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炒」一詞在去年6月反修例示威開始時,首先由連登網民使用,表示為了迫使政府接納他們的訴求,不惜兩敗俱傷。這個抗爭策略,打破了以往民主派,包括最激烈的本土派的底線,即是無論如何都不要衝擊香港賴以生存的根本,例如迫使中央出動解放軍或不介意外國不再承認香港有別於內地的獨特地位等。這個不惜攬炒的立場被大多數參與抗爭的年輕人認同,有兩個主要理由。第一,他們覺得和平示威,甚至逾百萬人上街都不能迫使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唯有採取較為激烈的行動。第二,他們在計算攬炒的後果時,認為對方(包括中央、特區政府官員和建制人士)的利益會受到嚴重的損害,而這可能會成為抗爭最終成功的因素。
絕大多數港人(包括筆者)不認同攬炒。這解釋了中聯辦和港澳辦在批評民主派拖延立法會內會主席的選舉、近月的示威活動,以至黃色經濟圈等事件時,多次提及「攬炒」,藉此令市民感到厭惡。我相信,反對攬炒的文宣會成為建制派在9月立法會選舉前的統一口徑。這個策略會否奏效,讓我以去年區議會選舉時的情況作為參考。
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的口號是「反暴力」。事實上,當時個別示威者的暴力行為的確令不少市民反感。然而,選舉結果顯示,雖然建制派保住基本盤,甚至有些微增加,人數破紀錄的選民(包括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出來投票支持「示威派」,令區議會幾乎全部「染黃」。我對這個結果的個人觀察是大多數反對暴力的選民認為警暴問題更嚴重,而政府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令「反暴力」的口號失去公信力。
回應問題較一味批評有意義得多
既然反對暴力的市民不等於一定會支持政府。同理,反對攬炒的港人(除了堅定不移的建制分子)不等於因此不投民主派或反對派一票,或者不去投票。期望社會和諧穩定的港人今天心中的疑問包括:造成這個攬炒氛圍是否全部都是反對派和外國勢力的責任,與政府和建制派完全無關?凡是反對政府的所有黨派和個人都可以簡單地歸類為與港人為敵的「攬炒派」?除了出聲反對攬炒,政府和建制派可做過什麼實事去改善今天香港的政治、經濟、民生的狀況?為何代表香港未來的年輕人,部分竟然不惜攬炒?認真回應上述問題,較批評「攬炒」有意義得多。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