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長贈以《香港情懷》,既是香江故事的細緻記錄,也有政經文化的評論採訪,全書時空馳聘一個多世紀,是香港社會發展之見證。篇末有約2萬字的個人回顧,是作者大學時期參與外展訓練,獨處孤島48小時,整理出來之成長經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60、70年代的社會現象和精神面貌,也引起我對現代香港青年的思考。
60、70年代的香港
作者的記憶從60年代土瓜灣的戰後唐樓開始。那時候他的父親在屠房工作,母親做工廠女工,屬於那個年代常見的普通家庭。「60年代的香港仍是一個貧困社會,經濟剛剛起步,物質條件也差,那時有一個蝸居,有兩頓飽飯已非常滿足了。」
在生活上,「60年代曾試過好幾次制水,每天限制供水幾小時而已,家中買了一個塑料水袋儲滿一大袋以供急用。年幼無知的我有一次竟然用小刀將它刺破,水流個不停,無法收拾,弄得全屋都濕透了。後來自然給父母打了一頓,倘無左鄰右里相阻,可能懲罰更重。」
「70年代香港經濟不景,社會上人浮於事,不少人以做小販維生,都是無牌買賣。我們的攤檔也是流動性質的,常遇到警察來捉人,街上走鬼的情景令人難忘,每天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我們好幾次被抓,要到法庭認罪,貨物更被充公,當年要混一口飯吃真不容易。」
「父母相當辛勞,由於是小本經營,不可以多請工人,免得增加開支……,平日就是父母做妥所有工作,人手很不足,就這樣,我便經常要到攤檔幫忙,特別是星期天,幾乎多在街市裏度過。」
有關父母的回憶
書中有不少關於父母的回憶,例如,
「我很佩服爸爸在那種艱苦經營及辛勤工作的拼勁,……。有時我會埋怨我家沒有別人那樣的天倫樂,沒有星期天一家大小到茶樓飲茶,到郊外野餐,到海灘游泳,總之會有很多比較。但現在想來,爸爸的辛勞又有誰曉得?他也不想多點享受嗎?媽媽也是個任勞任怨的人,近10年的街市生涯把她催老了。」
「當年(我)經常要幫忙做工的確有很多怨言,也會怪責父母偏心,弟妹們便舒服多了,自己做得最多。然後塞翁失馬,好幾年的歷練使我變得更加堅強,更實幹,更懂得為前途打算,對人事的認識更多,對於日後的發展何嘗沒有幫助?即使到了現在仍感受用無窮。」
因為家境緣故,作者一直在私立學校讀書(60、70年代的私立學校即是貧窮學校,操場多設於舊式大廈天台)。後來進入津貼中學,第一次嘗到全日制的滋味,第一次有了廣闊的學校,「這都是自己的夢想」,感到「滿足和雀躍」。
這些都是憑着自己的努力拼回來的,也讓他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這也令他有了更遠大的奮鬥目標──香港大學,「一個私校出身的卑微學生另一個大志」。
文中最令人雀躍和溫馨的一幕,就是高考放榜,作者終於得償所願,得以進入港大。當時的景況是這樣的,
「當日我們4位同學先到餐廳作小慶祝,大家多次再細看成績單,有點不相信眼前的是事實,但事實勝於一切,終於成功了,可以入最高學府,自己連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可以吐氣揚眉……一切似乎有了新的氣象,自己快變成大學生了,父母有說不出的喜悅。
我總算沒有辜負他們的一番期望,特別是爸爸,我知道他有極大的滿足,大兒子終於能出頭,辛苦一點又有何憾呢!消息很快傳開去、親戚、朋友、師長,對我來說,那份光榮感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人生一個新的里程碑。」
這也是令人動容的片段。自己得到榮譽和成就,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父母,感激他們的養育之恩。上一輩的人往往肩負着父母的期望,也感恩他們的付出,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和滿足感之來源。40年前的片段,現在看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雀躍和暖意。
隔代如隔山
這是我上一輩人的親身經歷。我的同輩人對之是否了解,我不知道。但如果問問現今香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於那一代人的印象,該是既模糊又陌生,很可能還會醜化和扭曲。
兩年前疫情籠罩香港,出身低下階層,代表60、70年代精神的歌星許冠傑舉辦了一場網上直播演唱會,希望鼓勵港人,共度時艱。本地「青年領袖」對之不屑嘲弄,說,「沒興趣聽許冠傑的演唱」,因為「香港已不是許冠傑年代的香港」,「歌曲背後的價值及意識已經『離地』」,更指明「聽何韻詩的歌更能對應這個時代」。某年輕區議員亦隨之高聲呼應,稱要「百花齊放」,認爲「許冠傑屬『上一年代產物』」,「何必強迫下一代接受」云云。
如何評論許冠傑所創作之「離地」歌曲,早有研究成果。研究香港歌曲的朱耀偉教授認為許氏歌曲有雙重聲音,既是替小市民宣洩了不滿,也是蘊含着自己超然冷靜的態度;電影評論者羅展鳳則認爲,「與其說許氏作品矛盾、妥協或不純,不若說是更能涵蓋大千世界背後那種複雜世故的情感」。這些資料網上都能輕易找到,至於是否接受,那真是貴客自理了。
近年本地流行「文青」潮流,關心文化,看似百花齊放,甚有「睇頭」,惜熱情有餘,方向缺乏,且基礎薄弱,真理和知識,在政治煽情口號和網絡速食文化下,是如此的邊緣和乏力。
故此,一場爲港人打氣的單純演唱會,在政治漩渦和意識形態下,變成了挑起事端,二元對立的單向口水戰場,也成為青年投機政客的煽動工具。「奮鬥、自強、自娛、團結、幽默、樂觀」──這些元素在知識真空和意識形態下的香港,自動淪爲過時垃圾和負資產。
面對港青問題及香港現狀,學者提出了「憂患意識」的歷史視野來進行分析,也提出了方向性的解決方案,值得參考,本文下篇將進行介紹和探討。
上代經歷與隔代斷裂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