台灣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同感愈來愈薄弱,覺得自己與中國毫無關係。「台灣的中國認同在這些年一直下降有不同原因,其中之一是國共內戰歷史造成的,本來就很難解決;加上台灣被日本殖民51年,兩個因素加起來就讓問題極其複雜。」他指出,這個複雜的問題並未在蔣經國時代得到處理,反而因當時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態度而停滯不前。「到他晚年開始進行台灣民主化,卻在未能成功轉型以前就走了,剛剛那時碰到李登輝,一連串的歷史造成今天複雜的問題。」
選前發生周子瑜事件,惹起兩岸網路公憤,作為偏統派的一員,新黨的王炳忠形容,統派內部也因這件事起了不少爭論。「不少人說周子瑜也沒說什麼很明顯的台獨言論,我們認為我們要縮小打擊面,而不是擴大敵人。」他指,統派應針對高調宣揚台獨和親日的分裂主義者。「像台灣很多名嘴,天天上電視台幫着綠營,參加過反服貿,但他們卻也會上大陸電視台,在媒體寫文章。在台灣講的是一套,到大陸又換另一套語言。」
王炳忠替周子瑜不值,「這些人反而沒事,周子瑜只是娛樂演藝的,卻中槍」。他認為必須要分清楚台獨跟「獨台」。「台獨是直接連中華民國也不認的,認為台灣是另外一國,國號、國旗都要改,這種是明白的台獨;而獨台是20多年來大家分不清中華民國跟台灣,以為中華民國跟中國是二元對立的。」他指出這是由於李登輝時代提倡去中國化,遺留下來的問題。故此他認為不能怪年輕一代,「因為他們是被教育出來,他們把自己當成台灣人,但沒有到中華民國也不要。對年輕的獨台一代,我們是要教育他,而不是打擊他。」
開放對統一內容的想像
何以一定要統一?因為王炳忠相信,國家只有統一才會強大。「台灣的地理環境令她若不跟中國大陸統一,便會被美國、日本利用作制衡中國崛起的棋子。」因此,他深信無論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皆不可能允許台灣獨立。「即使台灣往獨的方向走,她不會真的獨,只會成為美、日的附庸。」王炳忠畢業於政大外交系,深明國際關係,他形容「國際關係就是強權政治」,在中、美、日三方角力中,台灣自然被用來壓制中國。
王炳忠認為,統派長期被民眾誤解。「統一被扭曲成失去民主、自由,這是幾年來台獨派故意去操作的結果,讓人民有這樣的想像。」他形容,台灣媒體傾向把醜化大陸當作習慣,希望能扭轉這個傾向。「我們不能讓人覺得統一就是國民黨,就是權貴問題,與腐敗等各種問題劃上等號;應該讓人聽到統一就聯想到創業、新機會,是一個開放的新天地。」
他以兵役為例。「台灣人大部分都不想當兵,也有很多就業的問題,還有反核問題,這些問題皆可透過統一去解決。統一後若把外交國防交給北京政府來處理,內政則由我們台灣人來處理,難道台灣人真的不要嗎?其實不會,可是沒有人讓台灣人有這樣的想像。因為統一這兩個字不能講,講得就等於是威權、沒有民主。統一的內容是可以很豐富的。」他又指,台灣缺乏能源,但如與中國大陸統一,就能共享能源,反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兩岸同模糊 做事不乾脆
不過,郁慕明承認獨派的台灣意識是花了幾十年時間培養出來,一時間難以扭轉。「國民黨錯失了機會,過去8年是有足夠支持,但沒有扭轉勢頭,自取沒落。」國民黨仍有機會重奪政權嗎?他指並非無可能,「我們可以預測到未來四年,蔡英文當家以後,經濟、政治、兩岸和平也不會怎樣改善,只會繼續往下,到時民意要重新考慮。因此國民黨應在這四年重整旗鼓、改革自身」。
郁慕明相信,馬習會對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幫助有限。「馬習會往前走也沒用,換朝代就沒用,新當家的作風可以不一樣。」他指,若蔡英文立場模糊,大陸的對台政策相信不會跟馬英九時代一樣。「你模糊,大陸也跟你模糊,大陸一模糊,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不乾脆。」
情況比陳水扁時代更差
王炳忠也認為,蔡英文當選後大陸將會「硬不得、軟不得」,「大陸如果不硬的話,就像是蔡英文跟馬英九也沒差,但硬過度又不行。大陸將很難掌握這個度。」他形容,目前情況就如回到2000年陳水扁上台的時候。當時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公開說「誰要搞台獨,誰就沒有好下場」,結果陳水扁高票當選,中國大陸便進入他所說的「硬不得、軟不得」狀況。「但今天更危險的在於台灣的綠化程度更高,2000年時還有一大片藍營制衡綠營,但現在整個藍營都倒掉,這是更為嚴重的。」
無論如何,民進黨已實現全面執政,如果未來四年不能維持兩岸現狀和改善經濟環境,相信民意將會倒戈相向。而國民黨全面在野,除了亟須積極改革,更要做好在野黨的監察角色,為寶島謀福祉。馬英九將在半年後完成歷史使命,退下政治舞台。郁慕明相信,他於兩岸關係中還能發揮一點作用,但作用有多大,則取決於他往後的發展。「重點在於他用什麼身份,若是用國民黨主席身份,黨員是否接受?也可以用榮譽主席的身份,跟連戰一樣,但國民黨在朱立倫時代已經沒有榮譽主席了。與大陸交往,身份對襯很重要。」馬英九會否成為另一個中國大陸的「老朋友」?兩岸民眾將拭目以待。
(圖片:灼見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