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那天,是復活節假期後的一天,陽光異常的燦爛,走在尖沙咀的彌敦道上,遊客仍多,熙來攘往的,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不住的在眼前滾動。
我匆匆走進基督教青年會地下大堂的餐廳,盧文敏和關夢南兩位先生已在座中。
盧文敏原名盧澤漢,是文壇的前輩,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活躍於文壇,他熱心寫作,也編過文藝刊物……
在訪談中,話題當然離不開「當年」──點點滴滴的往事,一步一腳印,逐漸清晰展現。
始於投稿
50年代,盧文敏念中學時,雖無名師指導,已開始寫作。當時有一位報販鄰居,經常免費提供報紙,供他閱讀,如《香港時報》、《星島日報》、《華僑日報》、《香港商報》等。他看了不少報章副刊,眼見不少人投稿,於是自己也作出嘗試。
「我在1955年開始投稿,第一篇作品是散文,刊登在《電影日報》上。稿酬是一張「戲票」,看的電影是《賓虛》,荷里活的大製作!」60多年前的往事,他仍記憶猶新。
這是莫大的鼓勵,讓他踏上寫作之路。
當時,他也閱讀了很多名家名作,例如魯迅、巴金的作品,都是其兄長的藏書。
自此之後,他投稿不輟,高中三時,其同學祝康彥也曾將他的作品,交到祝父所編的《香港時報》上發表。此外,他也曾投稿給《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華僑日報》、《星島日報》等報章的學生園地。
1957年,盧文敏畢業於九龍東方中學,然後遠赴台灣,入讀台灣師範大學的國文系,女作家謝冰瑩、孟瑤也曾是他的老師。在台灣求學這段期間,他很活躍,曾參與台大「海洋詩社」,師大「縱橫詩社」、「藍星詩社」、「文訊」等很多藝文活動,認識了不少文壇師友,亦有創作新詩、散文、小說。
念大二時,他的一篇作品,被收入學生創作選集《靜靜的流水》中。《靜靜的流水》於1959年,由「自由出版社」出版,是第一本青年文集,收錄的都是當時香港年輕人的作品,由易君左先生封面題字,還有他撰寫的序文。
同年,盧文敏與五位從香港往台灣升學的僑生,得作家王藍推薦,由僑委會資助,於台灣出版了《五月花號》,此書為詩、散文、小說合集,還邀請到王藍與徐速作序。
盧文敏第一本個人詩集《燃燒的荊棘》,於1961年,就他在師大畢業的那一年,獲「藍星詩社」創始人覃子豪及余光中先生的推薦,亦由僑委會資助出版。集子收錄了40多首詩,記錄了一位文藝青年的創作激情──「以血去呼喊黎明,以淚去凝聚痛苦,以心去點燃火炬」。
寫作路上
1961年,盧文敏回到香港,先後在元朗崇德英文書院及李求恩紀念中學任教。教學之餘,他經常在《大晚報》發表散文和小說,亦編過幾份文藝刊物,包括《學生生活報》、《文藝沙龍》和《文藝》。
《學生生活報》始創於1961年11月,由大乘佛學社社長劉銳之先生資助出版,其內容與風格類近於當時的學生報,如《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在啟蒙老師慕容羽軍、雲碧琳夫婦的協助及指導下,他主持了半年的編務。
1962年,《學生生活報》曾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說集《遲來的春天》,將當時文藝青年的作品結集出版。作者有梓人、司馬靈、桑品載、盧文敏等。
「當時想辦一份中立的,綜合文藝、知識與思想的青年學生刊物,我嘗試走出一條獨立之路,可惜因銷路問題,半年左右便停刊了。」談及往事,他不無慨嘆。
然而,醉心文藝的盧文敏,並沒有因此而停下步來,他獨資辦了《文藝沙龍》,這份刊物於1963年七月創刊,得慕容羽軍之助,除了廣邀名家如李輝英、趙滋蕃等助陣,亦向青年作家約稿,無論在內容、風格,以至編排等方面,都銳意創新。
「站在文藝立場上,既不能盲從,亦不能偏激,所以要辦可以白由揮發不同見解的『沙龍』……沒有功利,只有熱忱!」正是他們標示的「沙龍精神」。
在寫作的道路上,盧文敏開始提倡「雅俗派」,嘗試另闢蹊徑,將嚴肅的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結合,但雜誌只辦了幾期,就因為銷路未符理想而停刊。
其後,盧文敏亦曾參與《文藝》的編務。《文藝》的前身為《華僑文藝》,是早期推介台灣作家作品的香港雜誌,風格與《蕉風》相近,銷往南洋一帶,作者大多是成名作家,如李金髮、覃子豪、謝冰瑩等,作品水準頗高,既有寫實主義,亦有現代主義作品,不囿於某種文學主張。
最初,盧文敏只在《華僑文藝》上發表作品。後因南洋排華之故,刊物易名為《文藝》,1963年盧文敏獲邀加入編委會,並致力於小說創作。至1965年1月,《文藝》因銷路大跌而停刊。雖然如此,他仍努力寫作,作品散見於《蕉風》、《劇與藝》等刊物。
