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史記‧伯夷列傳》——關於道德潔癖的啟發

《史記‧伯夷列傳》——關於道德潔癖的啟發

政治舞台上的戲碼沒有預告片,既然生於亂世,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面對社會危機,各本其性情,各守其分際,各據其體會,各按其知聞,互相參詳制約,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就是一代人修成的正果了。

許志榮 作者: 許志榮
2020-01-11
教育眼

標籤: 伯夷信仰叔齊孔子暴政歷史狂者狷者紂王革命
政治上的道德潔癖可能是暴政的幫兇,伯夷、叔齊不是太固執了嗎?(亞新社)
政治上的道德潔癖可能是暴政的幫兇,伯夷、叔齊不是太固執了嗎?(亞新社)

「生於亂世,有種責任!」

「有種」既是有擔當、有氣概的形容,也是超越死亡、孕育明天的展望。

世運興隆之際,掌政者禮儀天下,庶民安居樂業,彼此都有從容的生活空間,道德倫理就是日常規範,大致不成問題。可是到了禮崩樂壞的窮途末世,民怨沸騰,群雄並起,說好的是轉機,說不好的,就是整個族群的危機。

伯夷、叔齊這對好兄弟就活在改朝換代的歷史關口……(註1)

兄弟讓國 尋找歸宿

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兒子。孤竹君立下遺囑,傳位給幼子叔齊。孤竹君逝世後,叔齊不肯就任,讓位給伯夷,而且擔心兄長不接受,於是逃出城外。伯夷亦不肯就任,也逃到城外去。後來都城裏的貴族擁立孤竹君另一兒子繼任,而伯夷、叔齊在野外遇上了,決定投靠以善待長者見稱的姬昌(後來被周朝追封為文王),作為終老的安排。

攔截義軍 冒死直諫

他們在途中遇上一支軍隊,主帥原來就是姬昌的兒子姬發。他在戰車裏供奉着姬昌的靈位,正要為民請命,推翻暴虐無道的紂王。兩兄弟知悉情況,馬上攔阻那支意氣昂揚的義軍,並批評姬發兩大罪狀──父親的喪葬之禮未安頓,馬上啟動戰端,是為「不孝」;身為臣子,以下犯上,是為「不仁」。姬發的侍衛亮劍要殺害他們,幸好軍師姜子牙調停,說他們是「義人」,煞住了侍衛的怒氣,然後把他們扶到路旁,讓義軍繼續進發。

不食周粟 殉道首陽

後來姬發率領義軍推翻了商朝,是為周武王,天下萬民都奉他為領袖。然而伯夷和叔齊並不認同這個新王朝,覺得作為周朝的子民是一種恥辱,於是退隱首陽山,堅守原則,不吃周朝土地種出來的糧食,只靠野菜維生。據《史記》的說法,最後兩人都在山上餓死了。他們臨終時低唱的絕命曲裏,有一個震攝千古的警句——「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不念舊惡」的深刻意義

伯夷、叔齊的故事之所以成為中國政治倫理的經典,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行為充滿懸念,令人再三回味但又不能三言兩語說得透其中的道理。

司馬遷在記述兩兄弟的生平之前,引述了孔子的說話,從人格修養的角度讚許他們因為「不念舊惡」,所以心裏應該沒有什麼怨恨。「不念舊惡」這個成語現代一般解作不把別人過往對自己的傷害放在心裏,是一種待人寬厚的態度。不過伯夷、叔齊的事蹟與別人是否給他們帶來傷害無關,應有更深刻的解釋。

按照故事的內容,他們兄弟二人反對周武王伐紂,除了「孝」與「(狹義的)仁」的角色考慮,更重要的是對普遍道德原則的堅持──對待他人不應考慮對方「過去所作的惡」(「舊惡」),更不該承襲對方過去的惡行,以牙還牙,以暴易暴。所以,他們兄弟倆儘管不滿意武王伐紂,但沒有步他的後塵,圖謀以暴力對付他或推翻周朝的政權。

在文本裏,「不念舊惡」的意思大致與劉曉波那句「我沒有敵人」相近。(註2)

