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文物」奪天工
李老師帶來一批珍貴的刺繡、文物,一邊欣賞藏品,一邊聽她介紹,細述背後的故事,好像觸摸着歷史,與文物在不同的時空對話。
她先展示一套設計獨特的侗族服飾,非常罕見。上衣直領對襟,短袖無鈕,衣服下半部用纖幼黑繩結成網狀,衣邊下垂鴨羽毛管及琉璃珠串飾;內配菱形胸兜,上方繡花卉紋,色彩亮麗。下裳襯以及膝百褶裙,裙子看起來柔軟光亮,亦別具特色,穿起來特別婀娜多姿。
「漿染的方法很特別,先用藍靛多次染色(註1),然後將裙子打摺捆紮,再用牛膠經多次漿染而成。據說,為增加黏性和亮度,漿染時會加入蛋清、野百合、山藥及刺梨根。裙子要經多重工序,花很長時間才製成,部分百褶裙會被捆紮多年,直至穿着時才拆開。」李老師詳加介紹。
李老師對少數民族的服飾,收藏甚豐,而且跨越不同地域,從南到北都有,是全國性的。例如「赫哲族魚皮男裝」,赫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以捕魚維生,聚居於黑龍江一帶。擅用魚皮製衣,魚皮衣既保暖,亦防水、輕便耐磨、不掛霜,但製作工序複雜費工,需要對魚皮以特製木槌反覆捶打,直到魚皮變軟,再染色並縫製。
少數民族的服飾,真的有如「穿在身上的圖騰,記在衣上的史詩」!
接着,她取出幾幅清代的「綾」(註2),不但色澤素雅,既薄且輕,放在手上,輕如無物,既軟且暖,圍在脖子上,暖如羊毛……百多年前,原是富有人家所用之物,官服亦多用綾,上佳絲織品,得來不易,老師原想用作圍巾,但後來改為教材,如此慷慨,實在難得。
談及綾羅綢緞等絲織品,李老師又介紹一種最獨特的裝飾物料──「板蠶絲」。中國西南部的少數民族,利用家蠶吐絲的特性,讓牠們「自我製造」一種絲料。人們把幾千條蠶放在一塊長約兩米、打磨光滑的木板上,蠶寶寶不斷吐出的絲交織成一層絲片。「現時在貴州,仍有些村寨生產這些罕有而纖細玲瓏的物料,如舟溪的苗族把小塊的板絲用作堆飾,而丹寨的苗族用來作刺繡的地料……」如此高超的技術,真不可思議!
李老師還帶來兩件很特別的銀器,一個銀製縷空的香囊,形狀像個花瓶,「瓶」與「平」諧音,寓四季平安;另外一個是藥瓶,四個瓶子連在一起,一面是梅蘭菊竹、四時花卉,另一面刻上「平安散」、「痧藥丸」、「卧龍丹」、「時正丸」,可以分別盛載不同的藥品,瓶內還附有小匙子。整套藥瓶造型簡單,然而刻工精巧、手藝超卓,美觀實用兼而有之。
在刺繡方面,李老師亦帶來不同類型的精品,其中有幾件「舖絨繡」(註3)掛飾,圖案多樣,線條灑脫,手工非常精細,紋樣方面,除了傳統花鳥,如桃子、蝙蝠、蝴蝶,還有《白蛇傳》、《西廂記》等民間故事,構思巧妙、繡工細緻、盡顯民間智慧。
此外,還有繡荷包、香囊、耳套、針線包,而且繡法不同,如打籽繡、網繡、珠繡……無論色彩配搭和繡工,都十分精彩,圖案清晰秀麗,具有濃郁的裝飾效果。
最後登場的主角,是多幅令人驚艷的苗族刺繡背帶,李老師擁有300多幅珍貴的藏品,她精選了好幾幅,逐一展示介紹,Show & Tell,其教學之道,一以貫之。
背帶原先都是族人自用的,後來才出售。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模式,花樣各異,即使在同一村落,每條也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內蘊祝福,充滿寓意。
苗族的刺繡針法甚有特色,例如「數紗繡」,是個中表表者,她們按照織品的經緯紋理用平繡針法刺繡,效果與織錦相似。刺繡時不用底稿,在背面運針,故有「反面挑,正面看」之說。她們認為底部整齊清潔才是上品。構圖複雜、設色講究、繡工精巧,這種工藝水平,實在教人感到訝異。