談到那些年,在文壇打拚的日子,盧文敏還提起一位「不打不相識」的文友,那就是李昕(原名李國柱的相學家林真)。他們在1964年《天天日報》上打了一場為期多月筆戰,後來卻結成好友,李國柱還將他推介給出版界的羅斌先生。羅先生是環球出版社與《新報》的創辦人,出版報章連載小說,捧紅了不少流行作家,旗下的《武俠世界》是長壽雜誌,更曾創辦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盧文敏毫不諱言,不喜歡刻板的教書工作,一直想轉行成為專業作家,所以早就以筆名兼職寫稿,還出版流行小說。因緣際會,認識羅斌先生,也許就是促使他走上「通俗文學」之路的轉捩點。
通俗文學
直到1977年,盧文敏正式告別10多年的教學生涯,離開李求恩紀念中學,全力投身於寫作與出版業。
「我每天可寫7、8個專欄,在報刊連載長篇小說,既有固定收入,亦可滿足寫作的夢想。」那是報業的黃金時期,寫稿也足以維生。
「我曾進入導演張徹的長弓電影公司,在編劇組工作,吳宇森就在導演組……」想不到,原來盧文敏也嘗試過當電影編劇。
當時,他在香港辦過好幾份雜誌,其中包括《醜聞》、《風雲》、《黑皮書》等。他以孟浪、艾迪等筆名,在《天天日報》、《新報》、《藍皮書》等多份報刊撰寫流行小說,題材包括魔幻、靈異、偵探、愛情、科幻……
他寫了幾百萬字的流行作品,部分亦已結集,出版了10多部單行本。
盧文敏坦言,不大喜歡寫傳統保守的正統作品,較為偏愛一些異類大膽、魔幻新派的題材,尤其是靈幻、荒誕的小說,他寫得最多。
這個時期,他寫的大多是通俗作品,與嚴肅文學漸行漸遠。然而,他偶爾亦會創作純文學作品,在《中華日報》、《蕉風》等報刊發表小說與新詩。
盧文敏經常往台灣探望文友,也考察過當地的市場。1985年,他決定離開香港,轉戰台灣。
「我期望先辦通俗刊物賺錢,然後再創辦文藝雜誌。」盧文敏直率地道出當時的意願。
他與林德川先生合作,成立了「金文」、「美麗」及「追星族」三間出版社,出版通俗小說,並將台灣通俗雜誌「香港化」,先後出版了多本雜誌,最暢銷的是《靈異》,內容亦離不開科幻、宗教、靈異等題材。此外,他亦購買了香港流行作家的著作及漫畫的版權,在台灣出版。
他將香港的流行作品成功引進台灣,至於辦文藝雜誌,最終卻未能如願。
雅俗合流
2005年,盧文敏離開台灣。闊別香港20年,他又回來了,至今仍寫作不輟。在他的寫作生涯中,流行的通俗作品雖然佔大多數,可是,他早期創作的嚴肅文學作品亦不少。
盧文敏一再強調,文學的定義不應太狹窄,除了嚴肅的作品外,也應該包括流行和通俗的作品。他認為「作品的好壞,不在於它是嚴肅還是通俗,最重要是看作品本身有沒有特色,能否表現人性與社會的面貌。」
他借用沈西城對他的評語來形容自己作品的特色,「在通俗中有文學,文學中有通俗」。他認為「通俗與文學,並非對立的二元,雅俗合流,別具一格,亦非一般通俗作品可比。」
2017年初,盧文敏在香港出版了《陸沉》一書,收錄了15個短篇,全都寫於60年代,曾發表於《中國學生周報》、《蕉風》等雜誌。
書中最為人注目的一篇,首推〈陸沉〉。
這篇小說獲得了1966年《中國學生周報》徵文比賽公開組的第二名。當時的評判有名家宋淇、林太乙、孫述宇、李輝英,第一名是凌靜江(青水)的〈鷺鷥〉,第三名則是朱璽輝的〈泊〉。
「第一名的獎金有五百元,第二名也有三百元……」盧文敏笑着說。
小說借用扯旗山的傳說,寫出當時香港社會某階層真實的生活情況,人物包括無所事事的小混混、賣身的艇妹……。許定銘對這篇作品的評價頗高,認為「這是1960年代香港一角的剪影,是時代的紀錄,是極具本土特色的創作!」。
至於〈泥鰍〉,也是其代表作。小說最初在《中國學生周報》發表,曾被收錄於友聯出版社在60年代中期出版的《新人小說選》。書前有編者寫的〈代序〉,道出「收在本集的17篇作品,是從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近三年間發表的作品中選出的」。
當時的「新人」,包括大家熟悉的西西、綠騎士、崑南、亦舒、欒復(即蔡炎培 ),還有林琵琶、陳炳藻……
「創作〈泥鰍〉時,我正在李求恩紀念中學教書,小說中所寫的污水溝就正位於新蒲崗。」盧文敏告訴我們,故事雖然虛構,而場境卻是真實的。
《泥鰍》中的勞先生是住在徙置區的酒樓會計,受盡上司的閒氣、同事的白眼,他每天過着刻板的生活,活像臭水溝中的泥鰍,掙扎求存,生不如死。悲哀的是,泥鰍一旦離開了死水,卻連性命也保不住了。小說藉着主角的遭遇,道出人生的痛苦、現實的無奈。
盧文敏認為好的小說應具備「電影感、創造性及想像力」,在他所寫的小說中,不難找出這幾種特色。
超越過去
從早年的文青歲月,談到剛出版的《陸沉》,從純文學走到通俗文學,以至雅俗合流,盧文敏分享了他的一段復一段的寫作歷程、人生故事。
近年,除了整理尚未結集的作品,他還堅持寫作,專心創作現代詩,發表於國內外的網絡及文學雜誌。
「別具一格,超越過去」,正是盧文敏先生一直追求的寫作目標。
原刊於《大頭菜文藝月刊》第21期(2017年5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