那麼該怎樣對待那些犯了彌天大錯的當權者?按故事裏伯夷、叔齊對姬發最初的兩個批評,他們認為每個人必須素其位而行,做好自己的角色──為人子者,盡子之責,父親離世無論如何要好好辦妥喪禮才處理其他事務;為人臣者,無論如何要盡忠職守,竭誠輔弼君主,進盡忠言,成人之美──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基礎不至崩壞。這種「力挽狂瀾」而不是「推倒重來」的從政原則,大致反映儒家保守而風險較低的政治哲學。

從另一角度看,道德潔癖的風險在於「犬儒病」(註3)和不正視罪惡的「鄉愿症候群。」(註4)

怨與不怨之間

孔子覺得伯夷、叔齊求仁得仁,心裏應該沒有什麼怨恨。而司馬遷則以他們臨終時所唱的哀歌為證,提出異議──「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並以兄弟二人餓死首陽山,善人得不到善報質疑天道不公,縱容罪惡。

其實這兩種評價並沒有矛盾。孔子就個人的自我成全來說,伯夷、叔齊為自己訂立的原則堅持到底,體現了「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自反而縮(自我反省無愧於心),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那首絕命之作確有哀傷的感慨,但主要的關注在於上古的盛世賢君已飄然逝去,生於以暴易暴的亂世,誰都沒有了依靠。

孔子在乎做人的道德操守,強調他們沒有因為個人得失而怨天尤人。司馬遷着意「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註5),揭示歷史的迷思,為善良的人遭受「反淘汰」的厄運而抱不平。

歷史判斷與道德判斷

現代的讀者或者會感到疑惑──歷史告訴我們,紂王是個惡貫滿盈的暴君,商朝傳位到他氣數已盡;而周朝推翻商朝,以封建、宗法治理天下,享有幾百年的盛世。要救民於水火難免付出代價,試問不用暴力如何能推翻暴政?政治上的道德潔癖可能是暴政的幫兇,伯夷、叔齊不是太固執了嗎?

其實這些都是歷史回顧的觀點。事情過去了,成敗功過白紙黑字都有了定論,當然可以怪責某些頑固分子阻擋歷史潮流,干擾地球轉動。可是,回到歷史的現場,在頹敗政權的壓榨下,當然有許多傷痛的故事,但要推翻暴政應由哪些人付出代價?在當下的現實生活裏,每一滴血都有腥味和痛感,每一個生命都是天地間僅此一人,每一剎青春都有蝴蝶效應的無窮想像,還有,那8000子弟兵的牽掛如何補償?身為將帥固然要戒慎恐懼,作為旁觀者要不要思考:這是一場等價交換嗎?為什麼犧牲的是他們,而不是你?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邪惡分子,但普天之下有更多無辜的庶民。他們在暴政橫行的末世已有許多無可奈何的委屈,要是有人聲稱「為民請命」,維護那些沉默大多數的權益是不可推搪的應有之義。所以孟子說:「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註6)

回到伯夷、叔齊的事蹟,他們實在無從確定姬發將來是個文明的領袖,只見到他如何處理父親的喪事,如何以下犯上破壞綱紀,怎能把善政的盼望都押在他的身上?

悲觀地說,以暴易暴強者勝,這樣的歷史由無數生死相搏的故事堆疊而成,只不過是血淋淋的「相砍書」而已。世上有多少英雄人物在使用暴力奪取政權之後功成身退,還政於民?

信仰的力量

或者有意見認為,伯夷、叔齊都是建制派,只會為當權者「維穩」,對紂王的殘暴置若罔聞,怎可承受讚美?

