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上市受阻,在最後一刻被煞車。有人認為,這跟美國大選有關。我看,其實內因多於外因。
如果不了解中國官場運作和官場文化的話,確實對這樣的事情難以理解。這樣龐大的集資計劃,理應討論得很細緻,沒有道理在最後一刻才出現這樣令經濟界感到不可思議的行動。這樣不僅對股民不利,還大大傷害了國際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外國過去批評中國不是市場經驗,力阻中國加入國際經濟組織,中國多次反駁和爭取。這次「螞蟻」緊急煞車,又給外國一個批評的理據了。
不過,從中國官方的角度看,也有他們擔心的理由。因為眼前中外進行貿易戰和「超限戰」的時候,中國不能出現任何經濟不穩定的因素;萬一發生金融震動,即使未到金融風暴的級別,也可能導致日後政權不穩定。
記得幾年前,中國部署擴大金融業,股市當然少不了。高層於是鼓勵全民入市,《人民日報》還有「股市只升不跌」的暗示。結果,很多人把資金投入股市,資金不足的就借錢買股,於是出現P2P浪潮,即個人向個人貸款,跟着又湧現大量小型貸款公司。最後,股市爆破,中央只能「暴力救市」,可惜投入2萬億元之後,其中1萬億竟然被權貴、企業和地方政府吸走。這個教訓確實大矣,所以現在必須謹慎。否則,今天的股民(尤其是中產者比以前多)如有損手爛腳,引發的政治震盪實在不可低估。
不透明的「常變」,正是中國特色
此外,現在中國的大型企業的對外聯繫,已形成一個中央不能忽視的「新常態」,「走資」、「洗錢」的方法多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在在需財,萬一出了大事,小股民情緒沸騰,國家財政不穩,豈不更糟?
所以,不排除官方與「螞蟻」不斷溝通的同時,雙方都在討價還價。「螞蟻」也十分聰明,表示「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一切順着官方的意願進行。但到了關鍵時刻,有些問題仍未取得共識,最後決策權還是在更高層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中央財經委員會手上。到了這個層次而忽然變化,過去的例子不少。這次是否一樣?不知道,但不透明的「常變」,正是中國特色。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