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蜒如巨龍般纏繞穿插於高樓大廈林立之間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原來的設計雖只視作便利該地區市民出入,以紓緩區內日見嚴重交通擠塞的輔助性「交通工具」,卻因為設計別具特色,沿途所經過的地方遍布歷史建築,成為香港島上其中一道迷人風景線,吸引無數旅客觀光「打卡」(拍照留念),時刻人流如鯽、絡繹不絕。
香港島上山多平地少,寸金尺土,各式大廈房屋聳立,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早已成為中外社會熱話。至於居民早出晚歸穿梭於社區之間常有人車爭路、交通阻塞的情況,實在是人盡皆知。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的興建,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與格局中,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得以落實。
這個設計獨特的電梯,起始於中環街市,由北而南,向北一方以架空行人天橋橫過德輔道中,貫通恒生銀行總行大廈,再橫過干諾道中,連結中上環沿海旁行人天橋;向南一方由低而高隨山坡地勢走,同樣以架空行人天橋穿越皇后大道中、士丹利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李活道、士丹頓街、伊利近街、堅道、羅便臣道,然後終止於干德道。電梯系統由16部行人電梯、3個移動平台及多道行人天橋組合而成,全長800米,垂直距離135米,將維多利亞港海旁至半山干德道之間中上環這個既是人煙稠密,又屬商業發達心臟地帶的區域,極為緊密便利地連結在一起,讓無數市民及遊客可憑雙腳在半小時內由山腳海旁登上半山,而在半山下行至海旁則只需19分鐘。即是說,不出一小時內可以上登半山、下臨海旁,或是踏足大街小巷。
不說不知,這個自動扶手電梯別開生面的設計,早於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提出,原因自然是為了疏導該區人流日增、交通阻塞嚴重的問題,並在1981年立法局財務委員會的公務局小組項目中撥出了財政預算,作為顧問公司的可行性研究費用(當時預算為1000萬元,日後確實為1280萬元),然後於翌年2月公諸於世,接着則是一如其他重大工程般首先進入招聘顧問公司、進行工程技術可行性研究,以及尋求立法機關批出工程費用等程序。至於從政府手中取得可行性研究合約的顧問公司,則是「茂盛(亞洲)工程顧問有限公司」(Maunsell Consultants Asia Ltd.)。
通向地獄之樓梯
到了1984年,顧問公司向政府提交了工程可行性報告,當時預計,若工程能在1987年3月進行,造價約為4400萬元,而整個工程耗時約兩年。順帶一提,為了節省日後開支並增加收入,政府曾一度考慮讓私人機構營運,並向使用者收費,但因扶梯系統有太多出入口,管理有一定難度,不易推行,成本效益不彰而最終擱置。
可惜,相關項目在不同程序的公眾諮詢與機關的審批過程中遇到不少阻滯,一直未能如願通過,而且一拖便是數年。到了1990年3月16日,才在行政局(即現在的行政會議)通過,宣布可以招標承辦工程公司,展開工程,唯當時的造價已增加至1億元,較原來預算增加一倍有多了。結果,工程於1991年2月以作價2.05億元批出,較原來作價高出很多,由保華建築(Paul Y. Construction)及一家法國資本的Sogea公司合組的聯營公司投得,並於1991年3月正式展開工程。
可是,由於工程進行後給社區及四周店舖帶來巨大的影響,噪音滋擾、出入不便和生活大受影響不在話下,更大問題是不少商舖的生意因而一落千丈,影響生計,例如有古董店指生意大跌九成,怨恨與不滿驟起,並在1991年6月爆發了抗議行動,而最後政府答應採取措施降低嘈音、滋擾和損失,民怨才得以平息下來。正因曠日持久的工程為無數居民和商店帶來嚴重的影響,有媒體將那個興建中的電梯形容為「怪物」(monstrosity),甚至是「通向地獄之樓梯」(stairway to hell),可見那些工程期間受到影響的居民和店舖怨懟強烈。
另一則有趣故事則扯上了風水問題,主角竟是恒生銀行。原來,該銀行對於一端連接中上環行人天橋與一端接連中環街市的兩道行人天橋設計,向政府提出意見,覺得這樣對二樓的空間運用欠效益,所以建議由原來的兩道行人天橋改為四道,讓行人可在二樓中亭兩旁通過,有更多走動空間。對於這種「買一送一」的建議,又可令民眾更受益,政府當然樂觀其成,惟當時的媒體卻將這工程的改動扣上了「怕破壞風水」的帽子,甚至請來風水師作出點評,指是因為原來設計「如匕首指向心臟」(represents a dagger pointing at the heart)或是「像手中有了一個洞」(having a hole in your hand),因此曾引來市民茶餘飯後的談論。
經時兩年半的工程,電梯最終在1993年10月全面投入使用,而工程的總費用則達2.7億元,是1987年進行工程預算時的六倍多,而當時預計一般情況下每日約有3萬人次使用。當然,電梯投入運作初期亦如不少大型工程般,出現各樣問題,例如部分電梯不能開動等,但基本上在經過磨合之後則變得暢順起來。
由討厭變喜愛