如果單看攔截義軍一事,只聽他們關於「以下犯上」的批評,或者可以這樣說。不過,再看第一個情節──兄弟二人都視權位如無物,甚至仰慕姬昌的善政,離開所屬的鄉土而投靠他;後來形勢逆轉,姬發成功奪權,天下都臣服於他的王朝,建制派最懂得接受現實,甚或趨炎附勢,但他兩兄弟的抉擇完全超越了個人政治利益的考慮,體現了宗教的殉道精神。這種信仰的感召一般士卒未必受用,但稱他們為「義人」的姜子牙肯定領略到。

回顧現代史,有一個現象很值得研究──200多年來東西方多個國家都發生了推倒舊政權的革命,可是到了近30年,大部分標榜無神論的共產主義政權都倒台瓦解,僅餘的都要抓緊人民的信仰,配合當權者的造神運動。今天人們掛在嘴邊的「政治問題政治解決」,對於下線的社會問題而言,的確是個合理的訴求,但往上線檢討,或者會透現一個解決困局的可能──政治問題要靠廣義的「信仰」解決。

所以秉承儒家道統的韓愈把伯夷、叔齊視為政治倫理的座標人物。(註7)

信仰是個內涵豐富又莫測高深的文化引擎,怎樣啟動「祂」來催化人類的文明,是一門大學問。

「狂者」與「狷者」之間

如果細看伯夷、叔齊兩兄弟的行為,不難發現某種微妙的道德力量──沉着的氣概、柔韌的擔當,以及平和的殉道精神。

孔子說他本來想將學問傳授給性情中庸的弟子,可是這樣的人實在不多,只好接受「狂者」和「狷者」──「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其實社會的進化亦隱含這樣的格局。每一次社會變革總有人湧上前線衝鋒陷陣,亦有人站在瞭望台盱衡大局,超越當下的政治矛盾,以人性和文化的視野透現道德危機,發出文明的警號。

人的不同性情大概也是常態分布的。各時代的性情組合,由混沌狀態隨機鋪演成當下的人性光譜,再互動整合成一代人的命運。在開放的社會裏,每個人都可以各顯其生命的意義,感召他人,引領文明的發展。

後記

政治舞台上的戲碼沒有預告片,既然生於亂世──其實各個時代有各時代的問題──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面對社會危機,各本其性情,各守其分際,各據其體會,各按其知聞,互相參詳制約,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就是一代人修成的正果了。

注釋:

註1: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

註2:劉曉波〈我沒有敵人 我的最後陳述〉:「因為,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煽動起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毀掉一個社會的寬容和人性,阻礙一個國家走向自由民主的進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個人的遭遇來看待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

註3:胡平〈犬儒病——當代中國的精神危機〉

註4:《論語‧陽貨》:「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註5: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註6:《孟子‧公孫丑上》:「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註7:韓愈〈伯夷頌〉

更多精采文章

  • 兩齣欺瞞亂世的悲「喜」劇——《雙城記》與〈木蘭辭〉兩齣欺瞞亂世的悲「喜」劇——《雙城記》與〈木蘭辭〉
  • 眾人競逐的歷史遺產──耶路撒冷眾人競逐的歷史遺產──耶路撒冷
  • 把特區政府說成是暴政成立嗎?把特區政府說成是暴政成立嗎?
  • 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總是春
  • 我們在期許些什麼?我們在期許些什麼?

  • 赤皮仔自學團
  • 「創傷後壓力症」(PTSD)、教師壓力
  • 自然教育論壇
  • 學校與社區和諧共存
  • 我願在地獄

許志榮

資深語文教師,《信報》前「教育眼」專欄作者,致力於反芻成長經歷及總結個人教學得失,化作春泥更護花;並以教育工作者的心眼、文化傳承的觸覺和視野評論時事,期望化民成俗,回饋社會於萬一。主要著述:《教育三重奏》。與教育相關的研習興趣:語文教學、語文考評、經典教學、文化傳承、啟蒙教育、全人教育、道德教育、國民教育及公民教育。
View all posts
標籤: 伯夷信仰叔齊孔子暴政歷史狂者狷者紂王革命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李家超在國慶酒會致辭,讚揚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李家超社交平台圖片)
灼見報道

李家超:《施政報告》歸納市民意見 拚經濟做實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從台灣巡防艇角度看涉事漁船,雙方距離接近。(YouTube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台扣押大陸漁船17人 指撞傷巡防艇擬索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30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陳鳳翔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香港政府的反擊香港政府的反擊 湯文亮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本社編輯部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