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記,讀到作者在上世紀90年代移民美國的經驗。作者來自美洲窮國,初到美國的一大震撼,是雞蛋這在家鄉被珍而重之的食品,竟然在超市一打一盒的賣,而非每隻選購。
讀到這一段,想起幾十年前的小學年代,在街市和超市都會見到一堆師奶買蛋,人頭湧湧的逐隻在燈泡之下檢視,而購買數量不一定是一打。這種賣蛋形式,今天已近乎絕跡,絕大部分店舖都是一打一盒出售。
經濟學看人情味
試圖到網上找答案,一如所料,只找到懷舊網站的照片,內文不外乎是當年香港有「人情味」,顧客一邊揀蛋一邊跟老闆閒聊,溫情洋溢得令人流淚,但今天「人情味」不再,只能在冷冰冰的連鎖超市選購,不勝欷歔。
這種「人情味」的寫作方式,浪漫而有詩意,很切合「今不如昔,每況愈下」的普遍心態,從來都是票房保證。
只是經濟學解釋社會變遷,就沒有那麼浪漫了。
照雞蛋,主要是為了判斷雞蛋素質,看蛋黃蛋白是否分明,以防壞蛋。今天雞蛋從生產、運輸、儲存的技術都比以往進步(例如冷藏、防震),雞蛋的素質平均而可靠得多,問題蛋出現的機會極低,不用浪費顧客時間揀選。今天大家可以輕易買到日本空運來的雞蛋,可以買有機走地各式各樣的品種,這在上世紀80、90年代是難以想像的。
素質提升 反而大跌價
另一因素,就是隨着供應的技術進步,生產成本下降,雞蛋的實質價格因而大跌。據統計處綜合物價指數,雞蛋在1982年的指數為28,40年後的2022年為112,比例是4倍。同期的名義人均生產總值,則由37000元升至380000元,比例是10倍以上。也就是說,收入增幅遠比雞蛋價格快,雞蛋已不是值得花時間精挑細選的珍貴物品,顧客不再需要為多買少買一隻兩隻而費神,一打一盒的形式就成主流了。
科技進步減低產品的素質差異,買賣雙方都不用浪費資源量度挑選,對雙方都有利。
揀生果可以增加挑選成本?
與照雞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是仍然存在的揀生果了。聽過的一個經濟解釋,是賣方為了防止挑選成本低的顧客(例如閒暇甚多的老人),太快把高質產品統統買掉,令其他顧客揀不下手,於是故意增加挑選成本,例如把蘋果橙之類堆成高山。不知道舊時雞蛋的擺放方式和燈泡數目,是否也有類似欠缺「人情味」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