李老師先取出一幅「蝶鳥紋刺繡背帶」,正是用「數紗繡」技法繡成的,背帶的主紋為蝴蝶和鳥。苗族人信奉萬物有靈,上至天上的日月,下至地上的花鳥、昆蟲……都成為刺繡對象。整件背帶布滿各式各樣的昆蟲,圖案包括蝴蝶、蜘蛛、蜜蜂、蒼蠅、蚊、魚及水車等,充分反映她們的日常生活,更帶出萬物平等的觀念。
在眾多的動物中,苗族人特別鍾愛蝴蝶,在苗族的背帶和衣飾中,很少是沒繡蝴蝶圖案的。這與其神話傳說息息相關,苗族人崇拜蝴蝶,相信蝴蝶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祖先,故稱之為「蝴蝶媽媽」。
李老師一邊展示這件珍品,一面細心講解「這些刺繡,除了工藝超卓,而且充滿民間智慧。在整幅刺繡中,偶然會發現到一些小瑕疵,或一點空白,原來是故意的。她們認為人不能太自滿,故此刻意弄點小瑕疵,甚至留一點空白,以示做人要『留有餘地』,同時,也為下一代留點進步的空間,期望刺繡工藝能承傳下去,一代比一代進步。」背後的哲理,還有這份心意,令人歎服不已。
接着的一幅是「蝴蝶紋刺繡背帶」,紫綠相襯,顏色悅目,繡工精巧,主要用絞繡(註4)法繡成。細看之下,只見背帶下部中間有八隻蝴蝶繞圈飛舞,四角為合翅竭息的蝴蝶,用白色包芯線勾勒輪廓,內用綠或紫線以平繡法填滿。
「上面兩個小方形,下面一大個方形的構圖,是貴州織金地區的固有圖式。背帶上的圖案代表一幢房子的正面,上面的方形為窗戶,下為廳堂,四邊黃白色的粗線代表牆磚,屋內外布滿飛舞的蝴蝶,象徵期盼獲得蝴蝶媽媽的庇佑,保佑闔家平安幸福。」經李老師遂一細說,苗族的故土風貌,仿如展現目前。
另外一幅是「花卉紋刺繡背帶」,以橙色為主調,令人眼前一亮,構圖也別具特色。背帶上的圖案用平繡及鎖繡(註5)勾勒輪廓,內裏則以包芯線絞繡出細密的圖案。
「背帶上的圖案是一間房子的鳥瞰圖。下面的大方形是廳堂,三邊有樹枝製成的圍欄,廳堂內的紅、藍、黃色分別象徵生活中的火、水及穀物,其外的小方形代表門墩,據說苗族人認為門墩是生育男孩的吉祥象徵。另外兩個大方形內所繡的多個圓形代表樹幹或樹頭,苗人喜歡在門外聊天,那許多的樹頭,象徵人丁興旺,百子千孫。」如果沒有李老師的導賞,哪能領略箇中深意?
還有一幅「蝴蝶紋刺繡背帶」,原是李老師一位苗族朋友的母親手縫製的,她很感謝老師對民族文化的推廣,特意送給老師。可是,李老師不欲奪人之愛,雙方推讓下,終於以高價購下。紫色背帶上的大蝴蝶由13塊繡片組成,活像一幅民族風景畫,洋溢着濃濃的生活氣息。「蝴蝶媽媽」的頭部繡了一隻螃蟹,蝶身繡有蝴蝶及蟲鳥紋。蝴蝶的翅膀由一組對稱的圖案組成,繡有青蛙、猴子、貓捉老鼠、蜜蜂與青蜓等圖案,象徵孩子健康活潑地成長,道出母親的期盼。背帶的邊沿則繡有相吻的鳥兒,寓意孩子將來的婚姻美滿幸福,而鳥叼蟲則隱喻母親哺育之恩情。」她說這幅背帶曾「帶大」七個兒女,它背後的故事更為動人。
我們邊看邊談,不覺時間溜走,已過了三個小時。李老師展示最後的一幅背帶,是藍色的「幾何紋刺繡」,不單顏色雅致,而且構圖布局,別具心思。此幅絲織素錦平滑光亮、柔軟輕薄,織工細緻。上面九個菱格內的圖案,主要是幾何紋、八角花、蝴蝶及鳥等。菱格內的圖案,排列規整而富於變化,如展翅的鳥兒,呈現的姿態各異,或相向、或背向、或昂首、或俯首……若仔細察看,還會發現在一組相同的圖案中,會突然出現一、兩個另類圖案,也許是作者的個人標記,足見其匠心獨運。
也許大家都會感到奇怪,何以苗族婦女把如此美麗的刺繡置於背部?「在苗族社會,族人往往以織藝、繡技作為評審婦女的品德、能力的標準。女孩子在四、五歲時,便開始學習刺繡,她們的聰明、智慧、勤勞和美德,全體現在這些工藝上。若能刺繡出愈細緻的作品,反映其脾氣和性情愈佳。」這些刺繡精美的背帶,只在隆重場合,如過新年、喝喜酒,以及在大節日或趁墟時才取出來用,也是女子向人們顯示自己繡工的方式。「當人們看到工藝精湛的作品時,自然會在背後讚美不已。她們認為,背後的稱讚,才是真正的表揚。」李老師娓娓道來,令人恍然大悟。
