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另一作者侴紀堯為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及中藥研發中心研究員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彥修,浙江義烏縣人。其所居住的赤岸村,後改為丹溪村。因而被人尊稱「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他和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一起,譽為「金元四大家」。朱丹溪是四大家中出生最晚,卻對中醫學貢獻最大的一位,他從師於劉完素的再傳弟子羅知悌,並旁通了另外兩家張從正、李東垣之學,所以丹溪事實上是繼承了「金元四大家」中其他三家的學術思想,且集醫學、哲學於一身,他宣導滋陰學說,創立丹溪學派,奠定了滋陰學派的理論基礎,是「金元四大家」中最晚出名也是成就最大的一家。
母親患病 立志鑽研醫術
朱丹溪自幼勤奮好學,日記千言,過目成誦,對言章詞賦乃一揮即成。於是日有所悟,學業大進,即成學識淵博之大儒。30歲那年,其母患病,但尋求眾醫仍束手無策,深悟:「醫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養親不可缺。」於是立志苦心鑽研醫術,夜以繼日研讀《素問》。經歷三年,似有所得,五年,治癒其母頑疾。其後,丹溪對於南宋所制定的《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產生質疑,發現其書之所言與《內經》、仲景之意若是不同,於是決定背井離鄉,訪師問道,以探尋解決古方和今病之間存在的矛盾。
遂於西元1322年,輾轉至今日杭州城,歷經苦難,終師從劉完素之弟子,御醫「太無先生」 羅知悌。在其悉心指導下,朱丹溪認真研究了《內經》、《難經》、《本經》等醫學經典著作,對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的著作也進行深刻探索,在醫學理論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學術淵博,醫術精湛。數年之間,朱丹溪「聲聞頓著」,名震遠年,「四方以疾迎候者無虛日」。
朱丹溪一生著作甚多,有《丹溪心法》、《本草衍義遺》、《外科精要發揮》等近十種,其中《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為其代表作。朱丹溪力倡在「相火論」基礎上的「陽常有,陰常不足論」為核心, 其影響深遠,他特別強調人之所以陰常不足,一方面是因為在生理上人的陰精難成易虧,即隨着人的生長於衰老,其陰精會逐漸衰弱不足;另一方面,由於人攝生不慎,相火容易妄動,遂煎熬真陰,即告誡人們切勿輕易動怒,並在治療上強調滋陰則降火,順應四時,調神養氣,以保護陰精,被後人稱為「滋陰派」的代表。現代人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空閒時又多應酬和睡眠不足,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導致人體陽盛陰虛和心浮氣躁,所以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滋陰降火,調神養氣的中成藥產品,他們都是受到朱丹溪的理論影響,強調陰虛會造成火氣妄動,體虛乏力。
《丹溪心法》複方 曾用作治療SARS
在中藥方面,朱丹溪部分歷史悠久的成就已被世人沿用至今,尤以其《丹溪心法》中所記載的複方玉屏風散為例,此複方乃黃芪、白朮、防風三味藥組成,黃芪作為補氣藥之代表,可大補脾肺之氣;白朮亦可健脾益氣、固表止汗;而防風以祛邪為主,可以解表祛風;其三者組成乃益氣固表、祛風止汗的效驗良方,現今已在預防和治療體虛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臨床中,利用玉屏風散可調節機體免疫機制的功效,來防治細菌感染乃至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干預治療。
本實驗室基於玉屏風散在免疫調節方面的良好功效,通過現代儀器手段對其內部所含生物活性成分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在制定有效品質控制基礎上,並對其調控細胞炎症因數基因表達的作用機制開展了進一步的說明,從分子生物學角度闡明了玉屏風散作為中藥免疫調節劑在抗炎及抗病毒方面的有效作用。於此同時,也是對元代醫學巨匠朱丹溪給世人所留下瑰寶進行了科學地論證,對增強免疫功能、抗炎、抗病毒的藥物研發提供了潛在的科學依據。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