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劍客」這個名稱,令人聯想到武俠小說裏行俠仗義的俠士;然而,在現實的香港,也有以「報國惠民」為畢生職志的「三劍客」,他們都並非含着金鑰匙出世的富家子弟,而是出身普通家庭的平凡人。由於三人都胸懷一股愛國愛港熱情,過去幾十年來,他們在獅子山下奮力拼搏,各自取得不同的成就,累積了相當雄厚的財富,他們不忘回饋國家和香港社會,過去15年來,默默地資助各類文化研究、藝術表演、科普教育,推動香港和內地學生聯誼交流,以及資助學生到海內外名校升學等,總共捐助了數千萬港元。
誰是「三劍客」?
「三劍客」之一於15年前創辦了謝鏡添、梁中昀、楊宇杰基金會,宗旨為「倡導科創,文史研學,互助友愛,報國惠民」,隨後積極踐行使命,做了大量利國惠民的實事,受到各方的讚譽。日前,基金會在九龍一家大酒店宴會廳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慶祝宴會,出席的社會賢達、立法會議員、工商及傳媒文化界人士達200多人,場面十分熱鬧和歡樂,筆者有幸躬逢其盛。
宴會開始前,基金會透過印刷精美的場刊、演講和影片,讓出席的眾多賓客認識到這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民間慈善基金會的故事。著書和寫文章用筆名「石中英」的基金會主席楊宇杰,當然是這場盛會的主角,他在慶祝基金會成立15周年之際,恰逢他72歲大壽之喜,那天他神采飛揚地踏上舞台,娓娓講述基金會成立的緣起和過去15年來一路走來的足跡,內容十分精彩,令在座賓客聽得津津有味。
友誼的種子
楊宇杰的演講好像用現代版的「桃園結義」描述方式開頭,他說,60年前,謝鏡添、梁中昀和他3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少年,有緣在北角的官立金文泰中學相遇,為了掙一些零用錢,三人一同於課餘到《青年樂園》周報做派報員,並一起到YMCA(基督教青年會)口琴隊學習吹口隊,參與表演,又一起參加讀書會,閱讀課堂以外的書籍,廣泛地了解國情與世事。三人漸漸被同學們稱為金文泰「三劍客」。他們更曾一起結伴到內地參觀旅遊,親眼看到新中國的建設成就,因而逐漸提升了愛國情感。就是這一甲子以前的相遇相知,為基金會的成立埋下了友誼的種子。
1967年5月,香港發生了人造膠花廠勞資糾紛事件,觸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反殖運動。在這個大時代的洪流中,「三劍客」選擇站在愛國工人一邊,投身抗爭,謝鏡添的弟弟謝鏡賢和楊宇杰因印刷了一些反英抗暴的標語而被捕入獄,在赤柱監獄度過了一年的黑暗歲月。
「五月風暴」之後,「三劍客」各奔前程,謝鏡添和梁中昀都分別去了學校當教師,而楊宇杰離開「赤柱大學」之後,第一份工作是到《新晚報》當副刊「學生樂園」的編輯,其後轉到一家英文書院當會考班老師,執教8年,學生3000。到1980年代,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楊宇杰為尋找新機遇,辭去高薪教職,轉到工聯會屬下的華南旅行社工作,主管中國旅遊業務,一幹就是7年。到香港九七回歸前,楊宇杰下海從商,開設公司,投身中國廣播的電視工業,策劃並促成法國資本的湯姆遜佛山國營彩色顯像管廠,大展鴻圖,獲利可觀。
基金會成立 延續舊友精神
在楊宇杰忙於業務,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的時候,謝鏡添於2003年因病逝世,而梁中昀也不幸於2006年因交通意外逝世。「三俠」中兩俠走了,剩下楊宇杰,「我應該怎麼辦呢?」楊在心裏自問。他沉思良久,決定秉持和延續兩位情如手足的舊友愛國愛港的精神,繼續為祖國和香港發光發熱。他與謝鏡添、梁中昀的家人商量,希望以三人的名義,聯名成立「謝鏡添、梁中昀、楊宇杰基金會」,獲得他們熱切的支持,於是,基金會便於2007年正式成立。
過去15年來,基金會通過架構下的多家公司,做了大量有利國家和香港社會的工作,貢獻頗大。楊宇杰並不以此自滿,他希望基金會今後能薪火相傳,繼續健康地運轉下去。「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