一幅又一幅的民間刺繡,不但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而且蘊藏着少數民族的生活智慧,以至傳統美德。但願如李老師所言「通過刺繡,這種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得以代代相傳,一直延續下去!」
「緣起不滅」說敦煌
現為敦煌研究院特別研究員的李老師,談及自己從入門而成為敦煌專家的經歷,全繫於一個「緣」字。
在90年代,她曾三訪敦煌。最初,她與友人同遊敦煌,她純粹抱着觀光的心態,其後兩度再訪敦煌,因緣際會,當時的「考古學會」邀請她就敦煌之旅主持講座,分享見聞感受。
李老師很謙虛,自言起初對敦煌一無所知,甚至以「蒙查查」來形容自己。為了準備講座,需要閱讀不同的書籍,從而了解敦煌。她想不到,在研習的過程中,初則感動於敦煌千年不滅的風華,進而懷着虔敬之心,令她不知不覺間逐漸走上研究敦煌的不歸路。
她認為敦煌的影響,並不限於宗教層面,敦煌的文物、石窟藝術,彰顯出大量當時人民的生活資料,極富人文精神,亦具有極高的藝術及歷史價值。
「敦煌在千多年來,經歷多次的天災與人禍,慘遭不少破壞,但多個朝代的壁畫、彩塑等文化遺產,仍能保存至今,簡直『如有神助』,實在是個奇蹟!」故此,她發願要好好保護敦煌藝術。
在2010年,李老師與一群熱愛敦煌藝術的人士成立「香港敦煌之友」,目標在保育、研究及傳承敦煌石窟藝術文化。
她強調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敦煌石窟加快數碼化,一方面能加強保育,減輕環境變化對文物帶來的影響和破壞,另一方面,透過數碼化,可把敦煌石窟藝術,推廣到不同的國家、地域,藉此,亦可拓寬文化普及的層面。
訪問後,離開大學校園,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中,躍現出多年前的一次暑假旅程。說起來,已是30多年前的往事。
那是1982年,我曾隨團走訪「絲綢之路」。那時的敦煌,仍未建機場,從香港出發,先飛往西安,然後乘火車到柳園,接着再坐兩個多小時的汽車,橫過浩瀚無垠的「礫漠」,才進入沙漠中的「綠洲」──敦煌。途中車行顛簸,風沙撲面,偶爾有駱駝在旁邊走過,首次看到「海市蜃樓」的奇景,就在此不毛之地。
走進敦煌,參觀了莫高窟,自此,開始認識敦煌藝術的點滴。其後,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座佛教藝術寶庫,我還預先訂購了整套的《敦煌石窟全集》。當年,工作忙碌,每收到一冊畫卷,只能匆匆地翻閱一遍。
長溝流月去無聲,十多年過去了,26卷的全集,仍齊齊整整地躺在那設計典雅的特製書櫃內。一直以來,我從沒好好地研習「敦煌」學,真慚愧!
「一粒沙裏看世界,敦煌是沙漠中看世界的天書。」我想,我一定會抽出時間,認真閱讀書房中這套難得的畫卷;而且要抓緊機會,再走一趟絲路,仔細欣賞偉大的敦煌石窟藝術。
註釋
註1:染料由野草灰和樹根灰所煮,經過濾後加入已發酵的藍靛和酒,以加強染料的鹼性,令布料柔軟光亮。
註2:綾多用斜紋織或,最早的綾表面呈現疊山形斜路,質地輕薄、柔軟,可做四季服裝,或用於裱畫裱圖。
註3:「舖絨繡」是紗繡針法的一種,也是刺繡傳統針法,以素紗作底,用彩絲在紗底上刺繡出花紋;繡滿紗底,不露地子的叫「舖絨」。
註4:「絞線繡」又稱「纏繡」,先以較硬的梗線或家麻為內芯,芯線外緊密纏繞絲線製成的彩色預製線──稱為「綜線」,將綜線盤繡出各種紋樣,再用單股絲線將其一節一節固定在底布上。
註5:「鎖繡」是古代刺繡傳統針法之一,由繡線環圈鎖套而成,繡紋效果似一根鎖鏈,故名。
本系列文章:
「收而不藏」道文物,「靈根自植」拓新知──專訪李美賢老師(二之一)
「針情線韻」說藏品,「文化傳承」話敦煌──專訪李美賢老師(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