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在夏威夷會面,中方說「對話有建設性」。我完全相信,因為在現時的氣氛、國際環境和力量對比之下,創造「有建設性」的對話,合乎策略。不過,在「有建設性」的背後,卻再次隱現「割肉養敵」和「關門打孩子」的憂慮。
先看過去多次中美交手和談判,一般是美國獅子開大口,向中國要經濟好處;中國則計算利害和能力,以守為攻。這是眼前的現實使然,如果盲動,將會「破局」──不是打開局面、讓雙方走出死角的「破局」,而是破壞關係的「破局」。這也是鬥而不破的國際常態。
不過,從去年的三次經驗看,美國的策略是先聲奪人,跟着移船就磡,取得階段性的最大利益後,就暫時偃兵息鼓。且看去年,美國說如果香港沒有民主,美國就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後來,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但只是作為一張牌而已。
還有,全國人大批評香港高等法院的裁決後,美國反批評北京。不過,批評過後,劉鶴和美國財長努欽「建設性」對話,楊潔篪與蓬佩奧多次通電,如今又在夏威夷見面,再有「建設性」效果。不久,美國就放出消息,中國承諾履行貿易協議,購買多少美國貨……這些幾乎是「例牌菜」了,不一而足。
到底誰是最大得益者呢?
與此同時,北京對香港的壓力有增無減,因為美國在香港問題上又會忽然啞了。美國消化肚裏的肥豬肉後,才會再關心香港。周而復始,內地民間開始流行一句話:「割肉養肥人。」久而久之,更變成「割肉養敵」。到底誰是最大得益者呢?
不過,有些內地官員歡天喜地說:「我們贏了!」贏在哪裏?──趕走了外國勢力,煞住了他們在香港的「顏色革命」計劃。港版《國安法》就是制敵的寶劍,舞起來閃亮生輝。
天呀!外國用的是「靈魂附體」(Spiritual Influence)的方法,把普世價值和香港人的訴求連在一起,但中國不承認普世價值,矛頭雖針對外國,拳頭卻打在香港人身上。且看《國安法》無法懲治外國人,卻可以重判「勾結外國勢力的人」。這種政策的結果,只會是任何人都不想見到的歷史循環。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