電梯啟用之日,有一位名叫Blanco Lam的16歲男子,拿了一部攝錄機,拍攝了當時的情況及該電梯的壯觀景象,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年11月他便要移民非洲,認為電梯啟用是個歷史時刻,於是把當天的景象錄下來,日後在非洲便可把錄像向當地朋友介紹香港的現代化,推廣香港。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天,當年16歲移民非洲的Blanco Lam應已41歲了,若他重回香港,再乘扶手電梯,體味四周社區,相信會對香港的巨大變遷感慨萬千。不過,有一點相信是由Blanco Lam開了風氣之先,他當年拍攝自動扶梯的舉動,今天有無數居民或遊客均仿傚,唯他們拿着的不再是笨重的攝錄機,而是輕巧便利、隨身攜帶的智能電話了。
一如不少大型基礎設施,過了啟用期的新鮮感後,使用率一度不升反跌,當然亦發生了不少運作欠暢順的問題,加上曾經大幅超支問題,於是引來諸多批評,審計署自然進行評核,相關報告於1996年10月提交立法局(即今日的立法會)帳目委員會。由於當時的電梯系統每日使用人次只有3萬多人,區內交通擠塞問題沒甚改善,立法局議員乃大肆批評,傳媒亦大加鞭撻,指系統「效益不佳」,或是「無助交通」,亦有指項目乃「大白象」。本來,政府擬在同區其他地方興建多七條同類扶手電梯,但可能因受到評估報告「效益不佳」所影響,加上工程前後無數辛辣的批評指摘,在「少做少錯」的官僚思想下,再沒官員願意進一步推進原來的計劃,後續的七條扶梯系統乃被長期擱置。
雖則如此,中西區區議會力排眾議,指電梯系統「促使扶梯兩邊舊樓重建提高區內的物業價值,增加政府的差餉收益,除了實用價值亦具備觀賞性,扶梯目前已成為旅遊景點,所以扶梯的建造是物超所值」。事實上,隨着時間過去和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電梯系統的效益便益發展現出來。一方面,電梯系統確實能發揮紓緩該區交通阻塞的作用,便利民眾出入;另一方面,電梯系統有助鼓勵市民步行,推動環保。正因如此,當市民日漸發現該電梯的好處後,電梯便愈受市民的歡迎。
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
更讓人感到意料之外的,自然是系統在啟用數年後成為吸引內外遊客觀光的亮點,由於該區有數之不盡的歷史建築,人文氣息濃厚,加上衣食住行、消費娛樂應有盡有,令系統本身成為其中一個「不容錯過的必到景觀」,所以有外國記者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stairway to urban heaven),用意似要反駁早年「通向地獄之樓梯」的指責。
2004年,《紐約時報》記者Daisann McLane刊登了長文, 講述電梯系統的便利與現代性,尤其談及系統四周居民的生活,她顯然看過一些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往天堂樓梯」的描述,並不無幽默地指那種描述雖非完全正確,但卻十分接近,並更為具體地把系統形容為「流動火車」(moving train),因為那時電梯系統的乘載量,每日已錄得超過5萬人次的紀錄。
到了2015年,電梯系統更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為「世界七大最具型格的往來運輸工具」(7 of the World’s Coolest Commutes),且創下「世界最長自動扶梯系統」紀錄,此點可說是讓電梯系統「吐氣揚眉」了。不難想像,有了「名氣」後的電梯系統,其吸引力自然進一步提升。綜合各方資料顯示,在1996年,每日使用達34000人次,超出了原來設計使用人次的兩成;到2005年時已上升至54000人次,接着的2015年及2016年更達85000人次及78000人次。
無巧不成書,啟用至今超過四分一世紀的扶手電梯,2018年起分階段進行維修,更換老舊的損耗配件,部分路段在特定時間內要暫停開放,整項維修工程預計需時四年,至2022年才能全面竣工。在這段時間內,維修工程免不了會給區內居民及遊客帶來不便,但或許可驅使我們停下腳步,細看街頭巷尾和附近四周,思考香港曾經走過的道路。
因為,在我們心目中,最吸引我們視野,驅動研究好奇的,是曾經在電梯系統四周的大街小巷與各式建築物中生活的不同人物或是曾發生的故事,雖然他們的人生故事、努力方向,或有時空、遭遇的不同,但匯聚在一起,卻豐富了香港社會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的華洋薈萃、多元包容和自由開放的特色。
正因如此,在2017年推出「荷李活道萬花筒」的公開講座,尋找那些發生在那條由東而西、依山興建道路上的人物故事,並在出版《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一書後,我們在2018年舉辦了「半山電梯青雲路」的公開講座,尋找發生在那條由北而南、沿山坡上升興建的電梯系統周圍的人物故事,當中以宗教、名人、建築物或習俗為分類,最後才有了此書──《半山電梯:扶搖直上青雲路》的結集出版。
《半山電梯:扶搖直上青雲路》收錄了11篇論文,以發生在扶梯系統周邊多位傳奇人物的故事,訴說或補充不同時期香港的經歷和發展。
新書介紹
書名:《半山電梯:扶搖直上青雲路》
主編:鄭宏泰、周文港
作者:鄭宏泰、黃紹倫、張大恩、夏其龍、李佩華、莊玉惜、鄭心翹、馮錦榮、孫文彬、王國璋、冼玉儀、馬冠堯、陳蒨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